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让更多失能老人享受病床前的“温暖”
□ 本报记者 刘春雨文/摄 通讯员 尚浩
时间久了,护理员与入户服务的老人亲如一家。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近2.1亿,其中2/3的人多病共存,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治病到健康的转变,对卫生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7月,作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个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市,承德开始推行“长护险”政策,有效地帮助失能老人提高生命质量,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及事务性负担。运行以来,长护险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可喜的变化?记者日前对市内的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和长护险参保人员家庭进行了深入探访。
“护理员”上门来了
4月7日下午,在头道牌楼双兴小区的一间卧室窗台上,一支粉色的玫瑰迎春绽放,为这间散发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的房间增加了许多温暖生动。窗边,身穿工作服的护理员湛玉凤俯下身,给躺在病床上、年近九旬的偏瘫老人杨秀芳(化名)按摩身体。“大娘,下周五我再来给您洗澡哦。”“哦。”老人声音含混,微微湿润的眼角,流露着感激和欣喜。
6年前,杨秀芳老人突发脑梗,左侧肢体偏瘫,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家里有了‘失能老人’,对家人来说,意味着沉重的医疗费和心理负担。直到3年前,享受到了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后,才让我们真正松了一口气。”女儿孙敏(化名)告诉记者,“每个月的补贴从一开始的450元涨到现在的1200元,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护理员每周上门服务,细致耐心、手法专业,让老人更加舒适,也让整个家庭得到了许多慰藉。”孙敏说。
孙敏提到的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2016年6月,人社部出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河北承德是全国首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15个地区之一。
“老年幸福”是“幸福感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数。2017年7月,作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个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市,承德开始推行“长护险”政策,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定点评估机构评估符合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标准的,被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对象,有效地帮助失能老人提高生命质量,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及事务性负担。
截至2022年12月底,承德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参保人数达50.05万,基金累计支付4633.24万元。全市共确定定点护理服务机构41家,其中养老机构15家,医疗机构14家,家护服务机构12家,设立床位943张。符合条件享受待遇3305人,其中469人入住定点护理服务机构,2836人享受居家基础护理服务,同时享受居家补充护理服务302人。居家基础护理服务包结算定额为每人每月1200元,补充护理服务包为每人每月300元,并明确相应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保障对象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发生的护理费用按照服务机构等级不同每日补助60-80元不等,由经办机构与服务机构按月结算;由个体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由经办机构与服务人员按月结算。
被“照亮”的时光
4月9日下午,走进承德市糖尿病医院大门,一股中草药香弥漫在空气当中,写有药膳配方的张贴画挂在走廊上。病房里干净整洁,闻不到异味。在206病房,24小时陪护的护理员王秀英正在给一位插着鼻饲管的老人叩击后背。半个小时后,老人需要进食晚餐,按照医院要求,在每次餐食之前半小时,需要拍背200下。当日晚餐是加了药膳配方的老汤营养餐,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营养师会专门定制不同的餐食。为了方便照顾,护理员休息的床直接被安置在了老人旁边。
承德市糖尿病医院(承德市双滦区中和养老中心)是一家医养结合机构。这里的病人在治疗结束后,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经过定点评估机构评估通过,可直接转到长护床位,免去了转院的“折腾”,减轻了病人痛苦。
“要优生也要优逝,对于我们来说,服务只体现在一张病床之上。让每个失能老人有质量、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路,是我们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承德市糖尿病医院院长丁一告诉记者,目前全院病人100人,享受长护险的有38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到了2/3以上。24名专职护理员和病人的比例达到了1:2,部分老人享受一对一专护,护理费用在5000元到8000元不等。有的病人在享受“长护险”后,个人负担每月可减少2400元。
在承德,得益于推行的长护险政策,有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得到提升,承德本地的养老服务产业持续优化,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也在进一步拓宽。
2021年9月,承德市各承办机构统一组织了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个体服务人员20多批、4000多人次的护理培训,邀请医疗机构专业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包含生活护理、基本医疗护理、功能维护、风险防范等。
有着多年老年护理经验的湛玉凤加入福寿康护理服务公司,在接受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开始为享受长护险的居家失能老人提供每个月5次、每次一个小时的上门护理服务。“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能够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带去帮助,让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湛玉凤说。
用制度关爱更多人
“自从介入长护险,基本上每天我都要去失能老人家中或者机构走访。”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德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边伟告诉记者,他专门负责市区范围内的长护险入户稽核工作,确保享受待遇人员身体情况和生存情况真实,并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边伟的手中,有3张记录单:一张是每个护理员的上户时间安排明细以及居家护理服务核查记录表,他们需要按照时间定期走访,并对护理服务进行详细记录;一张是居家护理机构调查问卷,通过定期回访,及时记录家属对护理人员和机构等服务的意见建议;一张是享受机构护理人员核查记录表,上面记录着生命体征监测、床单是否清洁等多达13项内容,其中一项甚至细化到老人的手指和脚趾甲是否清洁等详细标准。
“为失能老人服务是一项非常考验细节的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确保让长护基金的作用真正发挥到位。”边伟说,通过电话回访或者上门走访等方式,承德市2021年长期护理保险各承办机构全年累计稽核2万多人次,确保享受待遇人员在院情况、护理质量、服务环境等方面服务到位。
承德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结算中心长期护理保险科科长尚浩表示,目前,承德护理服务机构的硬件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要提高,比如缺乏与社区街道结合紧密的中小型医养结合机构,难以实现为失能老人就近集中提供服务。“‘长护险’相对而言是一个新险种,我们也将根据群众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让更多有需求的市民享受到这项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