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
初夏时节,成熟的小麦将荆楚大地染成金黄。和往年相比,今年湖北夏粮夏油在播期遭遇华西秋雨,春节前后又遇到两次低温雨雪天气,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积极战雪灾、防病虫、保夏收,全力打好“三场战役”。
正是一年麦收时。从南到北,湖北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夏粮夏油。连日来,记者行走夏收一线进行探访。品种好、技术细——下足“绣花功夫”提单产
“预计今年全区小麦单产稳中有增,有的每亩超过408公斤,较上年增加约4%。”近日,襄阳市襄州区小麦迎来收获,襄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到田间测产再传喜讯。
不仅是襄州,枣阳、武穴、荆门等县市均传来单产提升的好消息。在武穴市龙坪镇新洲村,数千亩麦田已经成熟,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回收割。经过称重,新洲村种植大户王宇杰发现,今年种植的小麦亩产最高超过800斤,比去年还高出10%左右,“原因一是选对了品种,二是田间管理技术运用得好。”
高单产的背后是更多的好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到田间。襄州区聚焦优良品种筛选,持续在黄集镇毛岗村开展35个小麦品种展示示范,引导农户看禾选种、看禾用种。项目区主栽品种有“扶麦368”“金乐1号”和“华麦1168”,良种覆盖率达99%。
今年年前年后两次极端低温天气和3月中旬以来阴雨天气对枣阳市小麦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极大挑战,枣阳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专家进村到田开展技术指导,在16个镇(办、区)建设106.22万亩小麦“一喷三防”示范片,示范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72.3%,其中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面积92.6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了全市147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达到了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增粒重的目的。“优良品种应用率高,田管措施精准到位,预计今年我市小麦单产比上年有所增长。”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文成介绍。
今年武穴市夏收小麦面积7.0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田间管理下足了‘绣花功夫’!”王宇杰说,在小麦拔节和扬花期,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专家到田示范指导,“肥施得恰到好处,病虫害防治精准及时,单产增加毫无悬念。”早筹划、优服务——农机“C位”显担当
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油菜基地,油菜荚翻涌着浅黄色的波浪,收割机将一株株油菜卷起送入机内,油菜籽便通过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涌向车斗中,再被运送至不远处的仓库集中烘干。油菜壳、油菜秸秆则被自动粉碎成末,均匀地撒回田地,成为生态肥料。“目前收割的田块是2000亩,收割、旋耕、激光平地、打田,保证日均600亩的进度,为下一阶段稻谷播种打好坚实基础。”北大荒农服集团咸宁事业部技术人员李凤超介绍,机械作业效率高,预计两周内可完成8000亩高标准农田的收割与土地翻整。
确保颗粒归仓,机收减损是关键。湖北深挖粮油机收减损潜力,开展小麦、油菜、水稻、大豆、玉米机收减损宣传培训和比武活动,努力降低小麦与油料机收损失。
“‘三夏’农忙不再忙,全靠农机挑大梁。”武穴市龙坪镇朝阳村油菜种植大户王春花站在自家地头气定神闲。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油菜割晒机、一台油菜捡拾机正在她的油菜田里进行联合农机收割、分段式农机收割两种方式机收减损比武,现场收集数据,计算不同方式、不同机型机收损失率。“联合农机收割效率高,一亩田30分钟内将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分段式农机收割麻烦一点,损耗也稍微低一点,如果天气好还是用联合农机收割。”王春花说,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越做越细致,不仅协调了农机服务队,还组织开展作业比武,现在种田只需一部电话,耕种管收都有专业人员上门开展“一条龙”机械化作业。
为了确保全省“三夏”机收高效有序开展,记者了解到,今年,湖北将投入9.2万台联合收割机、7万余台插秧机、1万台(套)播种机。印发“三夏”机收工作方案、农机作业用油保障工作通知等,公布全省“三夏”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发布致赴鄂机手的一封信,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5000余张,全力保障夏收工作开展。当前,全省有烘干中心2053家、烘干机1.05万台,日烘干能力达45万吨,可充分满足烘干需求。
此外,湖北还成立全省“三夏”机收工作专班,统一会商调度全省机收工作,并与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等建立联系,协调处置应急情况,协调打通农机转运作业堵点卡点、解决局部地区烘干能力不足、保障零配件和燃油供应、处置应急情况等工作,确保“三夏”机收期间有机可用、有件能换、有油可加、有人可用。强龙头、打品牌——市场主体积极入市让农户省心卖粮
“今天开秤收购油菜籽,开秤价每斤2.6元,”日前,武穴市福康油脂有限公司大门全开,一台满载油菜籽的货车准备过磅、卸籽,公司董事长郑美应介绍,今年预计随行就市收购油菜籽5000多吨,全部用来加工菜籽油,目前仓容、物资器材一应俱全。
企业敞开收购,“粮食经纪人”也积极为附近农户提供代收割、代干燥、代储存、代销售服务。在新洲村,“粮食经纪人”毛秀敏索性将货车开到田头进行收购。联合收割机直接将收割的小麦倒进货车过磅,农户在收割现场就卖完了小麦。“这都是本地企业委托收购的,既放心又省心。”新洲村村民李煌刚收的10亩小麦卖了7000多元,他很知足:“田里刚收的,每斤接近1元,省去了运输、晾晒等环节。”
作为湖北小麦主产县的枣阳市,小麦收购点更是遍布各个乡镇。“每年夏季,我们都会收储5万多吨本地小麦,用于粮食加工生产,标准仓储能力已经达到15万吨。”湖北三杰粮油食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云杰介绍,为确保粮食存储质量,公司不仅从收购源头上严把质量关,还研发出“两段式烘干”技术,“通过高大平仓两段式高水分粮烘干设备,把麦粒的含水量从20多个点急速降到17个点左右,入仓后再利用导热油烘干机将麦粒烘干到储藏安全的水分范围内。”
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进一步保障了农户种粮卖得出,优粮有优价。之所以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高,正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农产品品牌、擦亮“荆楚好粮油中国好味道”品牌系列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结果。随着“荆楚粮油”省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成果显现,粮油加工企业收购小麦和油菜籽的积极性自然水涨船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