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4 16: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黔南州农科院

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李根兴

黔南州农科院于2019年8月成立,四年来,以打造“强农先锋·科技先行”党建品牌为抓手,积极整合资源、重构科研人才队伍、主动担当作为,牢牢把握“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开发办院”三个坚持,在全省争创一流科研强院,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种业振兴,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黔南州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初步构建、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创新利用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收集整理种质资源和材料累计达1万余份,建成综合种质资源储存室3个,水稻资源收集点1个,茶叶、果树、中药材种质资源圃5个,地方土著鱼驯养繁殖场各1个;依托粤黔协作,与广州市农科院共享科研种质达2万余份,为攻关农业“芯片”,为黔南种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技术为先,写好都匀毛尖“茶文章”。完善都匀毛尖茶标准体系,发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都匀毛尖茶产地环境条件》《都匀毛尖茶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等7项州级茶叶地方标准;横向制定《都匀白茶》《都匀白茶加工技术规程》《都匀红茶》等4项团体标准,深入各县市开展标准培训6场次;先后开展茶园提质增效技术及高标准茶园建设,示范茶园年产量增幅达15%以上,该技术在全州范围内示范推广2.6万亩,共为10家企业提升经济效益5600万元;开展茶饼病与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技术、都匀高香型红茶、黔南老白茶等茶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形成技术规程推广到茶叶企业。

开展品种选育,推动水稻科研“出新绩”。融合新老育种方式,自主选育通过省级以上审定(鉴定)的水稻新品种累计1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7个,不育系、恢复系和地方特色黑米“匀黑1号、匀黑2号”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自育品种在贵州及周边省市示范推广应用累计达1000余万亩,其中黔南优2058、香早优2017、安优08作为我省的主导品种,香早优2017一直作为我省早熟水稻区试对照使用;在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花药组培单倍体育种等新型现代育种技术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引进水稻优良品种500余份开展品种筛选试验,主推适宜我省应用的优质品种57个,探索总结集成配套技术12套。

紧扣生态畜禽,取得畜牧水产科研“新突破”。接续开展饲养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地方畜禽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人工驯化繁殖技术攻关等工作;选定肉质优、经济价值高的“都匀红鲤”作为研究品种,通过种质鉴定、基因标记、资源评价、人工繁殖等科研攻关,攻克了“都匀红鲤”驯养繁殖的技术瓶颈,在都匀市甲登村实现丰收,有力拓宽了群众致富路;针对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积极开展暗色唇鲮人工驯化繁殖、生物习性、性腺发育和表型解构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沉性卵授精与孵化新方法,鱼苗成功孵化。同时强化院企合作,抢占预制菜新赛道,开发“都匀茶香鸭”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良种推广,打造蔬果科研“新高地”。建成并依托现代化科研基地摆茶基地,连续举办四届蔬菜新品种展示会,整合蔬菜专家试验站技术力量,累计引进科研试验蔬菜新品种732个,筛选出适宜黔南种植的优良蔬菜新品种180个,推广应用蔬菜新品种60个,在全州蔬菜新优品种推广种植40余万亩;开展辣椒嫁接育苗技术、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茄子轻简化露地高效栽培技术、大棚黄瓜周年生产技术、早春辣椒轻简化栽培技术、秋延晚辣椒育苗技术、马铃薯组培快繁茎尖脱毒技术、蔬菜“321”高效种植模式等9项科研技术攻关,发表论文1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有力解决了全州蔬果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

强化院企合作,描绘中药材科研“新蓝图”。初步建成30亩黔南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个,收集保存黄精、淫羊藿、重楼、岩黄连、十大功劳等中药材资源120份,并建成2亩的山慈菇种质资源圃1个;集中开展黄精、白及、山慈菇、半夏、砂仁、金花茶、金樱子、钩藤、山银花等20个优势中药材品种展示评价,不断积累中药材科研基础和经验;建成都匀市匀东镇山慈菇种苗繁育与种植示范基地、三都大河镇和平村黑灵芝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福泉林下淫羊藿高效种植示范基地、龙里湾滩河黄精繁育与种植示范基地等4个示范基地;通过“院企合作”的方式,探索“围绕市场开展科研”的新路径。发表论文5篇,获得新型专利2项,地方标准1项,并已向全州发布,中药材科研已全面铺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筑科研平台  聚科技人才  谋产业创新
...究生和1名学科领头专家,建强农科队伍,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平台搭建、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核心技术攻关等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
2024-05-21 16:02:00
...科技资源和力量下沉到黔南,为黔南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省农科院黔南分院成立后,双方将围绕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人才合作、农业科技攻关
2024-01-04 16:45:00
...讯(记者 刘茹男) 记者从5月17日召开的州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近年来,州农科院以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为主体,多部门联动,整合各县市和州内外人才资
2024-05-18 15:42:00
...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一大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惠及了广大农村群众。专家们建议,黔南要继续在“种子芯片”上聚力攻关,不断创新突破、拓展领域,探索适
2023-08-17 16:27:00
...,通过打好人才引、育、用的组合拳,聚力打造黔南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引育结合,实现“双量提升”。州农科院以农业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用好州级人才引进渠道,制定人才招引三年行动计
2024-01-31 16:23:00
“绿色刺梨 金色未来”2024黔南州刺梨产业北京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京举行
...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黔南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美伊马圣耘编辑 刘思博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4-12-09 05:03:00
黔南:农业“接二连三”结硕果
...中药材(蔬菜、果树)资源圃一个,开展航天生物育种等科技创新,目前种子返回地面,正开展选育工作。 此外,结合现有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开展以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关键机械化技术
2024-02-08 11:43:00
...业强州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全州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把更多的科研力量集中到优势单品上来,争取快出成果、出好成果。要沉
2023-01-05 07:37:00
深化“产才融合” 加快“围农兴工”高质量发展步伐
...:黔南日报长顺:深化“产才融合” 加快“围农兴工”高质量发展步伐工厂化育苗助力春耕生产常组文近年来,长顺县把人才工作与长顺“围农兴工”发展战略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一体推进,构
2024-04-23 16: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