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肉“长进”了眼睛里?医生带你了解翼状胬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0 07: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南宁爱尔眼科医院 尹瑰娜

“医生,我前两天照镜子时发现眼珠上多长了一块‘鱼肉’,不疼,但感觉磨眼、发红,快长到黑眼珠了,你快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白内障啊?”其实,这不是什么鱼肉,也不是白内障,而是翼状胬肉。据统计,我国翼状胬肉患者有2000万~5000万人。很多患者起初并不重视,甚至把翼状胬肉误认为是白内障,等肉“长熟了”才切除。殊不知,翼状胬肉长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视物模糊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翼状胬肉会引起视力下降

翼状胬肉是球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一种常见慢性眼病。黑眼球(角膜)旁的白膜即球结膜,通常是透明的,表面有少量血管。当球结膜出现异常纤维血管增生后,向角膜延伸生长出白色的膜(纤维丰富的球结膜)或者粉红色的膜(表面血管丰富的球结膜),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如翼状,故名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多发生在中年人群,是结膜突破角膜缘侵入透明角膜内。此病病因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考虑与紫外线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泪液作用、环境空气中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有关,与自身因素如营养不良、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等有关,遗传因素对翼状胬肉也有一定影响。翼状胬肉常高发于户外劳动者,如渔民、农民、电焊工人等人群。

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眼部充血、异物感等不适;翼状胬肉生长会引起角膜变性,导致散光,视力下降;如果胬肉生长到角膜中央区域,就像一层帘子挡住了光线,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如何区分翼状胬肉和白内障

翼状胬肉是眼表疾病,白内障是内眼疾病。白内障会影响视力,因为这类患者晶状体浑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而翼状胬肉是眼球表面的结膜组织变性,只有侵犯角膜组织时才会遮挡视野。

翼状胬肉和白内障病变的位置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同。一旦患者出现视物模糊,需到医院就诊,经过眼科检查确定是白内障还是翼状胬肉造成的。部分翼状胬肉的患者可能会同时伴有眼红、眼痛、异物感及流泪等症状,多数白内障患者不会伴有眼部不适,仅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因此可以从症状上大概判断究竟是翼状胬肉还是白内障。

翼状胬肉越早治疗越好

早期胬肉刚侵入角膜缘内,一般不需手术,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抗代谢类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翼状胬肉发展,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翼状胬肉生长速度很慢,多年没有变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旦胬肉渐渐长大,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角膜散光,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可以恢复正常。一旦翼状胬肉长大影响角膜中央瞳孔区,不仅会造成较大的角膜散光,手术后角膜上还会留下较大白色疤痕,影响视力恢复,造成永久的视力损伤。

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手术方式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该手术是在眼睛周围正常的组织上取一个结膜瓣,然后联合角膜缘的干细胞,将其移植到病变的区域,再进行缝合,角膜创面愈合快,供区结膜及角膜缘组织修复良好,并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取材容易,简单易行,不存在排斥反应,易于成活,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翼状胬肉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确有一定的复发率,但是按照标准手术操作流程和术后复查,复发率并不高。据国内研究报道其术后复发率为2%~10%,甚至更低。

胬肉术后复发的病因仍不明确,但大部分与个体差异、手术方式、术后炎症及术后护理不当等有关。例如,通常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最高,联合各种组织移植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患者术后依从性不同,胬肉复发率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担心翼状胬肉复发而拒绝手术大可不必。

需提醒的是,翼状胬肉会缓慢生长,胬肉越大,术后黑眼珠上留疤痕也就越大,如果累及“黑眼珠”中央的光学区则可能会对视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术后为减少胬肉复发,需定期门诊复查,按照医生建议使用相应的眼用药物。总结起来,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眼部卫生,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2.加强个人防护,户外活动、作业时应戴防尘及防紫外线的眼镜;3.正确用眼,避免用眼疲劳,注意睡眠充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眼珠上的“小翅膀”——翼状胬肉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眼珠上的“小翅膀”——翼状胬肉□覃蓓(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在眼科门诊,经常听到有病人说:“医生医生,我眼睛里长了一块白色的肉,还经常眼睛红!”听上去很可怕
2023-09-30 11:53:00
...周先生(化姓),“白眼仁”上如爬山虎般长满了“翼状胬肉”。医生询问其病史了解到,导致诱发翼状胬肉的病因竟跟他的爱好有关。10月31日,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院长、角膜及眼表科主
2023-11-01 10:35:00
烈日当空 别忘给眼睛做“防晒”
...,还会增加白内障风险以及产生干眼症、黄斑变性、翼状胬肉等眼底疾病。”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眼表与角膜病中心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介绍,近段时间以来,科室平均每天都
2023-07-17 07:15:00
翼状胬肉您了解多少?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翼状胬肉是一种由结膜组织的增殖性病变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和纤微血管组织呈翼状侵犯到角膜浅层。它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在长时间的接触到烟尘、
2023-10-12 01:12:00
眼睛也要防晒 长期暴晒当心白内障提前发生
...。”经过陈志强仔细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得了“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结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眼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通常认为是因外界刺激导致睑裂部球结膜和角膜上慢性纤
2024-06-11 05:15:00
兰州爱尔眼科邢华平主任:常见眼表疾病角膜炎和结膜炎的区别
...向角膜方向侵入,呈三角形。这种情况一般是出现了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的患者在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因此常常被人忽略,直到胬肉伸展到角膜时,可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为胬
2024-01-30 12:51:00
科学佩戴太阳镜
...进入人眼后,会对眼睛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引起翼状胬肉、角膜炎、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眼部疾病。翼状胬肉 紫外线辐射是导致翼状胬肉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较多的日光照射,可引
2023-07-13 03:54:00
...斑变性。这些常见的老年人眼部疾病,该如何区别?翼状胬肉是咋回事?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眼科专家。黑眼珠不圆了?当心是眼睛上长块“肉”“从网友‘空’发布的照片来看,很有可能长
2023-02-01 09:30:00
...之外,长期紫外线暴露是黄斑变性的重要风险因素。翼状胬肉翼状胬(nǔ)肉,可能有朋友第一次听这个病,但有这个问题的人其实不少,中国15—84岁总体患病率约为9.9%,60岁以上
2025-07-25 08:0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