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多彩时评: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现新姿、绽放新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1 15:26: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向秋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7项,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均居世界首位,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在保护传承利用中展现新姿,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延续下去。

展现保护新作为。从北京故宫到山西平遥古城,从承德避暑山庄到安徽古村落,随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加强,遍布神州大地的一座座古建筑,经历岁月的风霜,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它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保护第一,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健全管理制度、健全保护机制,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监管。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前、中、后期的调研、监测与评估工作,实施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自然遗产是地球上独特和珍贵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和重要性。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焕发传承新气象。文化和自然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要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仅将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提供精神动力。要坚持传承优先,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赓续红色血脉,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要传承文明根脉,持续强化博物馆纪念馆教育研究功能,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出更多展览展陈和文化文物精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每个人都要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历史记忆历久弥新。

拓展利用新途径。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基于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以及藏经洞文献制作合成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首次向全球开放……惠及群众、服务人民,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目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只有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用起来”,融入网络传播“火起来”,融入文化时尚“潮起来”。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通过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欣赏艺术、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赋能,积极融入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更好地读懂、理解、热爱文化遗产。以“历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电商”“历史文化+学研”等为载体,提升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知度和传播度,拓宽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阔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时代新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向秋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吴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的起点,“北京中轴线”必将在进一步保护中焕发时代新韵,更好助力历史文化传承。(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编辑:梁异】
2024-07-27 22:46:00
...以短视频、直播、影视等多渠道宣传,邀约大家共赏国风新韵,共享不一样的冰雪玩法。冰雪经济“新”潮涌动,年轻人成主角。“国风热”在青年群体破圈而出,在于唤醒了年轻人血脉中熟悉的文
2025-01-21 16:05:00
对话山海丨古“运”新韵 景美人和:因运河重塑京杭
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它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同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
2024-06-20 12:53:00
作者:江雪婷5月13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解锁这条铁路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力。桥隧织绿,于生态敏感
2025-05-19 16:38:00
...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古寨留韵焕新姿,绘就文旅新画卷。如今,纳孔村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00余万元。作为乡村旅游、文化传承和古村落保护协同发
2024-11-12 06:10:00
作者:李金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其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就显著,但也
2023-10-09 15:38:00
...题研究,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时代新韵。2023年,“中华文明探源”与“考古中国”重大工程成果丰硕,11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面启动,彩陶坡遗址累计勘探面积7
2024-03-25 04:41:00
厚德时评丨珍视黄河水利遗产,让其服务当下造福人民
大众网评论员 马宝涛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了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全国共有20处入选,其中德州境内齐河南坦险工在列。黄河水利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2025-03-24 16:53:00
“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暨第五届“吉林非遗节”7日晚间在长春文庙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非遗节目、非遗项目吸引大量民众前来参观打卡,让仲夏之夜充满快乐的氛围。本届吉林非遗节为期5天,
2023-07-11 14: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9月5日~8日,福州茶界盛会如期举办,一起跟着镜头云端逛展“寻宝”。
2025-09-06 13:45:00
菏泽市立医院以全院血糖管理一体化智慧化,筑牢血糖健康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我们始终秉持‘患者不动医护动’的服务理念,让患者在本科室就能享受到从血糖管理到治疗的全流程服务
2025-09-06 14:01:00
为助力公众提升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建行菏泽定陶支行创新服务场景,与星悦城购物广场、大富年超市携手打造金融知识宣传角
2025-09-06 14:03:00
东明公安:联调联处显成效,十五年邻里纷争终化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张瑛君近年来,东明县公安局长兴派出所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身边的操心事
2025-09-06 14:04:00
9月5日,“‘海’纳百川‘沪’动三晋”上海文旅推介会在我市举行。上海市文旅局携部分区文旅主管部门及知名景点企业和重点旅行社
2025-09-06 06:59:00
9月5日,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办公室公布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第二次季度调整项目名单。我市5个项目增补进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
2025-09-06 06:59:00
按照全市工地、道路、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连日来,太原城管部门从严治“尘”,助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守护整洁宜居的城市家园
2025-09-06 07:00:00
9月5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陕西省科协AI科普官“秦小普”、“探秘创新源共筑未来梦”全省高校企业科普场馆开放信息
2025-09-06 07:25:00
为进一步整合公交资源配置,优化公交线网布局,9月7日起,S7路、77路公交车线路调整。调整后的S7路公交车原线运行至长风东街东中环后
2025-09-06 07:30:00
2025年中国皮划艇巡回赛暨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在保定举行。选手们挥桨逐浪,在易水湖上展开激烈角逐。摄制丨万旭、许佳奇、戎晓杰
2025-09-06 07:47:00
摄制/彭文君 苏畅 朱泊宇 白中豪 王思宁9月5日,吴桥杂技家协会原主席杨兴明在张家班杂技小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吴桥正大力推广“杂技小院”模式,让游客能欣赏原汁原味的民间杂技、沉浸
2025-09-06 07:49:00
恩施市白果乡油竹坪教学点,一场仅有3名学生、1位老师的开学仪式,在山坳间升起的国旗下拉开新学年序幕。这所“微小学”虽规模小巧
2025-09-05 19:46:00
国内首个PT6A发动机指定大修厂落户芜湖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办。大皖新闻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来自芜湖市湾沚区航空产业园的企业华夏云天发动机维修公司
2025-09-05 20:01:00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记者从蚌埠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公告获悉,当地市区一处路段半幅封闭施工。公告显示,因蚌埠市城区道路提升改造(二期)胜利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
2025-09-05 20:04:00
大皖新闻讯 针对电梯安全问题,阜阳开出《阜阳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的首张罚单。“我们在巡查中发现了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2025-09-05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