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15: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世纪上半叶,清王朝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西方殖民者想用鸦片打开清朝国门,把它拉入到了半殖民地的处境中。

为了自保,清王朝只能向殖民者开出了“割地赔款”的条件。

条件虽开出了,可国库疲软的清王朝却无力兑现,在政权被推翻之时,还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的外债。

那么,这笔烂账,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侵略战争,欠下巨款

纵观整个封建古代史,战争赔款其实在历朝历代中都比重不大,不足以动摇王朝的财政根基。

可到了清朝,随着赔款金额地不断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逐年加重,导致王朝走向了崩,溃。

战争消耗的军费、赔款、外债是三宗成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头,其中赔款所占的比重最大。

那么,清朝到底赔了多少钱呢?

1847年,在道光皇帝的授意下,由宗室大臣耆英代表清廷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在条约中,清政府需要支付给英国2100万银元,也就是1470两白银作为赔偿款。

但要知道道光年间的国库总收入不过才4000万两白银,所以这一次赔款需要占用掉大约37%的国库资金。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为了避免国库因赔偿而空虚,道光王朝就提高了在兵饷、商捐等税收科派的额度,还将通商口岸的税收一并都汇总到了赔偿款项中,以此来维持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

因此,虽然《南京条约》赔款数额巨大,却也没有对道光的财政经济造成太过恶劣的影响。

可这一战却让其他殖民者认识到了号称“天朝上国”的清王朝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封建政权,只要用武力恐吓,就能让他们乖乖地把钱送上门。

于是,法国、美国等国纷纷加入到了侵略的队伍中,试图分得利益。这些贪婪成性的列强,前仆后继地来到清王朝国门处耀武扬威。

1894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对中国发起了一场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清政府派出了经由洋务运动训练出的,号称中国战力最强的“北洋海军”,与之一战。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清政府自认为北洋海军能挡下日本的进攻,但事实却是输的一败涂地。雄极一时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就此没落。

此时的清政府除了要在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赔偿对方2亿两白银外,还要支付当年为筹集战时军费,向英国汇丰银行将近3000万两白银的借款。

对于财政状况已经十分拮据的清王朝来说,根本没有能力在短期筹集并支付这两笔掐按款。

在与日本协商之后,对方同意清朝施行分期付款,但第一期的5000万两白银需要在6个月内结清。

走投无路下的清政府只得向俄国和法国借了将近9900万两的白银,每年支付4%的利息,36年还清。

欠下了这笔巨额债款后的清政府也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又向英国和德国再借了1.13亿万两白银,年利率在4.5%,45年还清。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清朝倒台,民国接盘

然而,清王朝没有料到的是,那些西方列强还在谋划着一场更大的“勒索”,也就是在1901年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战火止息后,清朝被逼着与这些国家签订了《辛丑各国和约》。

这个时期的清廷尚未还清甲午举借的外债,又多了一笔9.8亿两白银的赔款。

虽然清政府的官员将赔款任务分摊到了全国,但对于那些贫瘠的省份,如云贵高原一带,又怎么每年能上缴将近400万两白银的税赋。

所以,才出现了清史中“到处民穷财尽,真有不可终日之”的文字记载。在这繁重的赋税下,清朝百姓活得更加艰难。

尽管有像张之洞这样关心民生向皇帝进言的朝臣,但还是没有中止政府倾力搜刮的行动,因为清廷的经济已经崩,溃了。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虽然清朝倒台了,但那些曾经白纸黑字写下的欠条却没有随之消失。1912年,随着民国政府的成立,也让其变成了清朝欠债的“接盘侠”。

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承诺会替清王朝还清债务。截止到这个时期,清朝还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

为了尽早从债务中脱身,民国政府也仿效着清朝把从铁路使用、关税、盐税等获得的财政收入通通作为还款的资金来源。

此外,民国也通过发行国家债券,招商引资等方式来还债。

但这些在7.3亿两白银面前也还是“杯水车薪”。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一战过后,欠款减少

虽然西方列强都想来中国分一杯羹,但他们却也想通过战争,重新洗牌,瓜分世界,让自己成为世界最强大的霸主,赢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在19世纪末,作为欧洲实力最强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较起了劲儿。到了20世纪初,随着德国工业化水平超过了欧洲,就对英国发起了挑战。

1914年,一战爆发。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民国政府宣布中立,不想掺合两大阵营的斗争。但由于中国的山东半岛是之前割让给了德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也受到了德国的威胁。

所以,中国也只能站到了以德国为首的协约国的对立面。1917年,中国还派了超过14万劳工去往欧洲战场支援。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也是因为一战的出现,民国政府也暂时停止了对清政府欠款的偿还。

1918年,英法俄联军重创了协约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并公开拒绝向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偿还清朝遗留下的欠款。

尽管德奥两国对此很不满,可他们却也只能接受,因为他们是一战的输家。

另外,此前俄国在十月革命时期,为了得到中国的帮助,主动放弃了清朝曾欠俄国的款项。

尽管中国因此少了一部分的外债,但还是没有将债务彻底清零。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新中国后,真正清零

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才解决掉清朝留下的这笔烂账的呢?

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一战过后,西方国家召开了巴黎和会,共同商议对战败国的处罚。

在对德国占中国山东问题上,西方国家将山东的主权交给了日本,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反感。

恰逢俄国完成了十月革命,建立了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也让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加速了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爆发。于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中国共产党出现后,带领中国寻找起了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方式。

清朝灭亡时,仍欠的这笔烂账,最终是如何解决

1931年,日本发起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中国又开始被迫和日本开战。

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才得以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抽身出来,但此时共产党还在为中国的解放而战。

到了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南京,建立了新中国。到了这个时期,中国才真正地从清末战争中获得了平静。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毛主席在看到清末留下的这一屁股烂账时,他表示:共产党不是清政府,没有和这些西方殖民者签过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是谁和他们签的字,就去找谁要钱。

而且,中国已经在多年战争中付出得够多了,是绝对不会再支付这些恶债!

虽然西方列强还是想让中国清了满清政府的欠债,但是在见到一个独立且强硬的新中国后,他们也不敢再提。直到2020年,美国的一个政客竟然拿出了清政府当年的债券,来向中国要钱。

这些债券中有当年清朝为了修铁路而发行的国家债券,这是清政府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签订的,借款金额在600万英镑。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些债券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美国眼见着中国经济强大了,就想趁机来“索赔”。

这个行为简直可笑至极,因为中国已经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在2010年成为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怎么会随意被美国摆布。

况且,之前毛主席也表示过,这些是清朝的欠款,与新中国无关。

所以,只有国家真正富强了,其他国家才不敢轻易进犯,趁火打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政府灭亡后,它欠的那些赔款怎么办
...可以找一个理由赖掉那些欠款。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当时清政府究竟欠了多少钱,清朝的赔款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道光时期《南京条约》的赔款。一共是2100万银元,这部分赔款在第二次鸦片
2024-06-12 21:18:00
大清亡了民国为什么还要替他还债
...款、割地等项上。就割地而言,美,国等国极力反对再向清政府割地,他们怕这样会加速清王朝的灭亡,并且让俄国的势力过度膨胀。在赔款方面,英、美等国认为赔款的数额不应该超出清政府的承
2023-07-04 22:20:00
清朝近百年的战乱,国库为何仍然丰厚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贸易和文化交流,导致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中国意识到
2024-04-28 10:55:00
《辛丑 条约》的赔款,清朝灭亡后我国还在继续还吗
...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傀儡政权,标志着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
2024-04-21 14:40:00
古代白花花的银子,为何到了现代却都消失不见了
...西方各国带着大炮,拿着枪支,强行打开了清朝的国门,清政府腐败无能,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来维持片刻的安宁。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大量的白银从我国流失到
2023-02-02 15:17:00
...系,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还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
2023-10-21 17:11:00
大清灭亡前的财政危机:原因与影响
...困局为还债雪上加霜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税权旁落清政府财政收入难以维系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清入关后,就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财政制度,各地的赋税由中央统一征收与划拨。
2023-10-21 08:05:00
...末越来越多的直接索赔和逼迫借款,全方位的掠夺清朝,清政府逐渐沦为列强搜刮中国财富的工具。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借钱不是好事儿吗?我平时贷款那么难,有人借钱给我求之不得,为什么说是
2024-03-23 17:10:00
...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和恩人曾国藩,后来被清政府重用,与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也是著名的洋务运动创始人,经常往来于英国、德国,采购先进军火
2023-03-06 2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