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南海时评: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2 11:39:00 来源:南海网

白墙黛瓦间“见人、见物、见生活”,“数字生命档案”正赋予古城“永生”;古老非遗穿越千年走近年轻人,技艺展演、制作课程等让文化体验感“拉满”;当文化浸润经济,一批新业态为新春新市添了把“火”。(新华社)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文保热”升温、“文创风”盛起,如何紧密衔接中华文化“激活之法”与“功能注入”,各地正在生动活泼地实践、探索。在2023年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如今,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之下,越来越多的古代建筑上了云端,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从北京开发“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到浙江省德清县96处古建筑群建立“数字身份档案”,再到湖南上线150多个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借力数字发展,激活古村生命力,让越来越多人通过云端近距离了解这些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村庄。科技和文化的巧妙融合,让中华文化活力四射,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展现出了时代的风采。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从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许多人健身的一种乐趣;到油纸伞、书签、折扇等文创产品,逐渐成为“90后”“00后”追捧的新宠,成为当下的“潮流”,这也正是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在热门社交软件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该平台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特色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具体展示,也构成了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透过这些非遗,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让文物“活”过来、文化“潮”起来,有助于增进全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体认,为时代提供精神滋养。忆古思今,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源流的探寻与思考,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将引领我们认识过去、把握今天、面向未来。(章松佳)责任编辑:杨彦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奇妙游》等,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优秀的文化,离不开我们的传承。《龙须沟》《雷雨》《茶馆》《正红旗
2023-09-15 12:56:00
日前,为期5天的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7月31日在山东济南落幕,各项数据再创新高,全国各地1700多家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参展,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共展出各类出版物76万余种
2023-08-02 12:06:00
...为主题,致力搭建非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非遗事业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关于非遗文化的各类节目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从
2023-10-12 12:18:00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一件件曾经深藏于展柜中的文物,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文化偶像”。在甘肃省博物馆,以铜奔马为原型设计的毛绒玩偶“马踏飞燕”于2022年一推出就受
2025-03-20 10:17:00
...矛盾、新挑战,党员干部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初心,迎难而上、站稳脚跟,把人民群众对
2023-06-08 14:25:00
...世界大河文明论坛,进一步传承弘扬了黄河文化,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了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此外,在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在三千多
2024-11-11 15:39:00
...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是重要支撑。中共中央
2024-10-29 10:12:00
...合,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合理利用,从而使传统技艺重焕光彩。利用“博物馆与人”互动的形式,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就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潜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非遗”更好
2023-06-05 16:22:00
...州大地的一座座古建筑,经历岁月的风霜,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它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
2024-06-11 15: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