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即便是三伏天,不少“宝宝屋”预约量仍爆满。 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本报讯(记者苏展)昨天上午9点3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一小时前,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宝宝屋”进入降温准备工作:开空调、拉防晒隔热帘、给洗脸面巾“补货”……“宝宝屋”是玻璃房构造,阳光晒得窗框发烫。负责照看孩子的郑老师一通忙碌,想赶在9点开门前,把温度降到体感舒适的26℃。
为辖区内1至3岁幼儿提供临时集中照护的“宝宝屋”推行以来,颇受家长欢迎。即便是三伏天,不少“宝宝屋”预约量仍爆满。这也考验着“宝宝屋”工作者能否有更细致入微的考虑,让宝宝开心、家长安心。
阳光透过东边、南边的落地窗以及屋顶玻璃把仙霞“宝宝屋”照得透亮;视野开阔,宝宝们能看到紧邻的生境花园,但入伏后,玻璃房的困扰也显露出来:室温易飙升。好在整个玻璃面内侧都加装了防晒隔热帘,夏天全部拉上给“宝宝屋”降温,入冬后又可以拉开增加日照。
昨天不到10点,居民张阿姨就带着两岁的小外孙来“打卡”。虽然就住在隔壁的居民区,但宝宝走不快;不到10分钟的脚程,小外孙的白色小背心后背就有了明显的汗迹,“先把汗擦干,进空调间别着凉。”郑老师说,偶尔碰到从较远地方过来,大汗淋漓的宝宝,会建议家长用温热的吹风机吹干,防止寒湿入侵。
仙霞“宝宝屋”的运营方,童心托育园负责人殷文君说,“入伏后‘宝宝屋’一周开两次,综合家长需求和客观条件只开放上午,每次容纳15组家庭。前几天,有远道而来却没有预约的家长,大热天总不好把人拒之门外,所以每次预约都留下余量。”
“宝宝屋”是室内空间,看似受高温影响小。但照顾宝宝,事无巨细,总能找到提升空间。静安区江宁路街道,昌平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四楼给“宝宝屋”安上纱窗,防止蚊虫叮咬。
“宝宝屋”老师仇梦璇每天都会仔细查看青草膏以及幼儿专用驱蚊药水的余量。昨天一早,金姓双胞胎兄弟一到“宝宝屋”就开始挠小腿。原来在路上,兄弟俩被蚊虫咬出好几个包。仇梦璇拿出棉签蘸上青草膏为他们擦拭,兄弟俩的阿姨看在眼里,“仇老师很细致。她照顾,我放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