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拖N”扩容重症救治能力,硬核守护危重患者安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5 22:1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第七医院了解到,市七医院高度整合医疗资源,畅通就医渠道,全院上下所有科室经线上线下重症培训后全力参与新冠救治工作。

火线屏障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一拖N”扩容重症救治能力,硬核守护危重患者安危

中南二路急救站接到急救电话前往救援。

“别担心,找到床位了!”市七医院急诊科医生贺骞对患者轻声说道。12月17日晚10时,贺骞在武汉市急救中心中南二路站值班时,接到一名重症新冠感染患者的急救电话后,立刻赶往患者家中,此时患者已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情况不容乐观。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贺骞一边及时对症治疗,纠正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边联系附近有床位的医院。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患者最终收治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12月,我转战到了体检中心,体检中心这边有所缓和以后,我又回到急救中心工作。”市七医院急诊科医生贺骞告诉记者:“作为医生,这时候没有专科之分,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一拖N”扩容重症救治能力,硬核守护患者安危

“一拖N”扩容重症救治能力,硬核守护危重患者安危

市七医院ICU医护观测患者病情。

“6床氧合指数下降,1床呼吸频率增快,9床血氧变差!”12月13日,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医学科三名患者同时出现险情,值班医生与护士熊芳迅速参与急救,挽救患者生命,医护团队采取各种诊疗措施,终于将患者生命体征又拉回到了安全范围内。

据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阮秀芬介绍,12月初以来,科室感染新冠病毒医护人员较多,但重症医学科作为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家顶着巨大工作压力,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阮秀芬说:“护士熊芳主动加班,缓解同事压力,利用休息时间把护士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成笔记,在熊芳的带教下,护士们成长得都很快。”

据了解,武汉市第七医院ICU实行“一拖N”分片负责制,整个病区分为七组,每一组由一名资深医师全面进行救治指导,大大增强了ICU的重症救治能力,硬核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肝病团队奔跑救援,持续守护患者生命通道

“患者氧合不好,需要高流量吸氧,但患者表现得很消极。”12月22日,一名90岁高龄的婆婆因“高血压合并新冠感染重症”收治到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患有基础疾病,需要立即干预处理,但患者的消极态度又加大了治疗难度。

肝病科室医生李薇接到消息后,立刻从其他病区赶到了病人床前,耐心为患者做心理疏导,轻声安抚宽慰,并立即给予患者呼吸支持等一系列对症处理,将生命体征拉回到了安全范围内。

“我们不仅要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也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大部分重症的老人内心比较恐惧,更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和负责。”李薇告诉记者,这是作为医生的责任与义务。

“那时病人多,每天早上8时查房,医生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交流,部署下一步的治疗,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查完房就到中午了。科室六个病区,经常能看到医生奔跑在各个病房的身影。”李薇说,“医疗救治分秒必争,我们的目标就是全方面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长江日报实习生杨浩 记者刘越 通讯员贺琼 杨文佳)

【编辑:赵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坚守医者使命 不负生命之托
...救治第一梯队副队长、隔离病房的“楼长”,她不惧个人安危,带领同事们冲锋一线,全力救治患者。她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贯彻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理念,早发现早干预,阻止了数例新冠病毒感
2023-02-16 08:58:00
“终极救援”系列报道②|ECMO“一站式”无缝救援为患者抢时间
...赶赴现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每一分钟都关乎到生命安危。“我看到患者的各项数据了,可考虑分布性休克,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从接到救援电话的那一刻,远程救援工作就已经全面
2024-07-10 13:24:00
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功抢救5名车祸重伤患者
...示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工作者对社会、对百姓生命安危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医者仁心。医院将继续不断完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通过多学科协作,大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
2024-04-15 17:00:00
...日上午许女士左上腹疼痛持续加剧,全家人担心腹中胎儿安危,来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急查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诊断为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产科会诊后急诊收治,科主任尹
2023-01-31 11:24:00
...讨论起了病例,过年过节,他最放心不下的仍然是患者的安危。ICU病房内,紧张而又忙碌,医护人员匆匆的脚步声和各种监测仪器发出的蜂鸣音交织在一起。在这里,他们在和死神赛跑。腊月二
2023-01-23 06:17:00
众多医学专家齐聚淄博,为了这件大事
...的重要体现,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打造一个及时快速诊断、规范治疗、科学康复于一体的胸痛中心,对于提高淄博市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
2024-05-27 07:56:00
...房工作,还要承担发热门诊的接诊任务。他牵挂着患者的安危,每天坚持两次进入隔离病房察看患者病情变化,与患者沟通聊天,根据患者需求及时为他们调整饮食,帮助他们树立治疗信心。为了节
2024-01-28 01:58:00
产科医生急速救援保母女平安!绿色通道护航患者生命健康
...断接诊,急诊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直坚守一线守护患者安危,“我能行,还能顶得住”这样的话语经常能在同事交流中听见。发热门诊负责人陈艳介绍:“特殊时期,各个科室都守望相助,去年1
2023-01-06 18:12:00
广西护士夫妻“医”路同行 成患者“最亲近的家人”
...,夫妻二人相互理解鼓励,在各自岗位上守护病人的生命安危。2013年,作为同班同学的两人,如愿应聘来到柳城县人民医院工作。与来自广西融水的丈夫相比,来自广西玉林的周惠珊在饮食和
2024-05-13 16: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不办升学宴改种银杏树 黄飘有片“状元林”
8月9日,黔东南州黄平县黄飘村第二届“状元文化节”如期举行,19名今年高考上线的学子身披红绸,在一片“状元林”前接过荣誉证书
2025-08-23 13:34:00
爱满西安路:用温暖打破偏见壁垒
在社会的角落里,特殊困难人群常常因身体残缺、疾病标签或生活困境,遭遇无形的歧视与隔阂。这些偏见像一道墙,将他们与正常生活隔离开来
2025-08-23 13:04:00
中奖名单来啦!双休日就要去农博园逛逛逛!
当双休日又一次“撞见”农博会朋友们是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带上大口袋和5G的胃咱们去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转一转这不巧了吉刻新闻与长春农博园联手推出的有奖竞猜第三期活动中奖结果公布啦
2025-08-23 09:32:00
8月22日,从市房产管理局获悉,太原房产“超市”即日起上线,为购房者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房源检索平台,让“好房子”一键直达
2025-08-23 07:20:00
华商网讯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8月22日发布关于天门山索道故障的情况说明:8月21日16:10,天门山索道线路1号段(市区至中站)控制系统电子部件突发故障
2025-08-23 07:25:00
网购商品真伪难辨、质量参差不齐,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启动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2025-08-23 05:16:00
十年扎根基层,从青涩学子成长为技术尖兵;十年精益求精,以匠人之心守护产品质量。他就是青州卷烟厂制丝车间切丝机操作工司维鹏
2025-08-22 16:58:00
凡人歌丨手机号码成健康热线,他打造全国首家乡村胸痛救治单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朱天麒在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有一位深受村民爱戴的乡村医生,他叫于浩峰,从医多年的他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信念
2025-08-22 17:02:00
日照经开区这支“兵哥”雷锋队:化解纠纷服务居民显担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在日照经开区大连路社区,“兵哥”雷锋队已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这支由社区民警王存生牵头、37名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
2025-08-22 17:02:00
赣州蓉江新区:社区古诗词大会火热上演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邱蛟龙、刘平生)近日,在赣州蓉江新区阳光·和谐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诗韵和谐情满家园”古诗词大会正火热进行
2025-08-22 17:06:00
“经纬”密密缝,匠心簇簇新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上网拦,下网拦,中间坐个女儿官。脚一踩,手一扳,惊得鲤鱼来回窜。”这首古老的商河民谣,曾回响于家家户户的织机旁
2025-08-22 17:08:00
【天眼问政】遵义这里停车39分钟收费10元!相关部门:已现场责令整改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收到外地游客刘先生反映,称高铁遵义站进站广场上的友通停车场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上月其在此地停车共计39分钟
2025-08-22 17:16:00
【天眼调查·追踪】绿化带“硬化”、排水沟外移 毕节一小区居民:公共区域成“私家领地”?
2025年7月19日,“天眼问政”栏目就毕节市拓海学府新城小区房屋开裂、楼顶加盖、车库漏水等问题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25-08-22 17:17:00
国内首例!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完成幼儿肋间单一切口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鲁网8月22日讯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在小儿心律失常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泮思林教授、陈瑞教授、李自普教授联手为一名2岁3月龄
2025-08-22 17:37:00
命悬一线!萍乡市人民医院让七旬老人停摆心脏 “重开机”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朱银霞、叶鑫)“感觉一只脚都踏进鬼门关了,多亏你们动作快,没有放弃我。”近日,家住萍乡芦溪县的杨老在家人的陪同下
2025-08-22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