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协办单位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特别鸣谢
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东坡区图书馆金龙分馆
有家长留言,说孩子一直乖巧听话,最近突然变得爱顶嘴,不管大人说什么都要梗着脖子怼。本期《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邀请到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主治医师吴建桦,一起聊一聊关于孩子爱顶嘴的话题。
问题一
孩子为什么变得爱顶嘴?
【吴建桦】孩子为什么会变得爱顶嘴?这是很多家长在育儿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家长太过强势,孩子用顶嘴来反抗或是父母不以身作则,孩子学到父母言行。
比如,孩子开始学习写“1、2、3……”这些阿拉伯数字时,父母发现“8”写得不好。这时大多数家长都会有这个行为——指出孩子的错误,“你这个8没写好!”“写得太丑了!”……家长把重点放在指出孩子的错误上,并不是去告诉孩子,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当家长花太多时间去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的内心其实是不认可家长的。因为家长在尝试打败孩子,纠正孩子,孩子心里不服气,就会辩解,甚至顶嘴。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顶嘴”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2-5岁,7-9岁,12-15岁。在这三个阶段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显得特别难管教、难沟通。其实,这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快速发展,渴望做主,想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相应的,父母会觉得孩子不那么“听话”了,亲子间就会有“不舒服”的感受。其实,顶嘴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证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变强,不满足于被安排、被控制。
问题二
我们如何看待孩子“顶嘴”这个行为?
【吴建桦】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顶嘴是和自己对着干,是不好的。可我们是否想过,生活中我们一直在向孩子发出指令和输出观点。如果孩子像木偶人一样,麻木接受或无条件服从,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可怕!有儿童心理专家研究表明: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儿童,长大后会比较自信,更有创造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虽然孩子偶尔顶嘴让家长不舒服,但没有这份“不舒服”,孩子就没法脱离父母,去独立长大。敢顶嘴,从某个层面代表了孩子对家长还有依赖和信任。正因为信任,有足够安全感,孩子才能勇敢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可见,会顶嘴的孩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却不代表是没出息的孩子。我们换个角度看,孩子顶嘴不一定是坏事。
顶嘴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孩子反驳父母,并且要有理有据,父母才能接受。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逻辑性培养的过程,一般爱顶嘴的孩子逻辑性都不错。因为顶嘴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爱顶嘴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一般都不差。
顶嘴,是孩子捍卫自己立场,理清是非的一种方式。因为有分歧,所以才会有争辩。争辩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爱顶嘴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因为这些经验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懂得观念不同,虽然有争论,但是可以相互尊重,听取对方的意见。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孩子知道顶嘴会惹父母不高兴,也许还意味着会受到惩罚。可孩子依然选择顶嘴,说明他已经做好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样的孩子往往都不惧权威,显得更具勇气和担当。顶嘴有时是对父母的一种反抗,有相关研究表明,反抗性较强的孩子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因此,会顶嘴的孩子往往更具独立潜质。
只要是情绪,就需要一个宣泄口。一个压抑自己情绪的孩子,往往容易积压成疾。比如抑郁症、狂躁症等。相反,通过顶嘴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孩子身心往往更健康。
问题三
孩子爱顶嘴,家长怎么做?
【吴建桦】面对孩子的顶嘴,父母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顶嘴,将其当作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契机。推荐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四步走”,把孩子的顶嘴转化为有效的亲子沟通。
克制情绪,冷静处理。当某一件事情孩子做得不对时,家长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当的处理方法不但起不到好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的心灵。家长不要看到孩子一顶嘴就先控制不住情绪发脾气,否则孩子会变得更加暴躁和叛逆。心理学上有个“12秒效应”,即: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很多人会被这12秒控制,说出或做出后悔的事。当我们情绪情感上真正放松下来,并能接纳孩子的“顶嘴”,孩子就不至于下意识自我防卫,为了反抗而反抗。
设立底线,引导孩子改变说话方式。人在愤怒时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时候难免“出口伤人”。孩子也一样,有时他们说出一些狠话,格外伤父母的心。如果孩子的“顶嘴”确实很无礼,让人不舒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这样表达方式很伤人,是不被接受的。然后,我们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引导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方式说吗?”“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可以直接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还可以跟孩子亮明自己的底线:“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
给予孩子话语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听他把话说完。家长可以尝试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有机会把心里话说出来。比如,“你被老师批评了,应该比较难受吧?”“这件事,可以详细告诉我吗?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当孩子顶嘴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尝试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当了解原因后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可以有效沟通,再陪孩子去寻找具体的解决办法。
父母以身作则,做好言行示范。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是冲动型,经常和别人发生口角冲突,那么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反之,父母如果能够尽量心平气和说话,孩子就能学到更合理、更有分寸的表达。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平日为人处事要平和,不急躁,对长辈恭敬有礼,那么孩子在这种影响下也会越来越懂事。
生活中,要实现与孩子友好相处,父母需保证情绪稳定,要接得住孩子的“反抗”,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减少不必要的亲子冲突,同时帮孩子健康成长。
结语
孩子顶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亲子关系因此陷入危机。作为父母,我们要接纳孩子顶嘴,但这不意味着放任孩子跟大人对着干,而要教会孩子用文明、理性的方式争辩,把争吵化为“谈心”。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亲近我们。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在线留言,《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将为你解答。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