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本报记者 马 燕 通讯员 马丽娟 王碧奎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作为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工作的第一站,镇雄县公安机关近年来切实扛牢源头保护责任,深耕“生态警务”,守护赤水河源头。
镇雄县公安局优化党建引领机制,坚持“派出所+环食药侦”党支部结对共建,“派出所+乡镇站、所及村”党支部互助联建,构建“警长+河长”“公安+部门”的保护体系。联合开展巡护主题党日宣传活动,形成“党建+生态”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做到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优化执法协作机制,积极与县林草局、农业农村局、河长办等单位的协调联动,形成“信息+”“互通+”“移送+”的综合治理协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基础信息库。优化网格防控机制,全面落实两个“1+3”警务模式,一段水域和一片林区配备1名民警、1名义警、1名警务助理,实行一对一包联、分段管护。在赤水河源头设立公示牌6块,划分10张防控网、196个网格,推行警长与163名网格员“服务宣教联动、基础信息联采、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排、水域治安联治”的网格化保护模式。
镇雄县公安局构建“主防”管控网,围绕非法捕捞、非法采矿、污染环境及涉野生动植物私挖乱采滥捕乱杀等问题,结合“河湖警长制”“森林警长制”要求,强化生态环境资源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密织“群治”力量网,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作用,组建义务巡逻队10支,增加无人机巡河、巡林频次,强化面上巡防、点上监控。延伸“攻坚”打击网,广辟信息收集渠道,加强源头治理,实现终端发力、末端见效。公开有奖举报制度,探索推行“互联网+”工作模式,广泛动员群众提供线索,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镇雄县公安局常态化组织民警辅警开展涉生态领域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学习,人人携带案件办理指引口袋书、个个配备专业指南册,形成以学促建、以练促学的良好氛围,提升了队伍专业素养。坚持法治宣传与警示教育同行,采取1名社区民警+巡河员、护林员、义警、警务助理的“1+N”模式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走村串户开展普法宣传,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局面。坚持专项行动与常态打防、严打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增强打击、治理、宣传、保护的针对性,不断实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守护一方”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已破获刑事案件6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