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褚遂良散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15:54:00 来源:精彩生活

褚遂良公元596年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河南禹州,褚家祖上世代士族。

父亲褚亮当过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诗人,褚亮早年受到“南陈朝”仆射、一代文宗徐陵、以及陈后主陈叔宝赏识,隋灭陈后,褚亮当了隋朝的东宫学士,与隋朝重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交好,后因受杨玄感谋反隋炀帝杨广事件牵连被贬青海。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公元617年,褚亮就任“西秦国”黄门侍郎,“西秦国”是隋末西北地区由鲜卑人建立的一个短暂的政权,时间只维持了一年半。唐朝李世民灭掉“西秦国”后,褚亮转岗到唐朝担任铠曹参军,相当于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参谋,这个时候褚亮的儿子褚遂良已经22岁,也跟随父亲一起转岗。

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后,褚遂良逐渐升职担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行动和国家大事。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褚遂良为什么能得到这个重要的职位?主要原因是他文笔好、书法好,加上由魏徵推荐。

李世民曾对魏徵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和我讨论书法了。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義之的精髓。李世民就把褚遂良召到身边当侍书,这时褚遂良已40岁。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字,派人到处收集,收来的字有真有假,怎样才能保真?褚遂良说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详细讲述了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源流出处,李世民听后非常欣赏,从这件事可知褚遂良对王羲之有很深的研究。

褚遂良散记

禇遂良《大字阴符经》

李世民刚继位时,许多年幼的皇子都担任都督、刺史,褚遂良看到这种情况,就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意见,他说刺史郡守都是人民仰赖的官员,遇到一个好官是人民的福祉,遇到不好的人民则会劳苦受罪,皇子们年幼没有理政经验和施政能力,不如把他们召回进城,让他们多读书多长见识真正成材,然后挑选优秀者再外派。

贞观三年,西域薛延陀首领派使者来求婚,李世民收了财物聘礼,答应了婚事,不久又反悔。褚遂良立即上疏,大意是国家的根本是诚信,薛延陀是你赐玺书旗鼓承认他们的,人家来求婚你也答应了,他们在到处宣扬这事,你现在又想悔婚,这样会破坏国家的声誉,过去周文王说,诚信是国家的珍宝、百姓的依靠,陛下若是失信,天下还有人会相信我们吗?

贞观十七年的某天,李世民问褚遂良:舜造漆器,禹雕刻切肉的砧板,当时为什么有许多人苦谏?褚遂良回答:漆器和玉器都非常费时费工,会妨碍农业生产,国家一旦追求奢侈和浪费,危亡就渐渐近了,漆器不禁止,必定会出现金器,金器不禁止,必定会追求玉器,如果一开始就不劝阻,发展到极端就不可能劝住。李世民认为说的有道理,就说:作为人君不忧虑人民而骄奢淫侈,国家危亡就不远了。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临摹《兰亭序》局部

褚遂良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臣,也是一个为唐王朝、为李世民开疆拓土、巩固边防,提出过许多好建议的良臣,他的很多建议都被李世民采纳,一度时间他参与总揽朝政,参与了立谁为太子的大事。

贞观二十三年,褚遂良53岁,李世民病危,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李勣进入卧室,李世民对他们说:你们的功劳我都记在心里,过去汉武帝委托霍光、刘备委托诸葛亮,现在我把一切后事委托给你们,你们必须竭力辅助太子,永保宗庙社稷。李世民又回过头对太子说:有无忌、遂良在,国家的事你不必担心。

于是,命褚遂良草拟诏书,李世民去世后,太子李治继位成为唐高宗。褚遂良在这时达到了事业的顶峰,是托孤辅臣,唐高宗继位后又封褚遂良河南县公爵位,后人因此而称他“褚河南”。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临摹王羲之《长风帖》

褚遂良一生有高光时刻,也有昏暗之时,公元655年已经做了五年皇帝的李治,把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人召进皇宫,商议废黜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情,唐高宗李治希望他们能同意,没想到褚遂良拼死反对。

之前,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曾专门带着金宝缯绵到长孙无忌的家里,而且还提出把长孙无忌小妾生的三个没有官职的儿子,聘任为朝散大夫,想让他带头同意这事,但长孙无忌却装傻。后来,武则天的妈妈以及礼部尚书许敬宗都多次上门劝说,但长孙无忌依然正色拒绝。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行书《潭府帖》

在皇宫里,褚遂良说:王皇后出生名家,先帝在时所娶,服侍先帝没有失过妇德,先帝曾拉着陛下的手对我说:我好儿好妇,现在都托付给你,这些话陛下是亲耳听到的,王皇后没有过失,不能废黜,愚臣之所以不顾性命触犯圣上,是为了不辜负先帝的厚恩,我今天不能曲从。

褚遂良越说越激动,直接把上朝的手板放在台阶上,对着唐高宗李治说:还陛下这个手板。随后,又多次解下头巾叩头流血,唐高宗李治大怒,让卫士把褚遂良拖了下去。这时,长孙无忌也卖着老资格说:遂良是先帝遗诏的顾命大臣,不能施加刑法。

唐高宗李治见这阵势,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这一切都被躲在屏风后面的武则天听见。第二天,唐高宗李治对李勣说:册封皇后之事,遂良固执不肯顺从,他是顾命大臣,事情不行就暂停吧。李勣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适宜问外人。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行书《家侄帖》

褚遂良散记

禇遂良楷书《司马迁妾随清娱墓志》

武则天当了皇后,很快便把褚遂良赶出了朝廷,降任长沙都督,两年后又调到桂林,晚年的褚遂良被一贬再贬,只至贬到爱州(今越南清化)。

褚遂良在绝望之中,写信给唐高宗,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太宗、高宗效劳,是最支持李治当太子的人,信发出后,没有任何回音。公元658年,褚遂良在爱州去世,褚遂良死后,武则天依然没有放过他,削掉他的官爵,又把他的家人流放到爱州,他的两个儿子褚彦甫、褚彦冲在爱州先后被杀。

唐高宗和武则天死后,都有遗诏恢复他家人待遇,但褚遂良仍然埋在爱州,直到二百年多后的唐懿宗时,才找到他的后裔,同意让褚遂良回河南禹州重新安葬。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褚遂良散记

褚遂良临摹王羲之小楷《乐毅论》

从今天的角度看,褚遂良对于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他的楷书艺术。

他在书法上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年轻时期擅长隶书,当时的楷书主要分南北两派,北派以鲜卑人为主创造的魏碑,南派则以王羲之这一脉为代表,褚遂良对楷书的贡献是他在继承了汉隶的基础上,将南北两派——北方的遒劲刚强和南方清朗秀劲融会贯通,自创了清雅秀丽、刚柔并济的“褚体”,成为了当时楷书的“天下师”,即使在他被贬的时候,人们依然不改学习“褚体”的热情。

褚遂良的楷书,是开启“唐楷”之门的钥匙,“唐楷”的出现和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时南北文化相融合的代表,是当时多个民族在文化审美上达成统一共识的结晶。当然,“唐楷”在唐代能达到巅峰,也有重要的推手,这推手就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开始规范文字,推行楷书,规定所有的官文必须使用楷书,科举考试必须楷书答卷。“唐楷”的地位奠定之后,楷书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流文字,一直延续至今。

褚遂良散记

张震读书乐

*作者:张震,独立文人画画家,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喜欢独立思考、写作、画画,避热闹,轻粉华,忌悖德,不向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静地与纸笔交朋友,南山种豆,东篱采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褚遂良在李世民死后的新朝中的地位和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皇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李治继位时还不到22岁,这个年龄来执掌大唐还略显稚嫩,而且距离他当上皇太子也才不过六年时间,并没有
2023-05-09 10:27:00
武则天一生心狠手辣,临终前却对一人念念不忘,特意下诏为他平反
...意在晚年下诏为他平反?事件缘由: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彠有一个女儿,长的非常有女神范,举止还很端庄,于是就动了色心,把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女孩招进了宫,赐号\"武媚\
2025-04-27 13:56:00
权谋之斗:长孙无忌如何助武则天登顶皇后之位
为了避免误解,事先声明:标题说的李世民组成武则天称帝,指的是无意的,不是有意促成的。核心在于他信错了一个人,用错了一个人。李世民信错的人就是他的儿子,太子李治。他认为自己这个儿子
2024-02-07 17:17:00
李世民说谁飞鸟依人,他离不开
贞观年间,李世民对朝中大臣说:“平日里,你们经常对我提意见,指出我的缺失,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我也来指出你们的不足。”他说长孙无忌不会打仗,说高士廉不敢直谏,说到褚遂良时,这位天可
2024-10-16 13:02:00
李世民临终前留下两位大臣,却被武则天残害
...帝都会为后代子孙设计一个能让帝国万世长存的方案。在李世民晚年,有感于“女主昌”、“女武王者”的谶语,李世民不但杀了不少人,而且为了让李氏江山永固,他也特别为太子李治留下了两大
2023-05-04 10:37:00
...子的嫔妃一起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唐高宗李治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二人互相倾诉思念之情。当时的王皇后因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与萧淑妃明争暗斗,王
2024-06-02 08:37:00
...高官,隋末唐初,长孙无忌先支持李渊起兵反隋,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李世民,长孙无忌与其舅高士廉更是唐太宗的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不仅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2024-07-17 16:08:00
唐太宗留给李治制衡长孙无忌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祖说他是纯臣,他也确实是位纯臣。归唐之后,李勣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大败宋金刚、讨伐王世充、占领虎牢关、击擒窦建德、大败刘黑闼、打徐圆朗、攻辅公,灭东,突厥、平薛延陀、战高句丽
2024-06-19 18:54:00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有人出来反对?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承皇位,就是唐高宗。高宗李治这个皇帝当得不轻松,本来他的资质平平,和皇位毫无关系,如果不是太宗的嫡
2025-02-19 12: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