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五源三导”构建本硕博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常聪聪 芦琳 姜锡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传承创新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因地制宜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育人特色,整合山东省16地市医教学研产资源,创建“五源三导”育人体系,“五源”即鲁源校地合作工程、医源贯通培养工程、杏源社会实践工程、田源学风建设工程和家源社区服务工程;“三导”是为每位学生配备思政、学业、临床三位导师。

2023年初,依据学校部署,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成立工作组,着手推行“五源三导”育人体系,努力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源三导”育人体系的核心在于“一中心三层次五方面”的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人才为中心,围绕本、硕、博三个层次,涵盖校地合作、临床实践、社会实践、学风建设和一站式服务五个方面。

学院依据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培养需求,于不同年级实行不同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一批“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医生,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本科重在专业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大一专业入门、大二理论认知、大三辩证明理、大四系统贯通、大五临床实践;硕士重在科研能力、发散思维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博士则注重交叉学科、国际交流和创新能力的塑造。同时三个层次之间通过“博带硕”“硕带本”“博带本”的形式,形成帮扶微社区,上下联动,薪火相传。

“鲁源校地合作工程”寓意扎根齐鲁,校地合作。结合“以鲁之源,育鲁之生,培鲁之医”的理念,建立一地市一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资源优势,同时走访16地市卫生医疗行政部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交流,不断挖掘省内医疗卫生资源,精准对接医教研学产方面的深度合作,送去毕业生相关信息,搭建起学校与地方的资源融合,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在推行“鲁源工程”的过程中,学院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结合地方医疗资源,开展“医源贯通培养工程”,寓意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围绕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理念,选聘近100家联合培养单位,为本科生在生源地配备“临床导师”,在各地市成立博硕流动站,指导在读硕博到流动站开展相关临床、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经过试点,成效明显。

同时,为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开展“杏源社会实践工程”,寓意虎守杏林,服务社会,实施“231”工作方案,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中医特色诊疗”义诊团2个团队,确立“进社区,进军区,进学区”3进对象,16地市每地市签约1个实践基地,寒暑假期同步开展夏令营、冬令营。2023年,累计服务山东省16地市52县区87个社区(农村),服务人群12536人次。

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行“田源学风建设工程”,寓意脚踏实地,茁壮成长,构建“学科—教研室—教师”三位一体的学术生态圈,树立“思学、会学、善学”的学习习惯;早引导、职业规划,早发现、及时预警,早干预、精准对接;在2023、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学院中医学专业同学获A、B赛道特等奖,获高校团体金奖及11枚个人单项金奖。

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启动“家源社区服务工程”,寓意家国情怀,精准服务,开展“一站式”社区服务建设。构建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确定党建服务、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生活服务为主体的6大服务板块,形成3+3实施路径,开通教学区、生活区、实践区三大功能区,实行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包干管理制度。通过“一站式”自我服务,实现“多维化”自我发展。

“五源工程”的实施,整合了院地资源,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环节,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为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学院承办“书记有约”校领导联系支部、班级活动,举办学生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岐黄学术活动及知识竞赛,学生日常志愿服务等,同时学院以学业成绩总控党员发展,以学分绩点进行推优评选和实习分配,真正做到有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临床见习与社会实践,学生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形成好学、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氛围。

为更有效地实施“五源工程”,中医学院将新师承制度——三导师制融入其中。与传统“师带徒”不同的是,依据专业特点,为每位学生配备思政、学业、临床三位导师,不断强化在思想引领、学研融合、临床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指导,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加入师承,实现院校教学和师承制的有机结合,使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特点。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学院涌现出不少优秀学子,有大三发表2篇SCI、9篇科技核心期刊的科研思维型学生,有熟读经典临证数千的学术型学生,有自学针灸独立应诊的临床型学生,还有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学院将继续凝聚力量,打造品牌,传承发展,勇于创新,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和中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第二课堂新领域、新思路,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创新提出中医药文化启智润心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丰富的育人属性,创新构建了“启、润”融合路径,以中医药文化“科技启智
2023-09-22 09:35:00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生思政教育路径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河北中医药大学师生展演自己策划编导的《走进红医——朱琏》红色话剧。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图河北中医药大学“红医铸魂”实践团进
2024-05-17 08:49:00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坚持立足特色,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着力构建中医药特色“三全育人”体系,培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
2024-05-30 10:24:00
产教融合重实践 特色办学育优才
...创新“十大育人”途径,实现“家、校、企、社”育人新格局。3 深化产教融合 突出特色办学深化医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融合是钦州市卫生学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及办学方
2023-12-30 07:07:00
...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形成了宣传、学工、研工、团委、教务、就业创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学院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德术并重的“1354
2023-10-16 09:55:00
...责人作了题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的报告介绍了荣成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经验。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荣成市创新实施德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构
2023-04-18 05:09:00
时珍学院:构建“四位一体”体系 培养“六有”应用型人才
...,时珍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3个,初步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构建起“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赵爽摄走进仅用1年时间建成的时珍学院新校区,校训“
2023-09-28 09:41:00
济南元素闪耀省教博会
...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位一体”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努力培养“信念坚定、内心充盈、品行良好、人格健全”的优秀泉城学子。 在“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展济南展区,一面展现济南
2023-07-27 11:46:00
贵州中医药大学:上好铸魂育人“关键课程”
...践大课堂结合,为全校思政课教育及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奠定基础。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尚炬在带领学生到乡村一线开展帮扶过程中发现,学生走出课堂去思考、去实践,感悟更
2024-03-20 08:31: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