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6月11日早上8点,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海底长城”正式合龙,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正式牵手”。
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中山三地,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集群形式?工程有哪些难度?
从横门互通行驶不到2分钟,汽车就驶上了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从中山大桥向东行驶约2公里,在非通航孔桥上还专门设计了万顷沙互通,这是世界首座海域枢纽互通立交。车辆可以在这里实现中山、广州、深圳之间的便捷互通。
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跨海段长达22.4公里,跨越伶仃洋三条主要航道,采用西桥东隧的方案。全长17129米的桥梁部分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山大桥、西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和东非通航孔桥。
全长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由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6分钟左右穿越隧道,就是东人工岛。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未来,珠江西岸的人跟深圳机场以及前海实现快速交通转换,就是通过在东岸设置了一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交的形式,所以最终这个项目就是采用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通道工程地处伶仃洋海域超强台风区域,穿越11条断裂构造带。2016年12月西人工岛先行工程开工,全线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目前,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已经全部合龙,随着海底沉管隧道合龙,今年年底“桥、岛、隧、水下互通”工程将全部贯通,预计明年将建成通车。
通车后,从深圳至中山的时间将从目前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提高大湾区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2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