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野虽有才,但是他并不热衷于功名利禄,他的一生都没有踏入仕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06: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因为仕途不顺而心灰意冷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他们中的部分人选择远离沉浮不定的官场,另辟蹊径。陶渊明躬耕垄庙,收获了自在与逍遥;孟浩然归隐山林,得到了潇洒与悠闲。北宋时期也有这样一位世外高人,他克服了世人所有的功利心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孤独感,一生都隐居于外人打扰的乡间野外,他就是魏野。

魏野,字仲先,原是蜀地人,后迁居陕州并在此定居,世代都务农。魏野从小就十分刻苦努力的学习,学业极佳,他的诗名很早就远传,很多有名之士很早就知道他的存在,有些人甚至还来主动与他结交,其中就包括宰相寇准。

魏野一直居住在陕州东郊,他在土崖边凿洞,取名为“乐天洞”,又在洞前亲手盖建草房,取名为“草堂”,并自号“草堂居士”。他还在草堂的四周开垦田地,亲自耕种庄稼、植竹栽树,还凿引泉水从堂边流过,不仅能够自给自足,环境也十分有趣清幽。农闲时间,他就在草堂、竹林间弹琴吟诗,饮酒娱乐,享受着洒脱自在的隐居生活。对于前来拜访的宾客,不论是士大夫还是文人百姓,魏野不分贵贱都以礼相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柳永仕途的悲剧,都是他自己的“造作”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不难想象,年少时期的柳永,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之深。柳永《少年游》当时的他在家乡勤奋读书,曾作《劝学文》一篇,在中举之后。柳永便随着父亲来到了汴京,寻找能够求取
2023-04-22 14:33:00
他的一生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
吴起,卫国人,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他的一生是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杀邻止谤吴起小时候聪颖好学,年轻时家境富裕,为了做官把家里金钱都花完了还没有谋得一官半职
2023-02-24 18:20:00
锔匠、诗人、隐士,锔匠先师胡令能
...因此凡身居于朝政者不能称之为隐士,以隐为径谋取功名利禄者,更没有资格称为隐士。古代真正的隐士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张良曾为隐士,助刘邦打下天下后封为留侯;诸葛亮隐居隆中,后任蜀
2024-01-30 09:58:00
苏轼的挫折与辉煌:古人如何面对生活的重压?
...,也流传下来一个又一个的千古佳话,而那些醉心于功名利禄之人,貌似也仅仅是史书上留下那么一瞥而已。苏轼在回忆自己这一生时,的确也应该充满自豪,我仕途不顺又怎样,我屡遭贬谪又怎样
2023-09-30 15:03:00
到了一定年龄,突然觉得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身体健康才最重要
...,好想休息休息了。也许是到了一定年龄,突然觉得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身体健康才最重要。难得清闲,难得安静。坐在窗前,慢饮一杯热茶。快过年了,居然是不喜不惊的心情。年龄不饶人,做
2023-04-29 05:23:00
从童子试及第到被贬为兵,北宋画家郭忠恕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玲珑之处事方式,不懂得如何与权贵周旋,更不肯为功名利禄而委曲求全。这些皆与彼时那些为加官进爵而阿谀奉承之文人形成鲜明对比。其性格决定了其人生轨迹,亦注定了其将踏上何种艺术之路
2024-11-05 09:58:00
吴起战功赫赫但却为人所不齿,这是为什么呢?
...了横在这对君臣之间的一根刺,试想一个人可以为了功名利禄而杀死自己的妻子,那么将来是否会为了更大的利益出卖国家呢?最终鲁穆公还是对吴起起了疑心,免去了他的官职。吴起此后经人劝说
2023-05-21 05:20:00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怎么浙江也有他的纪念馆
...。《南柯记》描写唐人淳于棼醉后入梦,成为驸马,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尽享奢靡。最后不过如同梦幻泡影,东风一吹,便破便灭。《邯郸记》描写山东卢生梦中入赘豪门,考中状元,封赵国公,
2023-01-17 15:17:00
五子登科的典故: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进在中举以后,变得癫狂。而孟子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
2023-10-09 2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