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莲英都没有慈禧庇护了,为什么还把他扳不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7: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得到慈禧特别的宠爱。虽然雍正皇帝早就规定过,太监的官职最高不能超过四品,但慈禧却封他为正二品的总管太监。而且李莲英依靠慈禧得到了不少好处,他也非常贪财,收受了不少贿赂。

李莲英都没有慈禧庇护了,为什么还把他扳不倒?

慈禧活着的时候,监察御史朱一新就曾弹劾他,说他妄自尊大,收受贿赂,交通地方官员等等。甲午战争失败后,陕西道监察御史恩溥、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吏科给事中褚成博等人,在指责李鸿章的同时,也指责李莲英,说他干预朝政。

大臣们对李莲英的这些弹劾,最终都在慈禧的保护下不了了之。李莲英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当他的二品总管太监。

李莲英之所以多次化险为夷,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有慈禧的庇护。不过,在1908年慈禧去世以后,就没人庇护李莲英了。然而奇怪的是,这时候也没有任何一个大臣站出来弹劾李莲英。虽然说李莲英在为慈禧守孝百日后,就选择了退休。但是,弹劾一个退休了的人,这也是古代大臣们经常做的事情。而且,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秋后算账”“吃进去的得吐出来”,为什么就没人找李莲英“秋后算账”呢?

尽管1966年,发掘李莲英墓的时候发现,李莲英棺材里只有一个头颅和一条辫子,没有躯干。这说明李莲英是非正常死亡,很大的可能是被暗杀。究竟他是被谁暗杀,这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如果李莲英真的被暗杀,而且是被当时的大臣们暗杀,这恰恰说明,那些大臣们想通过弹劾李莲英,把他扳倒的办法是做不到的,所以才采用这种这种极端的卑劣的办法。(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是被革命党暗杀。革命党暗杀他,恐怕主要因为他是慈禧红人的缘故。)

李莲英都没有慈禧庇护了,为什么还把他扳不倒?

那么,李莲英都没有慈禧庇护了,大臣们为什么还把他扳不倒呢?

一、李莲英第一次受弹劾是被嫉妒所致。

李莲英一共遭遇过两次弹劾。一次李鸿章在建成北洋舰队后,请朝廷检阅。当时慈禧派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去。醇亲王这个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他为了避免慈禧猜忌他,因此让慈禧把李莲英派给他一起去。醇亲王的意思,就是要接受慈禧的监督。也就是在这次检阅后,监察御史朱一新弹劾李莲英妄自尊大和收受贿赂。朱一新之所以说李莲英妄自尊大,其实是醇亲王造成的。因为醇亲王事事都把李莲英摆在重要的地位,因此给别人那种印象。

但事实上,李莲英非常明白自己的地位,他不但没有托大,而且还在醇亲王面前,始终保持奴才的样子,给醇亲王捧旱烟袋,亲自给醇亲王点烟等等。同时,李莲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晚上的时候,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当然了,这并不表明李莲英很廉洁,不受贿赂。据清史研究专家分析,李莲英在北京有专门的别墅,就是用来偷偷收贿赂的。只不过李莲英非常清醒,在检阅北洋舰队的时候,万众瞩目,他绝不会在那时候做那样的事。

所以,朱一新有点凭想当然说话,最后被慈禧贬职。

二、李莲英第二次被弹劾是代慈禧受过。

由于甲午战争失败,耗费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因此大臣们愤怒地弹劾李鸿章,同时也弹劾李莲英。弹劾李莲英是说他很多事情,不经过皇太后,就代皇太后批复。

很明显,李莲英是绝对不敢代慈禧批复奏章的,大臣们也明白这一点。之所以那样说,无非是因为不敢批评慈禧,所以拿李莲英说事。好在慈禧对李莲英还比较仗义,说,都是我批复的,哪有代我批复的说法。这样也就把李莲英保护了下来了。

李莲英都没有慈禧庇护了,为什么还把他扳不倒?

三、李莲英做事谨慎不得罪人。

李莲英虽然当了太监总管,但是其政治欲望并不强,并没有把持朝政,或者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各地收“干儿子”等等。他地位虽然很高,但在宫中也没什么架子。更重要的是,他并不主动参与慈禧和光绪的斗争。

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完全站在慈禧那边,对维新派也多有讨好。这也造成戊戌变法后,慈禧对李莲英的态度变得有些冷淡。在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带着光绪西逃的时候,光绪晚上连被子都没得盖,也是李莲英及时发现,把自己的被子给了光绪。以至于后来光绪动情地说:“若无李安达(光绪对李莲英的尊称),我活不到今天。”

李莲英没有鲜明的政治态度,恰恰是古代皇权社会对一个太监的要求。这一点,也是李莲英没有受到更多攻击的原因之一。

四、李莲英已经退休不对人构成权力冲击。

慈禧去世后,李莲英就宣布退休。当他退休以后,实际上已经不对任何人构成权力冲击了。因此,没有人专门针对他。

同时,当时的掌权者是载沣,载沣本身没什么能力,再加上当时清政府又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因此,没人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李莲英身上。可以说,李莲英因此得以安全着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大臣,形成了“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局面,此后多年慈禧成为大清实际上的掌门人,恭亲王奕䜣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多年。可是后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的关系恶化,最终在光绪十年(188
2023-11-07 18:35:00
同治病逝后,慈禧为何非要“兄终弟及”,选年仅4岁的载湉继位?
同治一命丧,慈禧面临的抉择却比朝廷内外任何一场权力斗争都要复杂。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居然能从成千上万的贵族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任皇帝的最佳人选?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心思和布局?我
2024-12-08 09:45:00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日战争、戊戌政变、庚子事变等大事,无所献替,因未随慈禧西逃而去职,1913年寿终京邸。《清史稿》中,世铎小传只列在“诸王传”礼亲王杰书之后附载,极为简略,本文为第一篇较为详细
2023-10-08 11:52:00
和硕醇亲王:大清铁帽子王的后裔,垂帘听政的功臣
...支发迹,来得很突然,在咸丰帝驾崩后的半年间,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尊号刚出现的时候,奕譞接二连三地得到了一大堆封赏任命:正黄旗汉军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管理
2023-10-03 14:44:00
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
...不乏先例,可除了武则天之外,很少有人把这事干好了,慈禧太后也不会是例外。慈禧1852年入宫,成为咸丰帝的懿贵妃,可不到十年,咸丰于1861年就去世了,慈禧便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2023-06-20 20:29:00
慈禧为什么选择三岁不到的溥仪
慈禧太后钦定溥仪继位的消息传到醇王府后,众人反应各不相同:有惊喜交加的,也有惊诧不安的,更多的是额手相庆,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醇王府就像炸了锅一样,乱作一团。最有意思的是,载沣
2023-01-11 15:03:00
说起慈禧太后,现如今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帝制时期为数不多持久当政的女性。慈禧当权时期,对内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而对外
2023-04-28 21:01:00
聊聊慈禧的侄女婿,光绪帝的连襟
...勒爵显名贵,但个人能力毫不逊于这五人,却抑郁而终。慈禧的侄女婿,光绪帝的连襟慈禧的弟弟桂祥有三女:长女静荣、次女静芬、三女静芳。三姐妹都由姑姑慈禧指婚。其中,容貌最差的静芬嫁
2024-04-24 14:16:00
聊聊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
...发展农、工、商业等的变法改良运动。103天后的9月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康梁出逃国外,戊戌变法彻底失败。此后,形同囚徒的光绪在慈禧太后的心中成为一个难以接受的皇帝,为了杜
2024-01-05 2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