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死磕到底,肯定磕不死列强。因为列强打不过可以撤。但,大清却撤不了,那么然后呢?
号召全国勤王,首先要全国武装起来。简单说就是老百姓得拿起刀枪,否则,这个王就没法勤?但是,拿起刀枪的老百姓,到底是勤王还是杀王,就只有撤不了的大清皇帝和大清朝廷来招架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打到1842年8月,打了两年多。英军一万九千余人,清军在九万到二十万之间。但是,战损比是多少?根本就没法算,英军伤亡523人,其中阵亡69人;清军伤亡22790人。
这种仗,还怎么打?
但是,如果清政府死磕到底呢?道光帝非要做汉武帝,情况会如何?
财政肯定破产,这是必然的。接近两万的英军,凭借坚船利炮可以打烂东南沿海。大清朝是财政王朝,所以扛不住这么糟。一纸和约就能解决的事,为啥非要把国家折腾到破产?
主权啊!屈辱啊!但这个逻辑在大清却讲不通。传统帝国打仗要钱、现代国家打仗才玩命,这就是当时的逻辑。大清是传统帝国,所以大清打仗要钱、不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打得更难看。英法联军直接烧了圆明园。八里桥之战,曾格林沁率军三万,其中一万是蒙古马队。那八旗在哪里、满洲铁骑呢?八旗早废了。清军但凡还能战,也不至于把两伙强盗放进圆明园。此时的大清,暴力机器只能依靠帝国边缘的蒙古骑兵了。你这时候还能让谁来勤王?
我们可以说,这是不对称的战争。
列强的热武器已经武装到牙齿,而还是冷兵器的清军只能一败再败。但,国运、军威呢?国运已经抵不住地走下坡路,军威更是废得一塌糊涂。
那么,大清死磕到底、号召勤王,这么干可以吗?
1856年开打第二次鸦片战争,而1851年已经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这时候,南方诸省就是想来勤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曾国藩这伙人打太平军,都是捉襟见肘地自筹粮饷,哪有功夫管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波及了17个省份,甚至一度杀到了天津。而扛住北伐太平军的,还是那个蒙古王爷曾格林沁。
中法战争呢?这时候,清政府如果选择死磕到底,还真没问题。原因是法国太怂,而清政府的力量已经变强。洋务运动不仅造出了武器、养起了海军,关键是国家有钱了,所以打得起。但是,之前的一败涂地,已经让清政府患上了恐洋症。所以,但凡谈判能解决,也不会选择打仗。谈判肯定吃亏、肯定屈辱,但损失可以预期、成本也能承受。死磕到底,又磕出一个天平天国运动,咋办?
中日甲午战争呢?这是一场传统帝国与民族国家的较量。还是那个逻辑,传统帝国打仗要钱、民族国家打仗要命。所以,传统帝国打不过民族国家。
欧洲主要大国在1848年之后完成了民族国家切换,但就剩下一个奥匈帝国依旧帝国“雄风”。奥匈是一个温柔的帝国。所以,塞尔维亚这个撮尔小邦,才敢那么嚣张,杀了奥匈皇储、竟不认怂。塞尔维亚,敢挑衅法国、挑衅德国吗?这两个国家,即便是总统和皇帝惯着塞尔维亚,老百姓也不干。
传统帝国与民族国家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就是动员能力差了十万八千里。
甲午战争,大清当时的常备军能到110万,但真正上了战场、能够形成战斗力,却不到五万,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一系。日本当时的常备军能到6万,还能动员二十万预备队。但是,日本投入的兵力是多少?是17万。
而打仗是要花钱的?即便死磕到底,也要买枪买炮、武装军队。即便号召勤王,勤王的军队也要吃饭。所以,勤王不止是忠诚的问题,还是钱粮的问题。大清打仗,主要是靠借外债。而日本打仗,则主要靠捐款和发公债。鬼子为了打仗,已经举国当了裤子。所以,钱的问题,大清没法跟鬼子比。
如果大清死磕到底,鬼子将死无葬身失地。这个立论成立吗?这么说不过分。因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已经打得快要破产了。
光绪皇帝发个微博,告诉天朝子民,大家谁也不许动,就等着鬼子杀,累死他们。这么做,肯定能累死日本。正如当时的美国一家报纸的评论:中国就是不还手,让日本人杀,按一天杀一千算,日本也要杀1500年。
但前提是大清得举国抗日。然而,当时的大清却不具备这个前提。
再后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选择死磕到底,但有本事别往西安跑啊,站在紫禁之巅,号召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儿死命干?但是,老佛爷辜负了老少爷们儿的期望,她先跑了。而号召各地勤王呢?东南互保了,朝廷发的圣旨被当成了“矫诏、乱命”,大清朝十几个省拒不奉诏。这时候,慈禧还能让谁来勤王?她能找到一个陕西省作为落脚地,就算不错了。
大清要死磕到底、诏令勤王,大清就需要完成民族国家的切换。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立即完成了这种切换。甲午战败,不是日本变法成功、清朝变法失败,而是日本切换成功、清朝没有切换。甚至,日本切换成了一个变态加强版的民族国家,完全可以比照德国。简单说,就是极端的民族主义,突破理性、彻底放飞。民族主义的日本,已经举国变态。
1891年的时候,俄国皇太子、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到日本访问。因为日俄关系一直不好,所以一个日本警察竟拿刀砍伤了俄国皇太子。日本走的路,跟一战前的塞尔维亚差不多,塞尔维亚是杀了奥匈皇太子,日本是砍伤了俄国皇太子。但塞尔维亚有大哥罩着,日本当时却没有。所以,这相当于捅了马蜂窝。因为日本惹不起俄国。
天皇吓坏了,心里虽然恨不得弄死俄国,表面上却装得一心向俄,向俄国各种道歉、各种示好。日本人一看天皇装孙子了,然后举国一致地装孙子。甚至,连看破红尘的出家人都出动了,各地的庙宇和僧侣集体为俄国皇太子祈福。而一个27岁的日本孕妇,竟然自杀了,向俄国人谢罪。这种凝聚力,不是把俄国皇太子感动了,而是把俄国人吓死了。遇到这么个东西,还怎么敢它算账?
既然民族国家这么彪悍生猛,那么大清为什么不切换到这种状态?
答案是大清做不到。至于为什么做不到,看一看大清立宪就清楚了。
日俄战争,黄种人的日本打败了白种人的俄国。这是破天荒的大事情。对此,大清也震动了,认为这是有宪法的日本打败了没宪法的俄国。于是,大清开始搞宪政,咱们也要制定宪法、也要建立议会、也要给老百姓投票权。
大清搞宪政,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弄得轰轰烈烈。然后,考察回来的大臣,就要向慈禧解释清楚啥叫宪法、有啥好处。这么大的事情,老佛爷不能一脑子浆糊。必须佩服大清官僚的政治智慧,人家完全从另一个维度把宪政解释通透了,不仅让老佛爷听懂了,而且还让老佛爷支持了。
五大臣汇报说:咱们弄个议会,去折腾官员,看着这两拨人互相掐;没出事,咱们只管收租子,这叫坐享其成;出了事,咱把官员一杀,这叫为民除害。所以,载泽说:宪政利君利国利民,唯独不利于官。这句话,慈禧听懂了。于是,大清开始搞宪政。
但是,慈禧给宪政加了紧箍咒,即“四不变”和“五不议”。四不变,是指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满族统治不能变、最高皇权不能变;五不议,是指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
通过这个“四不变”和“五不议”,就能知道大清为啥做不到了。
所谓“四不变”和“五不议”,这九条紧箍咒里,就一条最为要害。因为这一条直接与民族国家冲突了,即满族统治不能变。其他什么军机处、内务府、八旗,全跟这条挂钩。另外重要的一条是最高皇权不能变,与三纲五常、祖宗之法、翰林院、太监挂钩,甚至与军机处也挂钩。但是,最高皇权跟民族主义不冲突,日本就是例子。所以,最冲突的就是满族统治不能变。
宪政要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统治合法性基础。相当于国家跟老百姓性签订了一份契约。这个契约就是宪法。传统帝国,是少数人统治了大多数人。所以,统治就跟老百姓就没啥关系,或关系不大。但是,扩大统治合法性基础的宪政,一定要让统治跟老百姓发生关系。
以前我们是母亲、你们是孩子,我们统治、你们被统治;现在我们是仆人、你们是主人,咱们一起统治。这就需要作为“我们”的政治精英,邀请老百姓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而普选制,就是政治精英发出去的邀请函。所以,不管邀请的范围是大是小,有就比没有强。
宪法制了、宪政搞了,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准备邀请谁?
法国政府和法国精英,能把德国人、犹太人以及英国人也邀请进来吗?所以,到底邀请谁的问题,必然要跟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跟民族主义这个现代意识形态发生关系。
大清朝的一个死结,就是满族这个少数民族统治了大多数的汉人。邀请满族,这不用你邀请,因为这伙人本来就在里面。邀请汉族,这一定出问题,因为汉族一直被统治。一人一票的话,咱们该听谁的?
法国人民能把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选成法兰西第二帝国,硬是把拿破仑三世这个总统选成皇帝。大清把权力交给人民,如果人民要重新选皇帝,你咋办?
于是,民族国家这件事,在日本就可以搞,而在大清朝就没法搞。
甲午战败的症结:不是洋务运动失败了、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是大清朝没有从传统帝国切换到民族国家。再之后的庚子之变,即八国联军侵华,大清还是这个问题。甲午战争的时候,大清做不到死磕到底、号召勤王,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更做不到。
啥叫民族国家、啥叫民族主义?概念、脉络太复杂。还是用例子最清楚。
“对也好、错也好,它都是我的国家”,这就是现代民族国家。在这种国家面前,宗教、神仙和上帝全都开边战。
信徒信神,一个关键是神不能犯错。没有哪家信徒天天跟人说:你看我家神,啥啥都每个准头、各种不靠谱,但我的信仰更加坚定了。
说这话的人,不是有信仰,而是有病。但民族国家就能让全体人民都有病:对也好、错也好,只要她是祖国、我就为她牺牲。
之前,战争是春秋战争,战争图财但不害命。之后,战争是战国战争,战争主要是害命。甲午战争打完之后,日本发了一笔横财。普法战争打完之后,普鲁士也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呢?战胜国惨不忍睹了,然后要赔钱;但战败国也倾家荡产了,然后没得赔。
因为完成民族国家切换之后,战争的性质已经彻底变了。但大清却没有完成这种切换,所以死磕到底只能把自己磕死、诏命勤王只能把自己改朝。近代以来,中国各种吃亏,而原因就在于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