• 我的订阅
  • 人文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5 15: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巅峰,但在北宋初期,文人还是很看不起作词的。他们始终认为,诗文才是黄钟大吕,是能够承载千古之事的光明大道,而诗歌不过是雕虫小技,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比如欧阳修就曾经在《归田录》中记载他在留守西京洛阳时的生活: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也就是说,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眼里,“诗庄词媚”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读经书史书,必须正襟危坐,看小说可以躺着,看词作是在上厕所进行的消遣而已。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的这种看法,也正是当时文坛的风气。

然而,毕竟是一代文宗,即便没有专门的训练,即便是内心轻视,欧阳修还是留下了不少漂亮的词作。因为没有深入研究,欧阳修的词并不如他的散文成就高,但依然对五代词进行了一些革新,流露出不一样的真情实感。比如这首《生查子元夕》,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就非常高: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这首词的意思非常简单,相信读者都能读出含义,但小珏还是班门弄斧,将其翻译出来:去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花市的灯光如同白昼一样耀眼。在月儿爬上柳梢头,你我一同约好黄昏时共诉衷肠。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月光与灯光如旧,但是却没有看到去年的佳人,我的泪水湿透了衣裳。

这是哪位女子,让见惯了大世面的欧阳修,也如此动情呢?根据考证,这首词创作于景祐三年,应该是为了悼念欧阳修的第二任妻子杨氏所作。杨氏到底有多美,有多贤惠,有多善良,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欧阳修信手拈来的词句,那必定是一位绝世佳人。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这首词,可能是欧阳修在闲暇时间的偶作,却被后世之人盛赞。明朝著名的评论家徐士俊就在《古今词统》一书中对这首词爱不释手,并高度评价:元曲中那些称绝的桥段,无一不是仿效它而来。(元曲之称绝者,不过得此法)

这个观点虽然主观性很强,但几百年内并无人反驳,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查子元夕》确实是一篇上乘的佳作。它虽然语言上很直白,并没有以华丽的辞藻取胜,也没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但它的构思上却是非常精巧的。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欧阳修在脑海之中,巧妙地穿插了“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画面的对比,这仿佛是运用了电影之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同一节日中不同情思表现出来,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故事串联起来,表现了杨夫人的短暂生活片段,也表达了作者由大喜到大悲的感情经历。

其实,很多读者将会认为,唐朝人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不是已经使用了这种手法了吗?《题都城南庄》也是脍炙人口的名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然而,相比于唐诗《题都城南庄》,《生查子元夕》在表现手法上更进一步。它在字句之中更为工整匀称,两幅画面有意重合,却又不露痕迹。景色环境刻意布置得完全一致,更加衬托出人去楼空的孤寂之感。在感情上,这首宋词的对比更为强烈,从两人的甜蜜到如今的惆怅,宛如一夕之间,就是天人永隔的遗憾。

而且,这首词更像是民谣一样,久久荡漾在人心。它写出了文坛宗师内心的挚爱,也许也能让匆匆离开人世的杨夫人,在九泉之下得到些许慰藉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欧阳和德北宋庐陵欧阳修,被认为是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宋仁宗赞“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卒谥为“文忠”。尤其
2023-12-22 09:23:00
被后人评判“有功于文,有罪于诗”的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于诗词。后人有言辞偏激者,根据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批判他导致词逐渐在地位上压倒诗,就连后面的朝代也多是以写词为
2024-05-31 18:38:00
欧阳修:文坛巨匠的传奇人生与永恒魅力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欧阳修无疑是一颗闪耀的明星。他不仅是宋代文学的巨匠,更是政治、文化的多面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文坛巨匠的世界,探寻他丰富多彩的生活与不朽的文学成就。欧阳
2024-11-04 10:06:00
文人参政的典型欧阳修,官场生涯却多灾多难
欧阳修是一位杂家,因为他既是一位文学大家、正直改革家,同时他还擅长史学、金石学,他所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都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他开创了一代新文风,并且是北宋诗文改革的领导者,
2023-06-08 21:02:00
欧阳修:书香门第的文坛巨匠,幽默与智慧并存的传奇人生
...政治与文学双栖的典范。他就是北宋时期的文坛巨匠——欧阳修。提到他,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和词作,但今天我们要从一个轻松幽默的角度,来聊聊这位书香门第出状元
2024-12-31 09:04:00
新五代史:欧阳修的历史观与儒家道德观念的融合
在已有了薛居正等主编的五代史以后,欧阳修为什么独出心裁,重又编出一部体例和写法不一样的新的五代史呢?《宋史·欧阳修传》中对此作了简约的说明:“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
2023-09-04 10:47:00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欧阳修,字永叔,祖籍江西吉州庐陵,却是在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时出生。欧阳修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他而去了,母亲郑氏带着年幼的他,去投奔族叔欧阳晔。欧阳晔虽视侄子如己出,但自身也是低级
2024-09-07 10:29:00
文豪欧阳修:两度陷入‘乱伦’谣言,坚韧不屈守正道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
2024-04-21 06:08:00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官大会的故事,欧阳修一等人作为考官吟诗作赋,成就历史佳话,考官大会,今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吧。宋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与端明殿学士韩子华、翰
2023-11-23 18: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清朝,为什么再穷的人也不愿意娶宫女?换做是你也不愿意
现如今你要是没钱,找个媳妇难了,为什么?首先女孩少了,结婚必须有一静一动,再加上金银首饰、彩礼。这才是基本的,还有很多钱都没有细算
2025-04-10 14:14:00
抗日第一名将,曾因活埋1200名日军,遭日军索赔2亿,2字霸气回应
战争频发,最受伤害的就是人民,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死亡人数少则一两个,多则全家无人幸免,日本人残忍的罪行已经被历史记录
2025-04-10 14:36:00
自唐至清各个朝代的国土面积,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竟不是汉人建立
唐朝唐高宗时期是唐朝国土面积的巅峰,足有1237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国土面积多了大约22%。那时候的唐朝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
2025-04-10 14:47:00
张幼仪:坦然面对一切,生活不存在跨越不了的逆境
提到张幼仪,知名作家梁实秋曾经说过:“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在公婆眼里,张幼仪是最合格的儿媳妇
2025-04-10 14:52:00
为真实的历史中,赤壁之战的首功是谁?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无疑是最引人入胜的,也是最为精彩的段落,罗贯中用了八个章节来描述这段荡气回肠的战争故事。诸葛亮捏造《铜雀台赋》智激周瑜
2025-04-10 15:29:00
盛怀杰——《艺术人生》形象代言人特别推荐人物
盛怀杰——《艺术人生》形象代言人特别推荐人物《艺术人生》顶流形象代言人、特别邀请人员、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著名艺术家盛怀杰
2025-04-10 17:5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大河之畔,姜子牙的“营丘古城”
文| 张向阳《哪吒2》的爆火,让很多人对讲述哪吒故事的《封神演义》产生了兴趣。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玄幻小说中,姜子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
2025-04-10 18:33:00
清朝官员的废与起:出赀幸进之途,有多少殊恩滥用
晚清拾遗录(三十九):买椟还珠。纵观有清一代,雍正是清朝起废之制的肇端者,此时清朝官员被“废起”尚无定例,以督抚保荐、地方留用为主
2025-04-10 20:47:00
此人活了218岁,一顿饭吃一斗,死了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
提起张三丰,现在确凿的资料比较少,《明史》中对他有介绍,说他是辽东人,他的身材非常高大,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颀而伟,龟形鹤背
2025-04-10 21:10:00
杜聿明被俘后,妻子向蒋借学费遭刁难,哈佛大学儿子愤恨自杀
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在淮海战中被俘,成为这次战役中俘虏职务最高的国军将领,蒋介石对此非常着急,不过,比蒋介石更着急的是他的妻子曹秀清
2025-04-10 21:18:00
追新看点|福州你是懂起名的!地铁站名能脑补一部武侠大片?
“为啥在福州地铁总能听见爱尔兰?”“福州地铁站名字真的不是金庸取的吗?”“这个地铁站为啥叫我darling?”在各地地铁站被网友“翻牌”的今天福州地铁站不仅以美貌被全球“种草”单听一个个名字就给网友无限的遐想……网友光看名字
2025-04-10 18:19:00
俯仰间 水墨气韵自然流露
《志在高山》 刘罡 2016年《上观下视联》 白谦慎 2025年 《雨后千山铁铸成》局部 潘天寿 1961年◎姜莉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五岳”展览包括两部分
2025-04-10 14:43:00
三国第一反差:万人敌张飞的诗画人生与儒将风姿
提起张飞,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恐怕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豹头环眼、声如雷霆的莽汉形象——手持丈八蛇矛,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
2025-04-10 09:16:00
书讯 |《苏轼十讲》文津奖获奖图书精装重现 新增万余字研究新作 收录20余幅苏轼小像与书画
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
2025-04-10 10:17:00
瓷韵禅心映古刹 百寺珍瓷汇金陵 ——沪上景德百寺展栖霞寺站启幕
3月29日上午,栖霞古寺千年银杏吐翠,梵音缭绕。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古刹,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由沪上景德与栖霞古寺联合主办的“福蕴华堂——沪上景德百寺展”在云谷艺术馆启幕
2025-04-10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