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打造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育人模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09 09: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打造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育人模式

2023年9月14—15日,首届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论坛宣告“1+15+N”的福建省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成立。作为发起校之一,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双十附校”)在“激活九年制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了一条富有特色、可推广实践的清晰路径,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构建起“一二三四五六”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育人模式。

一个理念:为人生奠基,让生活美好,做更好的自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双十附校秉承对美好教育的理想追求,确立了幸福生活教育理念,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使命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力。幸福教育如何实现?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学校立足实际,确立了“为人生奠基,让生活美好”的办学理念,实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落实“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举措,以实现人的终身幸福为目的,以“做更好的自己”为幸福共识,构建幸福生活教育,寻找幸福源泉,开发幸福路径,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和品质,达到“九年引领一生”的教育目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

两个学部:中学引领、小学奠基,九年一贯

“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中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小学就培育什么样的素养。”双十附校用这种逆向思维统筹办学,树立整体连贯的学制意识,关注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九年时间的整体性、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整体性。

在整体连贯的意识下,学校着眼于学生的习惯、品格、思维、素养养成开发课程,师生养成“一贯制”思维,通过模块教学、衔接课程和研讨、小班化、分层化实践,实现精准有效的衔接。

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学校把办成九年一贯制品牌校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培养“坚持运动、乐于劳动、热爱阅读、喜欢艺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的新时代好少年,培养会生活的未来行动者。通过确立一致的理念和适切的目标,为每一名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三支队伍:成就教师、学生、家长的幸福

双十附校通过办学追求成就教师、成就学生、成就家长,实现每个个体、家庭的幸福。

教师“抱团”发展。无论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还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所有教师都定下了“五年成长之约”:做好五年成长规划,在五年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创机制、搭平台,通过名师引领、骨干示范、平台诊断、微循环建设培养教师。五年期满,教师要提交自己的成果,学校编印成册,分发给每一名教师。除了“五年之约”这种温暖的鞭策,学校还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把教师发展作为立校之基,目标分级阶梯式培养教师。管理团队帮助每一名教师提炼教学主张和风格来推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努力让每一名教师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家长“合伙”发展。双十附校的家长志愿者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参加导护工作,为孩子们上学、放学搭起平安路,甚至有人站了整整十年。这种大爱源于家长对学校办学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又源于学校开放办学及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理念。家长参与学校食堂管理,进入课堂参加各项活动;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相关讲座、论坛和读书会等,周末向家长和社区开放图书馆、运动场馆,实现共享共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强大保障。

学生评价发展。学生在学校生活成就感的获得依赖于科学有效的评价。学校建立“智慧、品德、美艺、阳光、劳动”五星评价,利用智慧平台实现在线即时评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信息化、发展性星级综合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校内评价与家庭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等方法相结合,教育参与者们“时时可以评”“处处可以评”,还可以通过智慧平台即时生成反馈,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丰富学生成长的幸福体验。

四个立足:行知双体验,两课十创新

双十附校以“体验”架起“行”与“知”的桥梁,致力课程、课堂在“观念、思维、体系、平台、技术、途径、方法、评价、经验、成果”十个方面践行创新,盘活课堂、课程、活动和资源,促进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全面发展,成为会生活的未来行动者。

体验即成长。体验,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体验有助于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学校据此构建“行知双体验”的教育主线,以知识指导实践体验,以实践体验验证知识,关注感受、强调领悟、注重团体合作,在“知”与“行”的双向体验中,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提升和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课程即跑道。学校构建“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课程,实施德育课程系列化、学科课程校本化、活动课程主体化、环境课程人文化。以“三关九护、三品九质、三体九悟”的德育课程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落实课程校本化实施、师本化建设、生本化立足,探索智慧课程,从学生立场出发,在科学性、普适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个性化引领。校本化开展活动课程,如学科节、阅读节、科技节、研究实践、劳动节等节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构建人文化的环境课程,墨韵堂、国学堂、闽南文化长廊,学生在充满“翰墨书香”的校园中,实现幸福成长,打造幸福生活乐园。

课堂谋自智。作为魏书生自育自学实验学校,关注学生“自智”发展。“自”指自主、自律、自学、自育、自强,“智”指智力、智能、智谋、智行。“自智”即唤醒学生成为自己,通过学习迁移生成智慧。经过多年探索,学校构建“自育自学+智慧教育”范式,尝试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每节课都实现智慧教学,探索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改变课堂样态,结合信息化手段完善课堂评价,全面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获厦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五个抓手:阅读、运动、劳动、艺术、创新

落实“阅读、运动、劳动、艺术、创新”五大抓手,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实现至少“一品”突出、多点开花的成长,丰富学生幸福体验。

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扩展生命。图书馆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阅读乐园。学校有两座风格不同的图书馆,无论是色彩、布局还是空间体验、配套服务,无不彰显人性化的理念,这里是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索引”。美丽的图书馆不仅节假日不闭馆,还特意延长了工作日开放时间,假期向社区和家长开放,这些都是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校园内到处可见电子图书阅览机,班班都有图书橱,学校还会组织“图书漂流”和“悦读节”活动,开设阅读指导课,不遗余力地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以书籍丰富生活、拓展生命。

坚持运动,在运动中夯实生命。学校用“健康第一、快乐第二、学习第三”的理念引领体育运动。“错峰大课间+体锻”的方式,落实阳光体育锻炼,把游泳、跳绳、足球、排球、篮球、田径等项目模块化,整合为系统的课程资源,形成特色项目。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跳绳、游泳课,学生一生至少拥有两项体育技能;学校成为全国跳绳示范校、全国跳绳大课间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参加福建省篮球、排球、田径竞赛始终名列前茅。

勤于劳动,在劳动中淬炼成长。每个班级管理落实“劳动责任包干”,每个人都有一块劳动“责任区”,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穿衣服、叠衣服、扫地、拖地、穿针缝衣、水果拼盘、美食烹饪……到九年级,设置连贯的劳动课程,安排不同的劳动技能训练和比赛,人人参与。学生在家每天“坚持一项家务劳动”,自己准备春秋游食材、和家长一起做年夜饭……从自理到自立,着眼于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的培养。

喜爱艺术,在艺术中感受幸福。艺术修养是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一大“法宝”。在双十附校,人人学乐器、人人会唱歌、生生学书法、生生有特长。低段开设葫芦丝课,中段开设陶笛课,全员考级、人人过关。开展班班艺术汇演,落实“体育艺术2+2”“社团+专场演出”美育素养培育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平台,每一个家庭都有艺术特长。

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开启希望。

周末,在学校操场经常可以看到校航模队的孩子们训练。这支人数不多的航模队一路披荆斩棘,参加全国赛获得一等奖。寒暑假和周末,学校实验室开放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做实验。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保护探索兴趣,将创新教育融于活动和课程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六个呈现:“德、智、体、美、劳、群”素养的提升

学校立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幸福生活能力提升,通过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关注学生“群”素养的提升。“群”指合群、合作、共生、共鸣。为了培育学生的“群”素养,学校推行班级教研组、全员导师制和“六人小组”模式,形成学生成长共同体。在课堂上,“六人小组”一起探究、一起争鸣,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外,“六人小组”一起阅读、一起劳动、一起实践、一起才艺表演,实现素养提升;在校门外,“六人小组”一起幸福成长,六个家庭共享、共建,形成协同育人生态。把“德、智、体、美、劳、群”六大素养作为幸福生活教育实现路径,学生不仅拥有了提升幸福生活水平的能力,更拥有了创造幸福生活的品格。

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从“基因优势”发展为“办学品牌”?新时代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双十附校“一二三四五六”九年一贯幸福生活教育育人模式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实践示范。同时,这一模式对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也有借鉴意义。

(王晓波 孙春恋 宓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将乐:学生幸福成长不停歇
...“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如今又试行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无论是“被动关爱”还是“主动服务”,目标都是为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将乐:学生幸福成长不停歇学校新图书馆有一批捐赠的
2023-03-04 07:25:00
...修正,以“增值”促学生发展。运用CIPP四阶段课程评价模式,对学校课堂、生活实践、社区现场等进行动态评价,打造“PERMA·幸福少年”增值性成长评价阶梯。按照“顶层设计+关键
2023-12-01 09:26:00
...电话,得知对方打算在辖区内的学校推行“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教学试验,深感欣慰。在她看来,这不仅是耗费自己团队四年多心血的研究成果落地,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迈向高
2023-02-26 21:06:00
携手筑梦新教育 同心唱响幸福歌
...新样态,实现“教师行走方式、学生生存状态、学校发展模式、学校科研范式、区域教育生态”五大改变。徐州正全要素融合推动新教育实验,通过打造全国新生命教育示范性基地、建设全国家庭教
2023-07-03 05:25:00
践行“爱的教育”,让学校洋溢“幸福味道”
...工作。管理融入爱,和谐共进。学校实行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在工作要求上给教师做“加法”,在心理负担上给教师做“减法”,在取得成绩时给教师做“乘法”,在出现失误时给教师做“除法”
2024-02-05 00:21:00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准为目标,以重点、难点、要点为中心,独创分层式训练模式,自主研发原创性教材,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灵活编制课程体系;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将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开发教学创意,在情境创设
2023-06-15 08:13:00
...五育并举、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构筑“幸福种子”育人模式,着力打造“幸福教育”新品牌。“德”育赋能,习惯助力,打造幸福教育“新高地”播撒品德种子,盛开高尚之花。学校探索设立道德
2023-06-16 10:47:00
为成长赋能 为幸福奠基
...开展多元课后服务课程为主要工作任务。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减负”与“增效”是互不矛盾的两个课题,相反,减负的实行对课堂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
2024-04-12 07:40:00
七彩教育绘就幸福成长画卷
...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学校鼓励师生共同创新,从管理模式到教育教学方式,再到学习方式,创新意识深入师生头脑,共同推动学校向前发展。蓝色感恩则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之一,学校以感恩为主
2024-06-08 07:1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
山东协和学院入选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
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发布《关于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拟入选对象公示》,学校大学生急救协会申报的“救”在身边·校园守护—山东协和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成功入选
2025-10-01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