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与市农科院合作建设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
新区农业发展搭上科技“快车”
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繁育基地里的西蓝花试验田。
台传媒记者林雅婷文/摄
走进位于台州湾新区的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成片的繁育基地里,色泽深绿、花球紧实的西蓝花生机盎然,拼凑成别样的绿色风景。
这里繁育的新品种西蓝花是西蓝花产业发展的“芯片”。近日,2023年浙江西蓝花新品种大会在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召开,来自各地的农业专家观摩全国西蓝花育种创新成果,交流生产推广经验,为西蓝花产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种业创新实现新跨越
“‘台绿630’、‘台绿350’等‘台绿’系列的西蓝花品种,拥有商品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是我们经过多年研发培育出来的优势品种。”看着科研基地里蓬勃生长的“台绿”系列西蓝花,市农科院西蓝花研究所的檀国印自豪地说,“近年来,‘台绿’系列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78万亩,其中省内市场占比超过20%。”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离不开现代农业园的推动。
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是由台州湾新区围绕“科技强农”与市农科院合作建设,项目占地约418亩、投资近2亿元。目前园内已建成薄膜温室2.2万平方米、农田设施150亩,已入驻西蓝花育繁推、甜樱桃科研、耐盐水稻选育等课题组,薯芋类种植资源圃、瓜菜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等平台运行效益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借助市农科院的学科和人才等优势,农创园统筹整合了农业科技资源,实现种业创新的跨越。“台绿”系列西蓝花全力助推西蓝花种子国产化,播种面积占国产化种子的50%以上;水稻育种跑出“加速度”,占据台州山地优质稻米生产用种最大份额;甜樱桃育种栽培技术不断突破,攻破甜樱桃南方种植“花儿不实”难题,实现南方甜樱桃产业零到一的跨越……
“我们正积极探索甜樱桃栽培促进落叶及打破休眠方法,筛选出适宜促早栽培的‘台樱1号’‘齐早’2个全省最早上市的甜樱桃品种,使甜樱桃可以在4月中旬成熟,填补浙江乃至南方地区超早熟甜樱桃双膜促早栽培技术空白,也为农户带来致富新途径。”市农科院办公室主任陈伟强介绍。
农业发展依托“双引擎”
科技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杠杆。台州湾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急需依托科技,向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转型。
农业要发展,土地资源是关键。“我们通过流转和整治,目前八塘九塘十塘围垦区已成形土地近3000亩,十一塘坝围垦区已成形土地6000亩,东部区块建成高标准农田1700亩,明年三月份完成收尾工作后可以交付给两家现代化农业企业进行春耕播种。”提起引导和规范土地向新型农业主体流转,新区农业水利局农业管理科负责人沈建敏如数家珍,“新区在这一方面还是具备优势,毕竟我们拥有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土地,在政策处理上比起集体土地简单得多,也更适合大刀阔斧地实行农业标准地改革。”
高素质农业人才也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区通过邀请市农科院的教授现场授课、科技特派员一线指导、农创客头脑风暴等途径,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除了依托市农科院和现代化农业企业的“科技引擎”,新区更依托三甲植保机械的产业优势以及台州湾新区的区域优势,发挥“机械引擎”作用,积极推进文信机电无人植保机、蒙花机械农业及园艺机械智能装备等项目早日投产,全面实施机械强农行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6:46:5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