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镇 雄
注入“廉动力” 育好“致富竹”
通讯员 邓 娟
“赤水源镇现已种植方竹3.3万亩,建成采笋道1200米,根据去年收益来看,今年预估收益将达100万元,种竹群众户均增收预估将达600元,方竹收益呈倍数增长。”这是镇雄县纪委监委强化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检查,助力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赤水河发源地,镇雄县始终将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作为工作重点,主动扛实源头责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赤水河源头的赤水源镇引进方竹种植产业,以竹养土、以土固水,既大大降低了赤水河流域化肥农药使用率,又充分挖掘并发挥了方竹的经济效益,成功发展了方竹产业,蹚出了一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生态致富之路。
据了解,镇雄县纪委监委在全面深入开展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网格化”监督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网格化’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新模式,主动与党风政风监督室强化统筹协调,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创新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督+乡村振兴监督”的立体监督体系。
在“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监督下,赤水河流域集镇“两污”治理实现全覆盖。同时,赤水源镇方竹产业实现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体现。
“以前大家都开荒种地,树木砍伐严重,生态环境差。现在连片种植方竹,村里环境更好了,我们在土里刨出的‘食’也更多了。”说起这些年发展方竹产业带来的变化,赤水源镇银厂村村民老余深有感触。
“生态得治理、产业得发展、乡村得振兴、人民得福祉,这不仅是我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督+乡村振兴监督’的目的所在,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镇雄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为赤水河畔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