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1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今天读到一篇介绍明朝世袭罔替制度的网文,才知道明朝宗室制度之黑暗,难怪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灭亡势在必然!

唯一世袭罔替宗室朝代,明朝世袭罔替皇族圈地有多严重?

你们知道历史唯一宗室世袭罔替朝代,明朝皇族圈地有多严重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明朝政权的衰弱主要是包括藩王在内整个皇族的蚕食腐化所为。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明朝皇族圈地是历史最严重的,而皇族占着大量土地,却不上税,这就大大削弱了明朝财政收入,甚至还直接抢夺地方税收权。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这里举几个例子,万历帝一次就赏给福王两万顷良田(200万亩),河南良田不够,山东湖广凑,又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都给福王时,还有河南的盐店专营专卖权也给了福王。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潞城县的商税被赐给了清源王,屯留县的则归辽山王所有。

这还不算啥,天启皇帝一次赏桂王、惠王、瑞王每人三万顷(300万亩)良田。还有景王、潞王四万顷(400万亩)良田。成都附近70%土地归蜀王,河南一半土地归王爷。光这几位王爷就圈地就超过二十万顷(两千万亩地)了。对比下被吐槽的清朝,清朝只有清初八旗圈地,加在一起还没这几个王爷多,而且清初就禁止了,并且清初还免费给百姓分地(更名田),而明朝都到明末了皇室还在圈地。

此外,在历史唯一全部宗室世袭罔替制度下,明朝皇族耗费着大量财政支出。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明朝是历史唯一宗室世袭罔替的朝代,明朝所有皇子全部封世袭罔替亲王、亲王的世子不降档承袭世袭罔替亲王。更可怕的是,亲王其他儿子无论多少,哪怕生50个、100个全部封世袭罔替郡王,大明宗室全部爵位世袭罔替。朱元璋多个儿子的亲王爵位从明初一直传到明末,近300年时间,一代又一代制造了无数世袭罔替郡王。

这里讲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拿明朝庆成王一支来说。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妃妾24人,生儿女多达100多人,老子英雄儿好汉,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所生的光儿子便多达70个。另一位庆成王更狠,光儿子就达100人,甚至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场面:“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同胞兄弟们见面,都要先由人介绍一番,否则彼此都不认识。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有10个儿子、1个侄孙,算上朱元璋本人一共12人,到洪武朝末期一共58人,到明万历三十三年,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而万历三十三年(1602年)到明朝灭亡还有将近半个世纪,此后明朝宗室还在快速增长。

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157000)余位”

对比一下,清朝爵位,亲王世子袭爵降一档为郡王,而更大的区别在于亲王其他儿子,要通过考试来获取基础爵位,考试不合格直接就是无爵位的闲散宗室,一科不为优则降一档,两科降两档称为考封。嫡系所生,考试全优,最高不入八分辅国公,别室所生最高三等辅国将军,再传一代就是闲散宗室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即位于1521年,这时明朝的藩王制度,经过尽两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大负担。这个负担多沉重,说几个当时的情况就知道:

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

到明末明朝支出中宗室支出占比超过52%。而明朝想维持正常开支,税收必然要收支平衡,必然要增加税收,而同时占着超过天下大半土地的皇族却不交税,税收的压力全部转移到百姓身上。在遇着灾害,还不救济百姓不造反就怪了。

而且,皇族特权的膨胀也导致政权性质的急剧恶化。

皇明祖训:“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

嘉靖三十七年,宁化王府的宗仪(小管家),竟然动手殴伤了堂堂封疆大吏布政使这样的朝廷大员。

王府管家连封疆大吏都敢打,那就别说一般小官,比如:代王府的辅国将军(够低级的宗室吧),因为不满县官处罚他的仆人,公然当众殴打知县。

晋王府的河东王等人辱骂殴打地方官更是常事,所谓“挟奏有司,擅入府县,凌辱殴置,习以为常”。

享有司法特权,有罪时“罚而不刑”,许多王府成为地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甚至自身也沦为黑社会头目。

嘉靖五年,庆成府的辅国将军藏匿大盗被人告发隆庆二年,方山王府镇国中尉朱新垣“与群盗通,劫掠商货”;襄垣王府的辅国中尉、昌化王府的辅国中尉都“私出禁城为盗”,公然杀人劫财……

至于强抢民女之类的经典桥段更是无地无之。在特权庇护下,部分皇族已经沦为大明社会道德水准最为低下的一个群体。

河南禹州的徽王朱载伦,“有美女子过府,掠入与淫,女幼不敢接,即大怒,投以与虎”。山民王朱企礼在武冈州“前后夺民妻女无算”。武邑王在父丧期间“居丧无礼,置酒作乐,召妓者歌舞,极诸淫纵,内使谏者,辄非法拷掠,或触其怒,以石鼓压胸,囊沙覆口,死者数人”……

大明王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

中国历史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宗室有如此待遇,故明朝人不禁感慨,“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王朝:对外强硬与残暴统治的矛盾体
大明是一个让后人又爱又恨的王朝,爱的是它硬气的对外态度,恨的是它黑暗残暴的统治。大明实行的一些政治制度,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有其可取性,但也正是这些制度,最终让大明消失
2023-10-20 22:38:00
朱元璋的卫所制问题到底在哪
...提高,更会从心底拥护给自己带来美好生活、安家糊口的大明王朝。所以这一项制度,产生了凝聚力,抓牢了人心,让明朝开国初年真正的实现了休养生息!其具体好处体现在:军屯每年能生产出3
2023-07-16 20:04:00
为何明朝外戚干政影响不及其它王朝
...有哪一个王朝能够逃出这个政治怪圈。但是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就做到了这一点。明朝时期极少出现外戚干预朝政的情况,后宫、宦官等宫中之人的权力被限制的很死,可以说是成功控制住了外戚
2024-06-17 12:22:00
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猛将,却豢养了大明王朝最危险的敌人
...期的辽东,局势非常复杂严峻,周围的蒙古、女真部落对大明边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向明朝输诚,被封为顺义王。但是,插汉儿部又起来了,总是侵扰辽东。速巴亥,也就是蒙
2022-12-20 16:45:00
明朝灭亡,明军打不过清军,问题的根源恐怕就在于朱元璋这个政策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那传奇的出身,开局一个碗就建立了大明王朝,不过,伴随着他的争议也是不少,比如滥杀功臣、“蓝玉案”、“胡惟庸案“,都是波及上万人。而朱元璋最让人诟病的两个操作
2024-12-18 09:42:00
陈瑄:明朝合肥武将中的“水利专家”
...的合肥,是个群星璀璨、猛将辈出的地方。在一众为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合肥籍武将中,有一人非常特殊,他不仅是著名军事将领,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水利专家,他督理海上漕运、内河
2024-04-16 00:45:00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小国家对我中原文化的高度尊崇和对大明科举制度的高度认同,这才使得大明进士的含金量如此之高! 顺便提一下,笔者个人认为,以上说到的金涛等人请辞回国的理由是言
2023-04-21 07:09:0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后期军力的衰落呢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然而,明朝后期的军力却令人惋惜,不堪一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后期军力的衰落呢?本文将从政治、经
2024-11-13 19:35:00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从王振到魏忠贤
...了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明王朝。而刚开始的朱元璋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皇帝,凡事都是亲力亲为,这也使得朝廷上下一片祥和,贪官污吏在朱元璋在位期间都收起
2024-02-16 11: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