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9 15: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11 月 28 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完成浇筑,长达 24 公里的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明年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 2 个小时缩短到 30 分钟以内。岭南冬日,天朗气清;伶仃洋上,烟波浩渺。

一条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宛若长龙,呈“S”形穿云破海,时隐时现。

这是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次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将为粤港澳大湾区“A”形交通主骨架补上关键的“一横”。明年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以内。

11月2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完成浇筑,长达24公里的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跨越碧波万顷,从深圳前海和中山马鞍岛伸出的“手”,历时7年终于紧紧握在了一起。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如长龙卧波。

张珂 摄“浪尖落子”两座人工岛衔接桥隧,实现快速交通转换

从中山马鞍岛出发,深中通道的工程节点自西向东依次有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西人工岛、海底隧道和东人工岛,接入在建的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

从距离海面几十米的伶仃洋大桥上,车辆如何安全开进海底隧道?由伶仃洋大桥这条“风筝线”牵引、状如风筝的西人工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只“风筝”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是深中通道在伶仃洋中落下的第一子。“西人工岛最重要的功能是桥隧转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隧道与地下工程部总工程师黄清飞说,“汽车从桥上下来,经过西人工岛驶入海面之下的沉管隧道。”

在茫茫海上,修建一座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四个半月。

“57个直径28米、高35米到40米、重600多吨的钢圆筒沉入海底,相当于形成一个围蔽的墙,然后在里面填筑沙子,进行岛上的主体结构施工。”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郑伟涛说,由于西人工岛处于采砂区内,地层复杂,用常规装备和技术,钢圆筒无法顺利振沉就位,因此建设团队自主研发了12锤联动锤组,通过同频振动,在海域地基上将一个个巨型钢圆筒一点点“敲”入海底岩层,创造了快速建岛的纪录。

由西人工岛隐入海底的沉管隧道,从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的东人工岛浮出水面,这也是深中通道深圳端的门户工程。此前,这里是一片浅滩,海砂填筑而成的岛体面积达34.38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标准足球场。这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采用了“一体两翼”布局,有4条匝道隧道处于水下,一侧与海底沉管隧道相连接,一侧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高效顺畅衔接。

难题就在互通连接上。“我们要在广深沿江高速下方填海筑岛,填筑超过300万立方米的海砂,筑岛施工对沿江高速桥墩产生的位移和沉降不得超过5毫米。”中铁隧道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董宝虎说,主线隧道施工时,开挖的18米深基坑离既有桥梁承台最近处仅1.17米,“险之又险,慎之又慎”。

解题还要靠技术创新。“为了避免既有桥墩过度偏移,我们使用船舶在桥墩周边吹填海砂,先将海砂装在一个个特制的袋子里,然后一层一层均匀地摊铺在桥墩四周,解决了偏载问题。”董宝虎说,建设团队融合了数控液压、自动化检测和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工艺工法,相继破解海域深厚软基超深超宽基坑防渗止水等世界级共性难题,于今年6月完成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

如今,两座人工岛已成深中通道新地标。未来,经东人工岛,可东往惠州、深圳龙岗区,西往中山、珠海,北往广州、东莞,南往深圳前海、香港方向,让深中通道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工程。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深中通道示意图。

中交二航局供图“风中引线”海面30层楼高处,超大跨径大桥破多项纪录

远远望去,伶仃洋大桥以雄伟之姿,凌空架设于伶仃洋主航道上。

桥的上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干线港口广州港,国际集装箱航线多达130多条,日均4000多艘次船舶在桥面下的伶仃洋上航行,未来还要满足30万吨散货轮和3万标箱集装箱船的通航需求。

繁忙的通航需求,对大桥的通航净高提出要求。为此,伶仃洋大桥采用主跨1666米的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方案,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通航净高达到76.5米。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程师陈焕勇说:“广州港出海主航道通航净宽是1520米,再考虑主塔承台、防撞设施和航道标志等结构物宽度,我们采用了1666米超大跨径桥梁。”

珠江口水域开阔,强台风频发,如此高的大桥,如何抗风?“我们组织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3年多的抗风研究,研发出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大幅提升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抗风性能。”陈焕勇说,新技术方案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的临界颤振风速从世界公认的70米/秒,提升到88米/秒,“可抵御17级台风”。

站在桥面上看,高大的主塔如两扇大门,“门柱”稳稳扎入海底。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金文良介绍,伶仃洋大桥钢结构用钢量约8.5万吨,相当于两座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用钢量,而要拉起如此重的桥梁,需要建设两座足够高大的桥墩,牵引拉力足够大的主缆。

两座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东、西两座主塔上方的白色主缆,直径1.06米,由2.5万余根直径6毫米的钢丝组成,每根主缆缆力都超过10万吨,相当于能同时承受3艘中型航母的重量。“每一根细小的钢丝都能吊起3辆小汽车。”金文良说,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2060兆帕镀锌铝钢丝,也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号。

沈仲 摄“海底绣花”“从0到1”,打造6.8公里、双向八车道的海底隧道

刚刚贯通的海底隧道中,各种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正有条不紊地“精装修”。

为适应海底隧道超宽、变宽、深埋、大回淤技术特点,建设团队创新性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这种结构在世界上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国内更是面临全产业链空白。

这条长达6.8公里、双向八车道的海底隧道中,长5035米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成了深中通道难度最大的工程。

“2018年,我们组织团队去国外调研学习沉管隧道建设,对方既不让我们靠近,也不准许拍照,结果什么都没学到。但现在我们造出了整体水平远优于国际同行的工程,而且是100%自主知识产权。”金文良感慨。

“从0到1”,开始研发。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组织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施工设计单位等,针对沉管隧道建设开展全产业链系统性攻关,相继攻克了钢壳制造、自密实混凝土制备、管节浇筑、检测及浮运安装等难题,研发了智能制造生产线,并创新研发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革新巨型管节浮运安装工艺,浮运安装速度及精度创纪录。

沉管隧道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组成,沉入30多米以下的深海软土层里,车辆相当于在沉管中通行。“每节标准管节长165米、重约8万吨,在深水下严丝合缝地首尾相接,难度很大。”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沉管安装无异于在海底穿针绣花,“一旦定位不准或精度不足,造成管节安装偏差过大,工程就得全部暂停”。

如何让这些大家伙“服服帖帖”地“找”到自己的位置?2020年6月,建设方专门研发的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号正式启用。重达2万吨的“一航津安1”号抱着8万吨重的沉管,徐徐前进,航行近50公里进入指定海域,开始毫米级精准安装。“我们在船上的测量塔上装置了北斗卫星天线,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对沉管进行差分定位。”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宁进进说。

为了给沉管打造“舒适”的沉放基床,深中通道建设方研发了先进的沉管隧道基槽碎石整平船“一航津平2”号。“这条船就像是一台水下‘3D打印机’,铺设的碎石层平整度可以控制在正负4厘米内。”宁进进说。

眼下,深中通道的建设者们正在为2024年建成通车全力冲刺:消防救援基地、营运管养中心等房建工程已经启动,机电及附属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伶仃洋大桥桥面铺装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中山明年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刊于《人民日报》2023.11.29 第02版

人民日报记者 程远州 韩鑫

本期统筹:卢涛、娄霄霄、刘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圳中山将开启“一小时生活圈”
...。未来,不仅深圳往返中山可30分钟直达,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深圳与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互联互通,也将开启“最快的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全新格局。一桥飞架:深圳亲密“握
2024-06-25 10:08:00
...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推进“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对澳门青年黎子健和合伙人而言,“一脚油”逛湾区早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日常。 2018年,黎子健和他的中学同学来
2024-10-20 09:52:00
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两地由此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统计数据显示,通车后一个小时的车流量超过7000车次,包括港澳在内的大湾区各城市居民纷纷前来打卡,感受超级工程的风
2024-07-02 03:36:00
...程将由以往两小时大大缩短至半小时,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香港、深圳和中山之间的交通往来必将更便捷,进一步便利香港市民前赴中山就业创业、洽商投资等,助力香港
2024-06-30 22:48:00
深中通道主线今日贯通!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将于今天(11月28日)贯通,这也意味着这座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将实现主线贯通。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横跨珠江口东
2023-11-28 13:58:00
...,随着运行人员合闸,“新上岗”的“电引擎”——设于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的110千伏变电站源源不断将电能输送到现场,深中通道配套电力工程完成建设正式投产,项目主线实现“电联通”,将
2023-12-31 02:45:00
湾区跨城消费 带旺盛夏经济
...深中通道的宝安中心区商圈和空港会展商圈推出“30分钟生活圈 玩转深中”“LIITA的梦云端秘境主题IP展”等活动,来深游客可享一站式吃喝玩乐购。欢乐海岸、欢乐港湾等推出了一系
2024-07-16 16:04:00
...、东莞,60分钟抵达肇庆、惠州,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加速形成。再放眼海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亿吨大港共同连成繁忙的海岸线,世界级港口群正加速形成。如今,粤港澳
2024-07-01 12:10:00
深中通道南沙线将于10月中旬通车
10月14日消息,据深圳发布公众号介绍,深中通道南沙线将于10月中旬正式通车。据悉,深中通道南沙线,又名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是南中高速(主线)连接深中通道的重要道路,也是深中
2024-10-14 09: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长假,太原大街小巷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9月30日晚间、10月1日中午时分,记者在胜利街东延、迎泽大街沿线看到,道路两边整整齐齐地悬挂着国旗
2025-10-02 06:45:00
秋来游园风景异|念兹在兹睹盛景
五一广场“欢度国庆”主题花坛。牛利敏 摄10月1日清晨,夜色尚未褪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在五一广场,大家翘首以待,只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
2025-10-02 07:15:00
央媒看太原10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假期看非遗 老陈醋博物馆感受传统技艺》为题,报道了进入假期,太原市清徐县的4A级景区宝源老醋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2025-10-02 07:16: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国庆大花篮祝福祖国 群众齐赞新时代》为题,报道两个写有“祝福祖国”“欢度国庆”的巨型花篮在太原市五一广场亮相
2025-10-02 07:16:00
郑州方特回应“重力风暴”项目暂停:游客全部平安落地 无人员受伤
华商网讯 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官方微博10月1日发布情况说明: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10-02 07:53:00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河北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我省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河北日报讯 金秋送爽,红旗飘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日子里
2025-10-02 08:02:00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协同新脉动|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抓创新 聚人气 促疏解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近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河北日报见习记者李 畅摄牢牢牵住“牛鼻子”
2025-10-02 08:03:00
贵州省2025年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视导活动走进铜仁
多彩贵州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水平,推动完善乡镇村学前教育一体化教研指导网络,9月22日至26日
2025-10-01 14:19:00
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在贵阳举办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从贵州省商务厅获悉,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25-10-01 14:19:00
“满减+折扣”组合优惠 贵州商超消费购物指南→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国庆期间,贵州省商务厅组织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及连锁便利店,共同开启金秋惠民促销
2025-10-01 14:1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彭绅摄制 孙上修
2025-10-01 14:34:00
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贵阳街头巷尾,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将整座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2025-10-01 14:50:00
中国网10月1日讯(记者 刘佳)当中老铁路打破老挝“陆锁国”的发展屏障,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用绿色能源照亮当地民众的“幸福路”
2025-10-01 14:59:00
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
大皖新闻讯近日,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这对于提升淮南市乃至皖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区域物流格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025-10-01 15:12:00
读懂济南|“双节”假期,泉城文旅集中“上新”的背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国庆中秋假期,济南一批新文旅开门纳客。在这些新文旅项目中,既有老建筑老街,也有特色文化街区。恰逢假期
2025-10-0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