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12: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五代十国时期,还真有这么一个时间点——后梁龙德三年八月,与河东鏖战十数年的后梁王朝,终于丧失了全部的耐性。

年轻的梁帝朱友贞决定,卯足力气,一把平推了河东叛逆。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而此时,作为后唐王朝皇帝的李存勖,却没有发现灭国的危机正一点点向自己逼近......

夜归人

龙德三年八月,后梁前线大军的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连夜率军跑到了后唐这边。

咱们若是仔细研究康延孝这个人的话,不难推测出,这位有很大可能就是河东方面,最初打入后梁的卧底。

因为但凡一个正常的人,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都不可能从后梁阵营跑路到后唐,这无疑是找死的行为。

而此时的康延孝,也确实顾不上长期隐蔽、积蓄力量了。因为再不告诉后唐这边,后梁将要开展的行动的话,自己以后有很大概率,可就真的没有组织领导了。

当晚,李存勖高规格接待了康延孝,而康延孝所带来的那份,不得不送的情报,也让后唐与会高层领导们,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自河津失利,段凝、彦章又献谋,欲数道举军,合董璋以陕虢、泽潞之众,趋石会关以寇太原。霍彦威统关西、汝、洛之众自相卫以寇镇定,段凝、杜晏球领大军以当陛下,令王彦章、张汉杰统禁军以攻郓州,决取十月内大举。又自滑州南决破河堤,使水东注曹、濮之间,至于汶阳,弥漫不绝,以陷北军。

后梁王朝准备发动四路总攻,举倾国兵力压来,誓要一战而定天下,一举干掉后唐李存勖。

而后唐这边此时的情况,却尴尬的一批。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内有叛臣据城作乱、战略要地——泽潞二州落入敌手;背后有游牧部落不断袭扰,契丹精锐骑兵就在身后时刻准备着,准备冷不丁窜上来,补上一刀。

更坑的是打仗最关紧的粮草,因为后唐连年征战、平乱,境内河北、河东烽火连年,农事受此波连连累,歉收严重。

缺粮,成为了当时后唐王朝脖颈上,愈勒愈紧的一道要命绳索。

军事干不过,经济又拖不起,面对后梁王朝发动的这轮平推,后唐王朝的未来,仿佛如同一盘死棋。灭国的阴霾,顿时笼罩在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心头。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大战将兴,灭国在即!

中国古代史中,一场酣畅淋漓的绝地反击战,即将拉开序幕。

豪赌

看似无法突破的局面,最终还是被人窥视到了一线生机。

那天晚上,看着后唐王朝,一堆大佬们惊惧的神情,康延孝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支招。

陛下但待分兵,领铁骑五千,自郓州兼程直抵于汴,不旬日,天下事定矣。

你倾国前来灭我,我不抵抗,而是手持锋刃,迎着向前,刺向敌方的心脏——

后梁王朝都城,汴梁

这场仗,甭管你突入我方多深,甭管你把我后方打成什么样,只要我先你一步,将后梁王朝斩首,那就是我赢了。

这绝对是一场豪赌,而且是一场后唐王朝无论如何也输不起的豪赌,一旦赌输了,那就是灭国身死的下场。

当时后唐军中,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是放弃到手的郓州,跟后梁卑躬屈膝地求盟,争取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赢得一段喘息的时机。

另一种则是,拼了,哪怕有一线生机,也要斗争到底,反正都是死,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活?

枢密使郭崇韬更是直接建议,向南突袭,孤军深入敌境的任务,由皇帝李存勖亲自率领军队去执行,亲率六军,入敌境,攻破数重关防,破敌都城,斩灭敌酋。

这种让领导深入一线拼命的建议,确实很给力,而当时被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头,激荡得不能自己的李存勖,最终拍下了决定方案。

干!向死而生。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李存勖刚做出这个冒险的决定,司天监便上来泼了瓢冷水:

陛下,今岁时不利,深入必无成功。

意思很明白,上天已经注定了,你去了就要挂!这种带有玄之又玄的机构,在当时发声的分量,确实很重。

但李存勖没理会这些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十月,李存勖下令,后唐随行军队,所有家属全部送回邺城,李存勖在送别皇后和皇子之时,感伤不已:

此行,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事果不成,则当聚薪于太原,勿落敌手矣。

李存勖也觉得自己此行的把握,其实并不大,自己倘若身死,妻儿子女们的身后事,也一并狠心给交代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随后,李存勖领着这支决死的军队,趁着夜色,渡河而行。

反杀

李存勖选的时间点很巧妙,就在这支大军刚渡过黄河不久,驻扎在黄河北面的后梁大军,将上游黄河堤坝掘开了,一时间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将黄河北岸的军队彻底隔绝开来。

当时后梁王朝的想法很不错,那就是利用黄河水泛滥的机会,将后唐伸向黄河南岸的爪子——郓州城李嗣源部,与后唐主力隔绝开来,令其无法救援。然后自己派遣军队,将南岸的郓州城重重围困,慢慢耗死李嗣源。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当这个黄河攻略真的实施之后,黄河南岸的后梁军队突然发现,什么时候窜进来了一个大老虎。

干不过!

准备去摘郓州桃子的王彦章,冷不丁遇到了这么一个惊悚的情况,慌乱之际,败退中都城。

而低矮的中都城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防御地点,作为后梁末代第一名将的王彦章,此时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已经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汴梁。

退一步,就是国灭。

但硬抗的代价,只有身死。

几天后,中都被李存勖攻克,王彦章被俘之后,不屈身死。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中都的陷落,让汴梁城内的后梁王朝上下,惊恐不已。慌乱中的梁末帝朱友贞赶忙派遣张汉伦前往黄河北岸召回后梁主力回援,但滔滔黄河,根本无法行进半步。

面对滚滚而去的黄河水,张汉伦只能伏地痛哭,救援后梁王朝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后梁龙德三年十月未朔,后唐先锋军队抵达汴梁城下,开封尹王瓒开封丘门,迎降。

梁末帝朱友贞身边之人,纷纷逃离宫禁,拜倒在后唐军队的跟前。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朱友贞招来了亲信之人——控鹤都将皇甫麟,命其杀了自己。

古代有一位帝王在国家将灭时,力挽狂澜反杀敌国王朝

皇甫麟与朱友贞抱头痛哭之后,递刃弑君,随后自尽。

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最终棋差一着,身死国灭。

而策马进入汴梁的李存勖,在听到伪帝身死的消息之后,也是一阵怅然,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朱梁臣子们,听着前方传来后梁大军悉数解甲待罪的消息。

李存勖不禁感慨万千,十日之间,从灭国的阴霾中走出,最终冒险深入敌境,一战荡平敌国。

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恐怕是中国历史当中,其他皇帝都没有经历这种刺激。

清人曾经作诗形容李存勖的一生,里面有这么一句:

时来天地皆同力。

李存勖确实是个有大运气的狠人,只可惜,后面的运气不多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18: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代十国那么多国家,为什么认为后梁为正统王朝?
...一支,曾一度把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关中,废掉了傀儡的唐王朝,建立起了后梁政权。后梁虽然并不能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统一政权,但是却是大唐王朝的终结者。其势力范围也涵盖到了河南、河北、
2022-12-25 21:57:00
唐朝末期正统政权受到质疑,那么后唐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李渊创立的唐王朝在天祐四年即宣告结束,但由于后梁政权并未能建立起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认同,使得河东政权有机会凭借宗室身份重新凝聚尚未消散的政治认同力量,并最终通过军事手段击溃后梁,
2023-05-04 14:13:00
洛阳博物馆:八大古都
...中国的八大古都诞生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不仅见证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精神。过去,只有“六大古都”的说法,分别是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近年,随着新的考
2023-08-02 18:03:00
朱温与五代十国的起源:从黄巢起义到后梁建立
...,自认为天下已牢牢地掌控在他们手中,没有乘胜追击唐王朝的残余力量,也没有有效地建立根据地,这就给唐军留下了得以喘息的机会。虽然唐朝的政权濒临灭亡,可是毕竟名义上还是顺应天诏,
2023-09-24 00:15:00
梁末帝朱友贞:王朝末路的英雄与悲剧
一般来讲,一个王朝末期的皇帝,往往是昏庸之辈,如隋炀帝、陈后主等等,然而五代十国后梁的最后一位皇帝梁末帝朱友贞,自身资质还算可以,甚至十年的在位时长,都是五代十国里最长的,然而却
2024-04-29 08:16:00
朱温的荒淫与荒唐:从盗匪到帝王,再到被亲子终结的一生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按照以往的惯例,新王朝开张,皇帝都需要找个有来头的祖先论证自己血统高贵(比如刘邦说自己是神龙之子),而朱元璋之前,也有朱姓的正统皇帝存在,但是朱元璋可
2024-03-06 02:35:00
中国历史上4大著名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城市?
...代均正式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作为中国古代鼎盛王朝的首都,帝陵是首都的必要条件之一,围绕在西安周围的著名帝王陵有黄帝陵、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秦始皇陵、汉高祖长陵、汉文帝霸
2023-06-14 09:22:00
探讨李存勖对待后梁君臣的态度和政策
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建立了后唐王朝,成为了一位英明的君主。然而,在建立新朝之后,他是如何处置前朝后梁的君臣呢?本文将以“赦罪留任居多”为核心,探讨李存勖对待后梁君臣的态度和政策。
2024-11-23 20:08:00
此国地少人稀被4个大国围殴,不仅存活了还越来越强大
...后路,他有自己的另一番打算,那就是投靠于强大的后唐王朝寻求庇护,此时后梁的敌人——李存勖部日趋强大,后梁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不得不说,高季兴的眼光确实长远。果然,后梁在随后便
2023-05-11 09: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