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庆成王朱济炫为何如此特殊,不仅是爵位特殊,还与众多子嗣有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宗室政策,规定皇子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除承袭亲王爵位的儿子外)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除承袭郡王爵位的儿子外)封为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不同等级的宗室,享有不同的数量的“俸禄”。

在明朝统治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宗室枝繁叶茂,从朱元璋时期的几十个,发展到明末至少有数万之众。在这些宗室成员之中,亲王、郡王的待遇比较高,有自己的王府、田庄以及相关产业。可是,在这些藩王中,有一个人是最特殊的,不仅是因为的爵位特殊,还与他的众多子嗣有关!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庆成王朱济炫为何如此特殊,不仅是爵位特殊,还与众多子嗣有关

此人就是庆成王朱济炫!根据史料记载,朱济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其父是晋王朱棡(朱元璋第三子)。之所以说朱济炫特殊,首先是因为他的爵位名称特殊!因为按照明朝分封的习惯,郡王的称号一律采用地名。比如说朱济炫的二哥朱济烨被封为高平王;三哥朱济熿被封为平阳王;五弟朱济焕被封为宁化王。

那么,朱济炫为何如此特殊呢?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洪武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晋王朱棡的第四子出生,也就是朱济炫。晋王赶紧派人将这个消息禀告给自己的父皇朱元璋。当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时,他正在举行“庆成宴”,因此非常高兴,当即做出决定,将来要加封朱济炫为庆成王。

庆成王朱济炫为何如此特殊,不仅是爵位特殊,还与众多子嗣有关

朱元璋晚年,将“秦、晋、燕、周四世子及庶子之长者”召到南京,自己亲自负责教育,其中也包括庆成王朱济炫。朱元璋死后,他们才离开南京,返回自己的封地。可是晋王府风波不断,第二代晋王甚至被削去爵位。到了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将庆成王迁到潞州。十年后,朱棣再度下旨,将庆成王迁到汾州。

虽然朱元璋对庆成王朱济炫有很高的期待,可是这位郡王却很不给力,几乎没什么作为,反而多次遭到皇帝的申斥,比如说他“擅发驿马“,还“纵军人为盗”。另外,庆成王朱济炫还有一件事在历史上比较出名,那就是他生了一百个儿子,而且这一百个儿子全都活了下来,没有一个夭折的!

庆成王朱济炫为何如此特殊,不仅是爵位特殊,还与众多子嗣有关

每当庆成王府举行宴会时,朱济炫和他的一百个儿子都会参加,可是在宴会上却出现了一件尴尬事,父子兄弟之间“至不能识”!也就是说,由于人太多了,不仅朱济炫无法认清自己的儿子们,就连他们兄弟之间也无法完全认识!按照明朝的祖制,庆成王朱济炫的庶长子被封为郡王世子,其他九十九个儿子都被封为镇国将军。

郡王的“工资”是两千石,镇国将军的是一千石,也就是说光庆成王朱济炫家,朝廷每年就要支出10.1万石,之后他的一百个儿子还要生儿育女,支出又要大大提升。不过,庆成王朱济炫并不长寿,他在宣德四年病死,终年46岁。之后庆成王的爵位一直传了下来,直到1644年才被李自成干掉。

参考资料:1.《皇明盛事述》;2.《明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代宗室封爵制度:朱奇溤与晋王的亲疏关系推测
...间的亲疏远近?明代宗室字辈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十月,朱元璋考虑到子孙众多,唯恐日后出现大量的重复名字。这位事事亲力亲为的强迫症患者,于是从东宫开始到每一个健在的儿子,老皇帝都为
2023-11-08 15:11:00
庆成王朱济炫:明代唯一不以地名为封号的郡王
...要因素。汾州府文庙,原庆成王府改建山西太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封地。一般而言明代各府宗室会与本支大宗同城而居,但与太原相距三百余里的汾州,却有两支晋藩郡王在此定居。
2024-01-14 19:43:00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100个全部封世袭罔替郡王,大明宗室全部爵位世袭罔替。朱元璋多个儿子的亲王爵位从明初一直传到明末,近300年时间,一代又一代制造了无数世袭罔替郡王。这里讲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拿
2023-06-29 10:49:00
朱元璋与陈友谅:成王败寇的历史见证
...常被使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文字中。如果把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人的墓地做一个对比,相信大家看后对成王败寇就有着直观的认识,而且理解的更深。图:明孝陵。明孝陵前后总耗时25
2024-04-02 13:14:00
宋襄公在‘盂之会’上,争盟不成反被擒
...主继任者’的宋襄公自信心依旧爆棚,根本没有感觉到楚成王和齐孝公的不满及愤概,还在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楚成王、齐孝公奉自己为‘盟主’,并让他们通知各自的附属国,在下
2023-02-04 15:43:00
这个寄生集团,慢慢的拖垮了整个大明王朝
...去其三护卫以及缩减其官属。从此亲王们逐渐失去他们在朱元璋时代的权势,由屏藩王室的实力型贵族转化成为了寄生型贵族。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夺位失败后,这种局面被进一
2023-01-03 14:08:00
方孝孺被诛十族到底是真是的还是杜撰出来呢
在明朝的历史上,由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靖难之役之初,朱棣以北平王的身份,从控制北平的九门开始,最终对抗了朝廷数十万的大军。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取得
2023-05-11 06:18:00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太子朱标不幸死了。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想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而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文立为了皇太孙。那么问题就来了,朱元璋一死,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打着“清君侧”
2024-02-05 19:24:00
下场最惨的皇帝,死后被妻子生吞其肉
...程度呢?由于万历不喜欢长子朱常洛,所以他甚至想违背朱元璋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要立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虽然这种想法被大臣们所遏制,但从
2023-02-01 16: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