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战略腹地站上发展前沿
武汉要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新提法、新概念、新举措,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对之策。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三线建设”时专门找靠山、隐蔽的地方分散发展,现在提出的“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在新发展阶段提出的新举措,二者完全不同。当前就是要通过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把新质生产力布局到内陆优势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科技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平台。武汉要发挥中部地区科创领头羊作用,承担原始创新策源地角色,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动力源。希望能在武汉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先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这也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方面。


九峰山实验室集聚了一批高科技人才。

扫码看视频
(上接第一版)
■ 要进一步加强新质生产力在战略腹地的布局
长江日报:“重大生产力”具体指哪些生产力?如何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得以优化落实?
肖金成:“生产力”在广义上,是利用工具设备创造获得生活资料,满足于人的各种需要,等同于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指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而是更强调增加科技创新。当前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也要落实到新质生产力上。
陈耀: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根据腹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符合自身能力条件的新质生产力,而不是沿海发达城市发展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大家一哄而上。因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很多重点领域与沿海有差距。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就是加强新质生产力在战略腹地的布局,例如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基础设施等。
在具体布局上有三个层次。中西部地区有大量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点是智能和绿色转型。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规模能级还不高,在一些技术门槛低的领域相对发展快一些。比如新能源汽车各地都有布局,但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还是比较少,还是要加大培育有自身特色的这种新兴产业。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中西部实现跨越赶超的机会,中西部地区有可能在未来产业领域快速后来居上。
要注意的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一定要依托中心城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大多数新质生产力还是要依靠科创资源丰富、产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的中心城市来实现,要发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在腹地建设上的支撑作用。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重中之重,中西部地区在项目建设和产业选择上,要优先考虑对国家战略安全影响大的领域,例如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保障等,更符合国家战略意图。
■ 武汉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长江日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
陈耀:武汉是中部地区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是中部地区的领头羊,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历史文化悠久,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整,区位条件优越,距离一些国家中心消费区相对很近。所以武汉的发展地位比较重要。
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支撑区,武汉要承担新使命。首先要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仅能走在前列,还能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引领中部地区崛起。要通过合理分工协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突出自身特点,在重要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向周边地区转移相关产业。同时,武汉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城市,要承担国家产业安全的重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韧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科技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是区域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平台。武汉要发挥中部地区科创领头羊作用,承担原始创新策源地角色,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动力源。希望能在武汉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先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这也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方面。
肖金成:武汉承担“国家战略腹地”重任,有条件有潜力,也是重要使命。武汉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城市规模大,关键是聚集了很多知名大学。人才是创新的前提,武汉应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人才优势。武汉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很好,例如光谷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是在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创新,武汉也有条件走在世界的前列。
武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起引领作用。武汉要辐射带动周边,向周边城市延伸产业链,规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就更大范围的长江经济带而言,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游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武汉是“一根扁担挑两头”。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上,我国很多产业将沿着长江经济带进行布局,这就意味着长江上中下游的发展水平要趋于平衡。这样长江经济带可以对全国起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全国经济布局趋向合理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