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1日电 题:来中国“赶大集”的蒙古国商贩:“太喜欢这里!”
作者 张玮 崔博群 奥蓝
9月6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下称中蒙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为期5天的博览会签约项目超过200个,协议签约金额3853.38亿元;主展区接待客商、游客约75万人次,现场采购交易额约2.5亿元。
本届博览会上,35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企业精彩亮相,来自蒙古国的商贩们更是纷纷表达对中国的喜爱之情。
图为蒙古国商家的产品备受关注。刘文华 摄
巴图是蒙古国旅游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他见证了中蒙博览会的成长,“最大的感触是,这一届展会的场馆更加宽敞漂亮。”
巴图曾在内蒙古留学,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半个呼市(呼和浩特)人。”
“即便我如此自信,也赶不上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这次回来,我竟然迷路了。”巴图笑着说,“但是也能明显感觉出两国人民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了,很多蒙古国的商家都学着用汉语与客人交流,而内蒙古的顾客也会顾及我们偶尔忘词,用蒙语与我们沟通。”
自从博览会开幕,主展区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便日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家熟练地比着手势,用手机、计算器议价,随着一声声电子入账提醒,一桩桩交易迅速完成。
虽然博览会已经闭幕,但蒙古国展商敖努勒巴特尔·道格同却多留了几天,想要逛一逛呼和浩特这座城市。“我是第一次来,可我很喜欢这里。”
中国人的热情是博览会留给敖努勒巴特尔·道格同最深的体会,当然他此次带来的羊绒制品销量也很可观,“帽子和衣服最受欢迎。下次我还来。”
图为蒙古国的羊绒制品吸睛。刘文华 摄
本届博览会期间举办了首届内蒙古名小吃美食文化周,丰富的美食文化击中了所有人的味蕾。
蒙古国画家朝伦巴图忙碌之余去“美食街”逛了逛,便结交了新朋友,“我认识了一位做饺子和包子很美味的朋友,我们约定,明年我带着孩子来找他品尝中国美食。”
中蒙博览会是面向全球的国际经贸人文合作交流平台,是中蒙两国同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销售传统服饰的蒙古国展商乌仁其其格说,“于我而言,我希望更多人通过服饰了解蒙古国的文化,进而增进蒙中两国的彼此了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