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感谢汪曾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7 05: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 郑因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如果曾经是文学青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谁不知道汪曾祺的,甚至因为读汪曾祺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也大有人在。我就是一例。

那时,我还是武钢集团公司卫生系统的医务工作者,病房三班倒的护士。彼时,湖北的文学活动和全国一样,特别红火,经常邀请全国各地的名家大腕来讲学、交流。我只要得到消息,如果当班,就和同事换班,换不了班,就请病假,乘公交转轮渡地赶去听课。

也许因为太笨,听了无数的名家讲座还是不得要领,只能写些“豆腐块”发发报纸副刊。也就是这时,病房里住进了一位卢姓病人,他父亲是新华书店的经理,母亲是银行经理,他本人从部队复员后也在银行工作,家庭环境比较好,就有点颐指气使,一些护士就不愿意给他打针,只要我当班,护士长就派我给他打针,他的针基本上由我包了。他父亲听说我喜欢读书、写作,就帮我买了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汪曾祺自选集《受戒》,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记得那时候,要买到这本书是要排长队开后门的。于我而言,真是如获至宝!不仅反复读,还将一些段落恭恭敬敬地抄写在日记本上。然后就开始模仿着写,比如这本自选集里有《故人往事》《桥边小说三篇》《看水》,我就学着写了《故人故事》《农场小说三题》《跑水》,分别发在本省的《长江》《长江文艺》《芳草》杂志上。

198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作家班,读书的几年里,我写了四个以武汉大学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美教授》《蔡先生》《魏晋风范》《芝兰之室》,分别发表在《青年文学》《芳草》《中国校园文学》刊物上。时任《芳草》编辑的田天说:“哎,郑因,你的小说有汪曾祺的韵致哩。这对我真是莫大荣光和褒奖!”

因为读汪曾祺,模仿汪曾祺写小说,我改行做了文学编辑。几十年来,经常到基层参加文学讲座和交流,每次必讲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小说。当然,我的选稿标准,自然偏好有汪曾祺先生韵致的稿件。我家买的第一台电脑,我练习打字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皖南一到》。

2020年12月,我有幸被江苏省泰州市文联邀请参加“第八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就要到年底了,手头有很多工作要收尾,应该是不好意思请假与会的。但是,看到会议日程安排有一项参观考察汪曾祺纪念馆。呀!此生寂寂无闻,与汪先生缘悭一面,现在有此机缘拜谒汪先生,此时不去更待何时?于是,趁周末假期,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不管不顾地奔赴泰州。

那个冬日午后,我终于走进了高邮汪曾祺纪念馆,听讲解员介绍汪曾祺创作年谱,讲到汪曾祺的散文《故乡的元宵》,1993年3月18日发在《武汉日报》……《武汉日报》?我一听就觉得不对,马上凑近橱窗仔细看里面的展板,看清了汪曾祺手稿《故乡的元宵》下面的标注:作于1992年2月12日(农历除夕),刊于《武汉日报》1993年3月18日,选入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于是,我便很不礼貌地打断讲解员,说,这个标注有误,武汉有《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日报》,都属于长江日报传媒集团,肯定没有《武汉日报》。同行的朋友为了化解尴尬,就跟讲解员说,她是武汉来的。讲解员只好喔喔几声,我也就立马闭嘴。

回汉后,我问了在长江日报传媒集团工作的朋友罗建华,他说1993年还没有《武汉晨报》,《武汉晨报》是1999年创刊的,而《武汉日报》肯定是没有的。于是,我又找了湖北图书馆副馆长、武大校友谢春枝,她让员工找到了1993年3月18日的《武汉晚报》,并拍了图片发来。原来,汪曾祺先生《故乡的元宵》发表于1993年3月18日《武汉晚报》副刊。那一版还发了白桦的《悬在六楼窗钩上的困惑》、叶延滨的《大是大非与无事忙》、范荣康的《恳请吴公复出书》、蓝翎的《只可“顺撑”——当代杂文史钩沉》、朱健国的《大报与小报——主持人闲话之二》。

最近几年,我先生患了海默尔综合征,除了生活不能自理,脾气也很有些怪异,但只要听汪曾祺的小说或者散文,他就安静平和了。于我家而言,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真是一味良药。

感谢汪曾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家老头儿很多事我们不避讳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汪曾祺之子汪朗我家老头儿很多事我们不避讳汪曾祺全家福。前中为汪朗汪曾祺爱给家人做饭1987年,汪曾祺在家中。这张照片由美国摄影师拍摄,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
2023-10-23 00:12:00
看到他,我就不想死了
...将百般滋味写出满纸芬芳、令人齿颊生香者,并不多见。汪曾祺是个例外。● 汪曾祺中国最“会吃”的作家汪曾祺以文扬名,曾自诩“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但“爱吃”“会吃”是
2023-06-29 14:09:00
... 》 (&nbsp2024年05月15日 &nbsp第&nbsp11&nbsp版)汪曾祺年幼时曾入江苏省高邮县县第五小学设立的幼稚园
2024-05-15 01:44:00
孩子般的爱怜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孩子般的爱怜——读汪曾祺《葡萄月令》《葡萄月令》作者:汪曾祺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王保利汪曾祺先生爱孩子,从他的散文《葡萄月令》中可以看出来。虽然整篇文章
2024-02-20 08:43:00
著名散文家苏北又双叒叕写贵州啦!《红豆》2024年第7期推出《水墨贵州》
...读苏北简介苏北,安徽天长人,著名散文家,一直致力于汪曾祺研究。曾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读书》《十月》《大家》《散文》《文汇报》以及香港《大公报》、台湾《联合报》等发表作
2024-08-20 18:58:00
面具后的汪曾祺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新书过眼25面具后的汪曾祺◎杨早(作家)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
2024-06-12 00:21:00
...说的:“泥土,门也晒热了/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汪曾祺先生的老家,是一个大宅院,家里有多个被房屋和院墙隔开的园子。他家的后园里,有四株
2023-03-17 08:47:00
书评 | 经历人生百味,回到四季三餐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肉食者不鄙:汪曾祺谈吃大全》封面古往今来,懂吃会吃的人比比皆是,懂吃会吃的还会写的人也不少,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清代的袁枚、曹雪芹,近现代的唐鲁孙、梁实秋、汪
2024-01-29 04:08:00
...受。它既有蒿类植物的特殊香气,又有一种专有的奇香。汪曾祺先生称,芦蒿的香味“就好像坐在了河边,闻到了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因为生于江边,芦蒿天然的具有“江湖野逸”的味道,让人心
2023-02-23 05: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