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赤水河源第一村如何埋下生态伏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7 01: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作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银厂村形成了以竹为主,药、菜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竹、药、菜三项产业已覆盖所有农户。长槽、洞湾、翁家坪、坪子、石板桥、倒回龙、沙咪啰、贾家坝8个沿河村民小组种植方竹,经济价值初见成效,产笋40吨,实现产值36万余元。

从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银厂村不断拓宽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路子正在形成。

一场生态变革产生的溢价

1992年春,贵州的一支人文地理考察团从贵州习水出发,溯赤水河而上,历时近一月,经贵州毕节、四川叙永抵达银厂村。“按照源流最长、地势最高”的原则,为之前赤水河源头之争画上句号。经多方考证,确定赤水河源头在镇雄县板桥镇银厂村长槽村民小组滮水岩。

当年4月,考察团在滮水岩前立碑纪念,碑文记载了考察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此时,清理刘家坪子到滮水岩这一段河道的垃圾,常吕共已经坚持了2年。当他看见碑记时,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他经常行走的无名河道竟然是赤水河的上游,“之前,我没想到我从小生活的地方竟与著名的‘四渡赤水’有关。”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他开始关注赤水河流域,“我们在源头管护赤水河,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下游的企业。”常吕共说。

2005年,镇雄县板桥镇银厂村更名为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银厂村这个普通的村庄引起社会关注,因为是赤水河源头所在地,一直受到政府、媒体及赤水河下游白酒企业的关注,村民也慢慢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和驰名中外的茅台酒竟然与自己有关。

常吕共开始用另外一种心境感受着养育他长大的河流,默默地将出现在河道的垃圾拾起。

1992年之前,隐藏在群山中的银厂村无人问津,当它与下游的白酒企业休戚与共时,共同保护赤水河的意识最终被唤醒。

2018年6月25日,享受到源头环境保护红利的赤水河流域内的5家知名白酒企业在赤水源镇稍事休息后,沿着15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向银厂村出发,滮水岩是此行的目的地,将在那里启动面向镇雄赤水河源头地区的脱贫帮扶行动。参与活动的媒体,利用空隙采访了常吕共,最后他出现在《南方都市报》的《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念镇雄人民》的新闻报道里。

对于媒体报道,常吕共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个地方要报道出去,才能得到政府的关心,像我们的银厂村,听说政府要投资开发旅游业,那大家不出门打工也有收入了。”

其实,赤水河的治理在确定了源头之后,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民间层面,也没有停留在单一的行政区划,而是流经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治理。

2005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开始探讨和应对赤水河的跨界共治问题。

2013年,贵州联合云南、四川两省环保厅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治”的保护机制。

2017年,由民革中央、贵州省政协、云南省政协、四川省政协主办的中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协作推进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召开。三省签订《云贵川三省政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协作协议书》,三省四市政协形成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轮值机制,进一步以赤水河为纽带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联动协作,实现生态共享、发展共赢。

2018年2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率先在长江流域建立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而同年6月25日在赤水河源头举办的活动,是由茅台集团发起的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脱贫攻坚帮扶行动,是补偿机制的有力证明。

2021年5月底,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三省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开启了我国地方共同立法的先河。

每一个宏大叙事的背景下,都有生命个体点缀其中。很多年以后,当常吕共面对难以割舍的河流、高山以及村庄,他会不会想起,第一次拿起火钳、撮箕走向布满垃圾的河道是想告诉所有人,要随时保持对河流的敬畏和对土地的尊重?

用30年时间守护一条河

6月21日,夏至。连续几天的小到中雨让赤水河银厂村段两岸的青山更绿,从滮水岩流经刘家坪子出村,河道里的水一如往常清澈,不疾不徐地流着。

河道两岸几年前种下的方竹已经长大成林,竹枝肆意伸向河堤,行走在河堤上的常吕共不得不随时用手拨开。

夏至气温升高,但进入银厂村却心旷神怡,顺河而上越觉凉爽。

如果不是1990年的那场干旱,村民可能会忽略布满河道的垃圾、随意排放的粪水,村民也会忽略过度开荒带给土地的伤害。

这一年,银厂村大旱,几个月没有雨水光顾,位于大荒地的饮用水源干涸。怎么办?当贾家坝村民把目光投向门前这条河流时,才蓦然发现,河流不能满足他们所需了。

“如果来一场大雨,这些垃圾就会被冲下去,下游的人们也将受害。”常吕共当时想。

能为这条河流做些什么呢?

不久,村民看见常吕共天天拿着火钳、撮箕,穿着水鞋出现在河道里,把河道里的各类垃圾打捞出来。

时间稍长,常吕共意识到,仅靠一个人在河道打捞垃圾解决不了问题。他试图说服沿岸村民不要往河道丢垃圾,甚至希望更多村民参与清理河道,但迎来的却是误解。在村民眼里,当时身为民办教师的常吕共,干嘛要去河里捡垃圾?干嘛要多管闲事?常吕共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耐心向村民解释河道清洁对大家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看着常吕共真挚的眼神,村民质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可这并不代表村民就愿意“买账”。有一次,村民李某将污水直排到河道,常吕共找到李某,叫嚷着“不关你事”的李某被常吕共的耐心与真诚感动,从那以后,李某再也没有乱丢垃圾、乱排粪水在河里。

李某不是唯一被常吕共打动的人。潜移默化中,村民逐渐理解了常吕共,不再随意往河道丢垃圾,每次见到常吕共,问好的方式变成了:“常老师,今天去河里看看没有?”常吕共笑着回答:“看了看了,垃圾越来越少了。”

管了30多年的“闲事”,常吕共高兴地发现,已经看不到有人往河里丢东西了,甚至有的村民还进入河道清理垃圾。

6月21日,常吕共走在绿树成荫的河堤上,边走边察看河道是否有排污情况,岸边是否有乱搭乱建,周边是否有垃圾燃烧等,如果有,他会立即拨通巡河员的电话。各河段由谁负责、电话号码,常吕共都如数家珍。

2017年,云南全面推行河长制,昭通全流域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巡河员、护河员机制,把流域管理全部纳入网格,1公里配备1名巡河员,实现了有人管、管得住。

有了专职巡河员管理河道,2019年1月,常吕共放下了在河道清洁时常使用的火钳、撮箕,但他依旧放不下对河道的牵挂。隔三差五地,他总会从刘家坪子往上走,在这条他重复走了多年的河堤上,只有看见清澈的河水,他才能安心。

1990年,常吕共41岁。

从中年到老年,当过民办教师、烤烟辅导员、村委干部,每一段工作经历都与河道无关,但因为河道的原因,他没有长时间离开过银厂村,“我离开银厂村最长的时间是一个星期,那是1995年,有亲人在昆明去世,我去处理一些事情。”常吕共说。

赤水河源第一村翠竹成林

海拔1790米,东经104度45分6秒,北纬27度25分56秒,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作为赤水河源头所在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银厂村村民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银厂村是赤水河源头第一村,国土面积24.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1741户6601人。目前,银厂村没有一家工厂,森林覆盖率达77%。

几年前种下的7800亩方竹,为高达77%的森林覆盖率作出了贡献。

2018年11月5日,银厂村赤水河沿岸的11个村民组开始种竹;2020年底,完成了7800亩方竹栽种。

常吕共一家有24亩土地,早些年退耕还林后剩下10亩,每年种植洋芋和苞谷。

种竹子对靠土地解决温饱的村民来说,一时接受不了。习惯了春种秋收,习惯了洋芋、苞谷的种植,种方竹能有多少收入?什么时候才有收入?一面是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政策需要,一面是土地作用发生改变后村民对收入的顾虑。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赤水源镇组织银厂村村民代表到碗厂镇考察,了解竹产业发展情况、市场前景以及经验做法。

在碗厂镇,常吕共和村民代表看到了种竹前景,“就冲着保护赤水河,我们也要种竹,更何况种竹还有收入!”

回到贾家坝,常吕共把考察的结果告诉村民,并参考碗厂镇种植户的收入帮大家算了一笔账,当年,常吕共家除了留下近1亩土地作菜地外,其余9亩土地种上了方竹。

如今,从刘家坪子到滮水岩长约5公里的河岸,甚至半坡和山顶,经过时间的酝酿,种下的方竹长大成林,守护着一河清流,也正在回馈付出善意的村民。

在距离滮水岩约2公里的地方,离开顺河而建的公路,往右朝山顶走去,经过弯弯曲曲的乡村柏油路,10多分钟后,翁家坪村民小组就出现在眼前。

村民吴长开见到常吕共急忙上前打招呼,因为常吕共的引导,吴长开将20亩承包土地留下少许作菜地,其他都种上了方竹。2022年,吴长开开始在竹林里采笋,10多天下来,有了2700元收入。“收入和种苞谷差不多,到了丰产期,收入会更高。”吴长开说。

翁家坪村民小组是银厂村海拔较高的村民小组之一,每家每户都种植了方竹,绿水青山正向金山银山转化。

2022年12月,翁家坪村民小组获省级“绿美村庄”称号,而另外2个村民小组洞湾、贾家坝获省级“美丽村庄”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泸州叙永:赤水河畔万亩柑橘“橙”熟上市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大雪时节,叙永县赤水河畔万亩柑橘陆续成熟采摘,迎来丰收。郑云霞摄赤水河畔,柑橘飘香,“橙”意满满。大雪时节,走进泸州市叙永县赤水镇,成片的柑橘树上满挂着
2022-12-10 13:24:00
云贵川党报联动报道|三省共护一江碧水向东流——云贵川党报联动共话赤水河流域保护
...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悠悠赤水河,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全长436.5公里,流经云贵川三省16个县市,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经济动脉和人文
2024-03-10 15:17:00
...极构建生态修复补偿协作机制的具体实践。在遵义境内,赤水河主要流经仁怀、习水、赤水,属赤水河中下游段。这一区域也是以“四渡赤水”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富集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自
2024-06-18 06:07:00
本文转自:法治网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流经贵州、四川等省,是中国内陆唯一一条没有筑坝建电站的长江支流。赤水河入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2023-11-21 19:36:00
宋艳丽为实现赤水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大数据”优势
2023-10-11 04:30:00
...转自:昭通日报◆云南网记者 沈 迅“全民齐参与,共护赤水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岭儿女守护同一个承诺:保护好赤水河一江清水、两岸青山!”近日,记者走进赤水河源头的镇雄
2023-11-08 00:34:00
...昭通日报◆通讯员 周 洪8月14日晚,为期4天的第十四届“赤水河之声”音乐节在镇雄县大古里欢乐城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主办方,镇雄县用周密细致的工作和热情优质的服务,在赤水河源头
2023-08-18 00:07:00
贵州水利|赤水河流域七星关段已拆除18座小水电站
...房和拦水坝已全部拆除完毕,一河清水顺流而下,汇入了赤水河流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电站是今年3月份开始动工的,经过半个多月的人力施工拆除,现在还水于河,不仅恢复了河流生
2022-12-20 08:41:00
...省四市法院在赤水举行的“共抓大保护持续筑牢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持续筑牢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服务保障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赤水河流域环境司法
2024-06-05 15: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药膳饮、烘焙品火出圈!潍坊市中医院解锁养生新方式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你点的不只是一杯普通茶饮,而是中医师为你精心配制的“养生方案”。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大厅设立了“杏林水铺”与“杏林烘焙”专柜
2025-09-05 15:44:00
助力非遗少年走向世界,inne因你以科学营养守护文化传承之光
近日,一组中国少年的主题海报登录纽约、东京、首尔地标大屏,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广泛热议。画面中,来自广东的7岁英歌舞传承人陈楷铭
2025-09-05 12:31:00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
丹馥桂香满校园 充电赋能再出发——全省地厅级退休干部培训班侧记
“秋高气爽,丹馥桂香,九月的省委党校,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这次培训干货满满,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还学到了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
2025-09-05 0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