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周彩存:探索肺癌诊疗创新发展之路 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多更优选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0 11:2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些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药物的加速研发和临床应用,为临床诊疗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近日连线人民健康科普栏目,围绕肺癌防治、诊疗创新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远离肺癌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其中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都居于首位,防治形势严峻。谈及肺癌高发的原因,周彩存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烟民多,吸烟以及二手烟让更多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二是空气污染,包括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三是室内小环境污染,例如厨房油烟等;四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平均寿命变长,老年肺癌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其他原因包括职业暴露、慢性疾病等。

“肺癌防治以‘防’为先,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肺癌,其中最重要的是戒烟。”周彩存建议,对于肺癌高危群体,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体检中发现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周彩存向大家科普:“肺上有结节不等于肺癌。体检发现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建议大家不要害怕。磨玻璃结节只是影像学上一种客观的描述,不代表疾病本身或者预示着病情走向。一般不抽烟的人群,发现肺上有磨玻璃结节,一年随访一次就足够了。如果是抽烟或有家族史等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半年甚至三个月查一次。”

肺癌治疗手段创新中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治疗癌症的手段进步,早期肺癌患者提高了治愈可能性,中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所升高,癌症已逐渐向慢性病发展。周彩存介绍,目前,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靶向治疗就是找到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基因、癌变基因,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对致病位点精准施治,促使病变细胞死亡;免疫治疗则不同于传统治疗手段,它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帮助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从肿瘤细胞的‘蒙蔽’中恢复清醒,进而准确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也就是用体内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来杀死肿瘤。免疫治疗一种是细胞免疫治疗,比如DC细胞(树突状细胞)、TIL(周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以及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第二类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PD-1、PD-L1和CTL-4等。”周彩存表示。

中国临床研究从“弄潮”到“领潮”

医、研、企是推动肿瘤诊疗技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其中国内药企的肿瘤药物创新研发能力在厚积薄发中已进入快速上升期。

“我刚做医生的时候,中国专家基本没有临床研究,所有的临床研究都是国外的。那个时候,一个新药从国外上市再到国内上市,要相差十多年。因为缺乏原创性临床研究,在国际学术会议中也少有中国专家的声音。”在周彩存看来,中国专家能够走向世界,也得益于国内药企的进步。“以前我们只是参加全球临床研究,现在我们可以领导临床研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在将前沿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案带给国内患者的同时,更多的本土制药企业已将触角拓展至全球。周彩存提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本土药企布局全球,通过对外授权等方式,将优质的药物带给全球更多病患。中国新药研发实力正逐步得到海外市场认可,中国与世界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此外,周彩存还认为,国内药企的崛起也进一步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从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到本土药企的未来发展,他期待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能够不断创新,持续拓展研究方向,不断革新治疗方式,为中国乃至全球临床和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选择。

倡导全社会共同关爱肿瘤患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谈癌色变”,一些患者在得知罹患肿瘤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恐惧、绝望、迷茫等负面情绪。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和宣传的正向引导,癌症不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全程治疗过程中抱以悲观和被动的心态。在周彩存看来,医病也同样需要医心,有了良好的心理,才能积极配合治疗。他说:“患者患病心理压力巨大,作为医生我们除了缓解他们身体上的痛苦,还要不断宽慰他们,告诉病人得了肿瘤不可怕,现代医学能够延长生命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此外,周彩存还认为,对肿瘤患者的关爱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加入。肿瘤患者全程关爱的理念最先由国外提出,目前,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患者团体在开展各类患者关爱项目,值得推广。希望能有更多的团队和爱心人士加入,从疾病科普等多方面入手,让公众和患者正确认识癌症,“身心同治”才能科学抗癌,战胜疾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一龙:临床研究力量将为改变肺癌临床实践提供助力
...表示肺癌“慢病化”时代即将来临。“在肺癌诊疗的创新之路上,中国学者有力推动了肺癌研究的进展。”吴一龙说,相信来自中国的临床研究力量和创新药物,将为改变肺癌领域临床实践提供强大
2024-12-18 10:06:00
以科技之光照亮肺癌康复之路
——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四病区主任孟祥姣目前,全球癌症负担持续加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近2000万例,死亡人数超9
2025-08-26 17:30:00
医疗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助力癌症诊疗技术新发展
...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分享了鼻咽癌治疗的优化之路。他介绍说,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国家,确诊时患者多为局部晚期,且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该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满足
2024-12-17 20:53:00
...期间,武田中国发起“冲破EGFR ex20ins拯救者行动”,普及肺癌科普知识,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罕见靶点突变肺癌。与会专家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根据患者情况“因病施治、
2023-04-22 09:09:00
...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周彩存说,“这类患者的治疗之路一般都是比较曲折的,不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有非常迫切的临床需求。”针对这类少见靶点突变的治疗方案探索,周彩存表示,目前
2023-01-13 11:08:00
MRD检测应用价值被多方证实 吉因加行业技术引领
...张绪超教授在《肺癌MRD三部曲引领肺癌适应性治疗的创新之路》的演讲中表示,广东省人民医院与吉因加合作的肺癌MRD三部曲是国内首个贯穿早中期、局晚期、晚期肺癌全病程治疗的系列研
2024-10-18 10:08:00
【肿瘤诊疗 我们更专业】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放疗五科(姑息治疗科)主任李梁:以恒心为翼 托起生命的希望
...荣使命,同时也一点点丰富了临床经验。”李梁说,从医之路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有苦也有甜,有付出就有回报。李梁曾接诊的这样一位患者让他记忆深刻。一位左肺癌伴脑转移的患
2024-07-29 12:35:00
肺癌“慢病化”,需要更多力量来与癌症“掰手腕”
...从封闭的家庭环境中引导出来,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抗癌之路。
2023-08-23 07:16:00
34岁演员因肺癌去世 最新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提醒七类人群应定期筛查
近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青年相声演员李超6月18日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年仅34岁。李超曾担任央视春晚语言节目导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喜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
2023-06-27 18: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