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村里走出第一位老年大学求学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5 03: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村里走出第一位老年大学求学者

王青竹说,感觉“就像从鸟的视角看到了大千世界”

本报记者 陈丹丹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05日 07版)

阅读提示

两个多月前,王青竹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老年大学求学者,她通过学习手机摄影收获了快乐、眼界和知识,改变了村里人的观念。《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家庭和劳作不再是村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活的全部,他们开始主动参与文化生活,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妈是我们村第一个去县里上老年大学的!”讲起母亲王青竹的求学历程,田密既有欣喜,也有骄傲。

就在两个多月前的一个周日,母亲突然告诉她:“我想有空了去县里的老年大学问一问,学个手机摄影。”自此以后,在农村和县城学校之间的路上,多了一位55岁求学者的身影。

村里的“文艺女中年”

“10节手机摄影课,学费才50元。”王青竹兴奋地告诉记者,“正常是9月1日开课,因为我是半途来的,老师只收了30元。”王青竹的家乡位于广袤的关中平原,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下辖的一个小村庄。在女儿田密看来,身为农村妇女的母亲决定上老年大学,乍听起来令人震惊,实则在情理之中。

“其实,我妈还是位‘文艺女中年’。”田密说,母亲爱看小说,最喜欢读《红楼梦》,书里很多章节都能背出来。平日里,王青竹把在村里看到的新鲜事、稀奇事写在孩子没用完的旧作文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十来页。

在2000多公里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今年69岁的朱凤芝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自己的舞蹈梦想发光发热。受喜爱秧歌的母亲影响,儿时的朱凤芝渐渐对跳舞产生了兴趣,并在耳濡目染中练就了扎实的“十字步”功底。

成家后,即便是干完农活精疲力竭地回到家,朱凤芝依然没有放弃对舞蹈的热爱。“跳舞让我收获了尊重、健康和幸福。”朱凤芝说,每次表演完和大家一起合影时,她都感到无比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越来越多文化元素融入乡村

报名成功后,王青竹成了村里第一个去县城老年大学求学的人。在她的观察中,班上大多数都是退休干部和企业职工,没有几个村里人报名。刚去上学时,还常常有人在背后议论,用当地的方言调侃她“爱折腾”。对此,王青竹表示并不在意。

“骑电动车要40分钟,还要马不停蹄地赶路。”对王青竹而言,求学之路并不轻松,许多专业摄影名词听不懂,要在课堂上记好笔记,课下再逐条逐句地查。

快乐、眼界和知识,是王青竹这几个月以来最大的收获。刚上课没几天,班级准备举办摄影展,老师让每位学员交5幅作品,王青竹却对此很犹豫。“我才学了一点皮毛,技术也还不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王青竹最后只交了一张,没想到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肯定,这些鼓励让她非常感动,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随着村民们对老年大学有了更多了解,他们的观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姥爷学起了二胡,三姨练了一手好字,村卫生室的高叔也一起来学习摄影了。”田密说。

如今,不只是老年大学,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了乡村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新疆哈密市天山公社榆树沟,通过参加哈密市文化馆开展的“下基层”刺绣培训活动,维吾尔族刺绣第二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为村民们上课,这既让文化多了传承者,也让他“男绣郎”的身份渐渐被认可。“大家开始喜欢我的作品了。”卡德尔说。

“精神生活富裕与物质生活富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认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这一现象,很好地诠释了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辩证关系。

在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当老年大学的文艺风慢慢吹到村里的时候,也许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家庭和劳作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在田密看来,农村经济条件慢慢好起来后,身边人尤其是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精神追求。

在王青竹的印象中,即使不去上老年大学,同村的乡亲也在参与其他文化活动,例如学烹饪、练跳舞、研究电商直播等,还尝试将学到的文化知识用于增加收入。

事实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政策中的重要内容。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比2012年增长了139.9%。同时,文旅部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3932个,相较于2021年增加了1408个。

“农村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也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实现精神和文化生活需求,实现自身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认为,可以结合村民的需求和实际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青竹从荷叶的一处洞口下拍向天空,并给作品取名为《鸟窗》,感觉“就像从鸟的视角看到了大千世界”。在王青竹看来,这正像她在55岁通过老年大学重拾青春的人生经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福建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均招生30000人以上,将受教育的机会平等给予有心向上的求学者们。宁德开放大学送教入企,备受员工欢迎。宁德开放大学供图胡贺平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基层员工。身
2024-05-30 11:37:00
青年台胞走进吉林乡村:于乡村振兴中见大陆发展
...如何解决饮水问题,就医条件怎样,孩子们去哪上学?在村里,黄茗敏看到了成排的新建砖房和不同于城市的自来水管道;蔡光洁为青年台胞们讲解,村民们如何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孩子们
2023-08-27 21:11:00
第二届两岸春天报导文艺营长春开营 台胞关注乡村振兴
...全村仅26户村民。五年间,蔡光洁带领村民们脱贫攻坚,村里养起了生态鸡、种起了沙棘林、搞起了光伏发电、修起了柏油路,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暖房子,人均纯收入翻了两番。“00后”
2023-08-21 21:27:00
看,这群大学生多彩的寒假生活
...孙子们都回来了,今年过年会很热闹。”老人回答。看到村里的长辈生活悠然自得,蒋涛说自己仿佛穿越时空,体会到了“山中所谓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惬意。春节期间,他和朋友驾车到
2023-02-22 02:00:00
纪念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诞辰120周年 西南大学上演《大地之子》
...院坝里,农民放养着鸡鸭,到处都是鸡屎牛粪,他捐钱给村里,为学校修了围墙;儿童节,他掏钱给从没吃过蛋糕的全村孩子买蛋糕;一位农民的孩子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而求助于他,他翻完
2025-05-08 21:21:00
热爱你求学的城市
...今晚报名人感悟热爱你求学的城市——写给在天津求学的大学生你在自己城市的大学里读书,还是求学于另一个城市?你对你求学所在的城市了解吗?上大学期间,是一个人走进社会前的最后一站。
2023-02-21 00:06:00
想要研究导向型的本科教育?一大批国际学者活跃在这所大学课堂
...和研究导向型学习,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的本科生课堂上,就活跃着众多“大咖学者”“牛教授”们。西浦校园西浦是中国教育部较早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大学
2024-06-29 13:33:00
...点,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在苏高校连日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抛出“一揽子”政策
2024-01-07 03:44:00
学者乐黛云逝世,享年93岁
...,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奠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于今晨逝世,享年九十三岁。乐黛云乐黛云教授,1931年出生,1948年进入北大,1952年留校
2024-07-27 13: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