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极地是生物基因宝库、自然资源储备地,也是气候变迁航向标、科学创新源泉。8月15日下午,贵阳市2025年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之“来自极地的声音——雪龙号极地专家巡讲(贵阳站)”科普讲座在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举行,线上线下29万余人在中国极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杰带领下探索神秘极地。
讲座在一张记录科考人员极地探索背影的照片中拉开帷幕,李老师乘势开讲,先点明极地覆盖地球表面积达20%,让大家对其规模有了直观且清晰的认知。随后,他从地理位置的偏远隔绝、自然条件的严酷极端、科学研究的复杂艰巨、技术装备的严苛要求四个维度举例,生动鲜活地展现出科考征程的艰难险阻。
紧接着,李老师将我国在南极设立的研究站逐一介绍,还配上直观图片,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雪龙号、雪龙2号,以及功能完备的越冬宿舍楼等。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大家也由此意识到,先进科考设备的背后,是国家强力的扶持与巨额资金的投入;极地科考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考人员的齐心拼搏。
忽然,一些圆滚滚的身影出现在李老师的课件中,点燃了在场小听众们的讨论热情。在严峻的科考工作中偶尔也有一些小插曲,比如造访考察站的企鹅,工作途中偶遇刚出生的小海豹……它们歪着脑袋,纷纷打量着这些“外地人”和他们搭建的住所,好似到邻居家串门一般。这些鲜活可爱的动物,为讲座注入了一丝活力。
“这次活动意义深远,不单是经历的共享,更是团结与探险精神的深情传递,南极各国人民一同欢庆节日的画面,让我深受触动、倍感温暖!观看李杰老师分享的图片,极地景色美不胜收,可一想到温室效应使冰川消融、动物失去家园……我们都应积极行动,养成低碳习惯、投身公益,呼吁众人共赴低碳之约。”参与讲座的市民朋友李翊嘉说道。
据悉,本次活动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区人民政府主办,安利公益基金会、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健康促进科普基地(安利贵阳体验馆)承办。旨在科普极地科考知识,推动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唤醒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通讯员 史开荣 罗寒熙
编辑 申凌
二审 肖阳卢奕林
三审 邬建玲 周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