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2 03:3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超级工程“成团出道”

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02日 第 04 版)

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图为通车后的深中通道中山大桥。

张武军摄(人民视觉)

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图为珠海九洲港码头项目建设现场。

王保林摄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两地由此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统计数据显示,通车后一个小时的车流量超过7000车次,包括港澳在内的大湾区各城市居民纷纷前来打卡,感受超级工程的风采。

湾区融合,交通先行。从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到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超级工程“成团出道”,大湾区互联互通蹄疾步稳。

项目不断落地

深中通道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作为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把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原先约两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让珠江口东西两岸实现了跨海直连。

而在不久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江门、珠海在珠江以西的黄茅海海域上顺利“执手相牵”。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预计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

虎门大桥、南沙大桥、黄埔大桥、狮子洋通道……各类项目的建设共同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交通一体化不断提升,让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快走向现实,为大湾区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重大工程不断落地,离不开建设、运营团队的付出和科技的支撑。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中,建设团队针对通航安全保障、台风防御作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深中通道的使用中,小型机器人、北斗卫星信号模拟设备等智能化设施始终在隧道内“保驾护航”。“深中通道全线配套了路灯照明、全覆盖监控系统、通信及消防设施,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我们在东人工岛上建设了高标准、智能化的变电站,最大程度保障深中通道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程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蒋晓东说。

配套日趋完善

深中通道通车,大湾区不少城市推出了相应配套措施,让这条通道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比如,深圳、中山两市开通15—20分钟一趟的跨市公交,让两地居民实现快速往来;往来粤西与香港的直通巴士已开启途经深中通道的路线,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在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出行方面,越来越多交通设施项目进行了改造提升,完善了配套服务。

在深圳,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预计在2026年竣工,建成后将与深港两地的多条轨道线路相连,通关效率将大大提升,更便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人员、要素的跨境流动。与此同时,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的升级改造也将促进深港两地的紧密联系与便捷往来。

在珠海,由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承建的九洲港码头项目迎来阶段性节点。九洲港客运码头是连接珠港澳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珠三角水路客运的“黄金门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兼顾交通运输与旅游功能的新型口岸客运站,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此外,在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相关部门也通过多种举措,优化查验模式,缩短通关时长。

往来更加便利

“我平时住在中山的老年公寓,偶尔要回香港探亲、办事。以前我跑一趟,坐大巴至少要3个小时。现在有了深中通道,坐车只要1.5个小时。”谈及深中通道对自己生活的改变,60多岁的香港居民赵斌兴奋地说,有了这条通道,往返中山、香港就更加方便了,可以实现当天来回。

深中通道的投入使用,不只让大湾区居民在探亲、旅行方面更加便利,也让粤东、粤西的产业合作更加紧密。当前,深圳正与珠海、中山、江门分别谋划建设合作区,依托当地制造优势和深圳产业创新基础,以“总部+基地”“研发+转化”“链主+配套”等搭配组合,共同做大经济增量。“我们研发总部在深圳,生产在江门,非常便捷,这是一种共享共赢的模式。”深圳市利和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宜潘表示。

除了超级工程,不少政策措施的推出也促进了大湾区居民更加自由的流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的实施,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举家出门”“点对点出行”不再是难事;部分口岸通关服务的优化升级、跨境巴士线路及频次的增加等措施让内地与港澳居民的“双向奔赴”更加热络,“互相串门”渐成常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视网消息:飞虹越伶仃,融通大湾区。经过7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下午3时正式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由此大幅缩短,从以前的大约2小时缩短至目前的30分
2024-07-01 12:10:00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深中通道正式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注入庞大新动力。陈国基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深中通道开通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由以往两小时大大缩
2024-06-30 22:48:00
...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强强联合深圳中山首次联手招商根据深圳市宝安区与中山市翠亨新区签订的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位
2023-07-06 07:21:00
深圳中山将开启“一小时生活圈”
...口西岸。 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七年耗时,计日程功,湾区“巨龙”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跨越珠江口东西岸的“黄金通道”正徐徐开启。深中通道的开通,意味着珠江出
2024-06-25 10:08:00
深中通道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均衡发展
央视网消息:备受瞩目的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全线通车。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大大缩短,大湾区又将如何释放潜力与活力?香港《大公报》:实现了多项创新和突破深中通道是当前世
2024-06-30 00:00:00
...、中山以及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的无缝对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再添新动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体制衔接机制对接和产业协同发展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融合发展的基本路
2024-07-02 06:48:00
深中通道开通,串起三个都市圈
...多公里,改写了两岸“一水隔天涯”的局面。然而随着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一座虎门大桥显然不足以支撑两岸交流的全部重任。因此,减轻虎门大桥的运输压力,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连
2024-06-30 22:13:00
“搭子”已就位!上班族结伴异地通勤
...距离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车程缩短至50分钟以内,实现大湾区内深圳、中山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促进两地交流,带动经济发展
2024-06-29 17:42:00
中国最强城市群,正在拼命建跨海大桥
从大湾区到长三角,中国兴起新一轮跨海大桥建设热潮。在大湾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11座跨江跨海通道,构成珠江口“A”字型交通闭环,重塑湾区交通格局,让大湾区
2024-11-29 12: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