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多彩时评: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现新姿、绽放新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1 15:26: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向秋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7项,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均居世界首位,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在保护传承利用中展现新姿,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延续下去。

展现保护新作为。从北京故宫到山西平遥古城,从承德避暑山庄到安徽古村落,随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加强,遍布神州大地的一座座古建筑,经历岁月的风霜,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它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保护第一,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健全管理制度、健全保护机制,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监管。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前、中、后期的调研、监测与评估工作,实施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自然遗产是地球上独特和珍贵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和重要性。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焕发传承新气象。文化和自然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要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仅将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提供精神动力。要坚持传承优先,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赓续红色血脉,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要传承文明根脉,持续强化博物馆纪念馆教育研究功能,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出更多展览展陈和文化文物精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每个人都要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历史记忆历久弥新。

拓展利用新途径。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基于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以及藏经洞文献制作合成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首次向全球开放……惠及群众、服务人民,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目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只有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用起来”,融入网络传播“火起来”,融入文化时尚“潮起来”。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通过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欣赏艺术、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赋能,积极融入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更好地读懂、理解、热爱文化遗产。以“历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电商”“历史文化+学研”等为载体,提升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知度和传播度,拓宽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阔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时代新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向秋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吴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的起点,“北京中轴线”必将在进一步保护中焕发时代新韵,更好助力历史文化传承。(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编辑:梁异】
2024-07-27 22:46:00
...以短视频、直播、影视等多渠道宣传,邀约大家共赏国风新韵,共享不一样的冰雪玩法。冰雪经济“新”潮涌动,年轻人成主角。“国风热”在青年群体破圈而出,在于唤醒了年轻人血脉中熟悉的文
2025-01-21 16:05:00
对话山海丨古“运”新韵 景美人和:因运河重塑京杭
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它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同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
2024-06-20 12:53:00
作者:江雪婷5月13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解锁这条铁路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力。桥隧织绿,于生态敏感
2025-05-19 16:38:00
...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古寨留韵焕新姿,绘就文旅新画卷。如今,纳孔村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00余万元。作为乡村旅游、文化传承和古村落保护协同发
2024-11-12 06:10:00
作者:李金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其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就显著,但也
2023-10-09 15:38:00
厚德时评丨珍视黄河水利遗产,让其服务当下造福人民
大众网评论员 马宝涛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了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全国共有20处入选,其中德州境内齐河南坦险工在列。黄河水利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2025-03-24 16:53:00
...题研究,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时代新韵。2023年,“中华文明探源”与“考古中国”重大工程成果丰硕,11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面启动,彩陶坡遗址累计勘探面积7
2024-03-25 04:41:00
“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暨第五届“吉林非遗节”7日晚间在长春文庙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非遗节目、非遗项目吸引大量民众前来参观打卡,让仲夏之夜充满快乐的氛围。本届吉林非遗节为期5天,
2023-07-11 14: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