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3: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郭崇韬形象)

公元925年,后唐大将郭崇韬直入前蜀腹地,蜀地州郡长官完全组织不起行之有效的抵抗,要么投降,要么弃城而逃,前蜀的都城成都眼看就要危在旦夕了。

郭崇韬不是没读过《三国志》,他知道百年前魏国的邓艾为了拿下蜀汉是多么的不容易,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可今天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一仗,赢的实在是太容易了,一度让他觉得其中有诈。

后唐军队攻打前蜀,前蜀皇帝王衍还忙着在外地巡游呢,听说后唐兵已经打进来了,他也没兴致旅游了,二话不说就往成都奔。

君臣一行人到了成都,回了宫殿,大家想办法吧?哎,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是抱头痛哭。

当时的前蜀,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大臣王宗弼的手里,王宗弼是开国皇帝王建的养子,王建在位的时候就由他来负责对歧国李茂贞的作战,王衍登基之后,他更是总揽军国大权。

此人平庸,能力一般,辅政的时候也没什么建树,后唐军队一打进来,王宗弼压根就不敢抵抗,也无心抵抗,何况后唐的郭崇韬还给他写了劝降书,王宗弼更不想打了,就等着直接投降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负责驻守秦州的前蜀大将王承休本来处在后唐进攻前蜀的咽喉要道之上,如果他及时出兵抵抗,前蜀也不会那么快就被占领,可是这位老兄全程按兵不动,一兵一卒也没发过。

也不知道王承休到底是无心抵抗,还是他已经知道了小皇帝王衍和他老婆严氏的隐情,正好伺机报复一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王承休是个宦官,这夺妻之恨,他没用十年就报完了。

王衍等人返回成都之后,王宗弼更是二话不说就把皇帝,连带着皇帝的这帮亲戚们,都软禁在了宫殿里,王宗弼甚至还直接没收了皇帝的印信,事已至此,王衍就算是想要反抗,他也没机会了。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奸臣,这不让人惊奇,让人吃惊的是,王衍身边基本都是奸臣,没有什么好人。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蜀汉后主刘禅)

投降吧,投降或可免于一死,当年蜀汉刘禅投降不也逍遥快活的度过了下半辈子?

王衍擦干眼泪,换身衣服,沐浴洗漱,带着一班君臣,出城投降。

前蜀,就这么亡了。

十八年,俩皇帝,如梦一场,就这么结束了。

此前蜀开国君主王建创立本朝,可谓千辛万苦,尤为不易,结果他儿子短短几年就给败完了。

更加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从后唐军队出师到灭亡前蜀,甚至在明面上都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役,一个王朝就被这么拿下了。

王衍在城外投降之后,后唐庄宗李存勖已经得到消息,他十分高兴,亲自下旨,希望前蜀王氏皇族可以迁居到洛阳来居住,当然这是客气话,此般境地,你想来也得来,是不想来也得来。

不过李存勖的话说的还是很客气的,他说,放心来吧,你来洛阳之后,我不仅会分封给你土地,让你安心居住,更不会为难你,保证让你后半生性命无虞,衣食无忧。

李存勖说的那是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证,说天上烈日,空中明月,万千星辰都可以作证,自己决不食言,就差在洛水前发誓了。

王衍这回投降,走在路上,他心里本来还直打鼓,一听李存勖这么说,他算是放心了,登时笑逐颜开,高高兴兴的就上路了。

926年正月王衍从蜀地出发,走了三个月,走到了秦川驿,李存勖变卦了。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后唐庄宗李存勖)

说李存勖变卦了,也不太准确,应当说是李存勖身边有一个伶人,就是宫里头唱歌跳舞唱戏的艺人,很受李存勖喜爱,他就跟李存勖说,您把王衍他们弄到洛阳也没什么意义,无非是白吃粮食,还得派人监视他们,防着他们造反起义有二心,所以依我看,不如直接在路上把他们处决了,一了百了,永绝后患。

李存勖一听,是个办法,最主要是省事儿啊,于是立刻派出宦官,半路上就把已经投降的前蜀君臣给都杀了。

这很残酷,可也很正常,很现实,有功成则名垂,败则身辱,又有勋业昭昭,垂范百世,覆舟之鉴,遗恨万年,是啊,失败者没有资格讲条件。

王衍的兄弟姐妹,后宫里的女眷,以及王建的诸多养子和文武大臣,几百号人总是有的。

一个不留,全都杀光。

这其中,曾经怂恿王衍卖官鬻爵的大小徐妃也在其中,临死前,徐氏妃还相当的不甘心,大声喊叫道:

我的儿子(指王衍)举国投降,反而被你们杀戮,你们没有信誉,祸患马上就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

祸患降不降临到后唐的头上那不知道,但是屠刀下一刻就降临到了她们自己的头上。

王衍有个小妾,名字叫做刘氏,明眸皓齿,鬓发如丝,长得非常好看,负责行刑的士兵爱怜她的姿色,于是偷偷商量要把她给放掉,没想到刘氏宁死不逃,从容就义,临死前有遗言如下:

家国丧亡,义不受辱!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五代时仕女)

不知道那个欢天喜地投降后唐的大将王宗弼,在得知刘氏作为之后,是否汗颜?

后唐占领前蜀之后,王宗弼一直恳求后唐方面让自己做西川节度使,负责替后唐管理蜀地,想的的确是挺美的,只是可惜从古到今叛徒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王宗弼最终还是被郭崇韬所杀。

被杀了还不算,他连葬身之地也没有,准确来说是尸骨无存,因为蜀地百姓愤恨他卖国求荣,竟然争抢他的尸体,把他吃了个干干净净。

从某种角度来看,后唐拿下前蜀的成本极低,百姓没有被战火影响太多,所以后唐接手的前蜀,仍然保留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在五代十国的所有政权中,前蜀的耕地面积无疑是极大的,蜀地人民善耕作,长于劳动,农业发展那是突飞猛进,粮食产量非常多,甚至出现了“蜀多生五谷,弃之如粪土”的景象。

可以想象一下,在五代乱世的同一片天空之下,有些地方已经是饿殍无数,观音土果腹,而蜀地百姓每天都能吃饱喝足,粮仓里已经堆满五谷杂粮,满大街都是吃食。

耕地产量上升的同时,前蜀的茶叶生产也再创新高,远销各地,这也一直是前蜀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蜀地真是物华天宝,什么都有,丝织业也很发达,产量可观,后唐灭亡前蜀之后,光是在成都府库里就查抄到了五十万匹的绫罗绸缎,而如今在我们发掘了前蜀高祖王建的陵寝后,发现的各种陪葬品,如宝盝,匣盖,铜炉等,技艺精湛,手法高超,也可以窥见前蜀冶铁冶铸业的发达。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古代繁华市集)

农学和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商业的繁荣,前蜀的商业贸易不仅仅限于圈地自萌,而是和后梁,吴越,南唐,南汉等政权都有贸易上的往来。

发展的这么好,如此不错,谁能想到不过弹指一挥间,治乱兴衰过后,就被后唐所取代。

王衍被处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八岁,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从他当上皇帝的第一天开始,他的目标就非常明确,那就是玩,那就是享乐。

年轻人对于虚度年华这件事儿,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

谁规定人的一生必须艰苦卓绝的奋斗?必须上班?必须给老板当牛做马?必须要在职场环境里内卷?必须终年忙忙碌碌,然后这么过一辈子?

问一问你自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打工赚钱?为了繁殖后代?为了买房子买车?

不是的,其实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看一看鲜花如何含苞待放,小溪如何涓涓细流,四季如何变化,日月如何交替,万物如何存在...

如某位哲学家所说,当你在年轻的时候尽情虚度光阴,到老了你就会发现你做对了。

这说法很浪漫,可是也不完全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自己的人生要怎样度过,没有现成答案,无须别人指导,而应该由你自己来做主。

你想要的生活,那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韩琮)

曾几何时,就在这美玉华堂之上,皇帝王衍在深夜摆下宴席,宴请群臣,他喝的是酩酊大醉,自弹自唱唐代诗人韩琮的《柳枝词》:

梁苑隋堤今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何须思想千年事,谁是杨花入汉宫。

这是王衍平生最喜欢的诗词。

梁苑,在西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林,三百多里,恢弘壮丽,园林之中,奇珍异宝,无所不有,尤其以奇花异草见长。

隋堤,讲的是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是通济渠,从洛阳到盱眙入淮河,两岸风景优美,遍种柳树,后人又称柳堤。

当年的奇异花草和两岸柳树仍旧随风摇摆,只是繁华的园林已经不见,梁孝王和隋炀帝也已经变做了土。

往日之繁华,扫地成空。

而今日,我王衍坐拥着前蜀天下,目睹春风杨柳,坐看季节变化,感叹汉朝和隋朝的兴亡,想来千百年后,也会有人感叹杨柳飞絮,飘落于今日的皇宫。

蜀国算什么?祖宗基业又算什么?他李存勖算什么?这天下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是沧海一粟,流水落叶罢了。

看得出来,其实王衍无所谓。

空前强大的两汉灭亡了,雄才大略的隋炀帝也暴死了,王衍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用,早晚跟他们一样,不过是沦为后人的谈资。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隋炀帝杨广)

既然目光放远,万事皆悲,那么自己还努力什么?自己还拼搏什么?自己当然要享受当下,至于江山社稷,便留给后人去忧愁。

王衍一首古诗吟诵完了,皇帝身边的侍中宋光溥也吟了一首诗: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这一首,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古诗。

宋光溥胆子很大,他吟这首诗,说白了就是把王衍类比成了骄傲自大的吴王夫差,而夫差的命运也很显而易见,那就是被越王勾践消灭掉。

皇帝啊,你感叹历史兴衰变化是一码事儿,可是现实世界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你可以认为什么都不是真实的,可痛苦的感受一定是真实的。

醉醺醺的王衍听完宋光溥的这首诗后没有说话,只是面露不悦,随即离开了宴席。

为何说前蜀的灭亡,诡异的不像话

(前蜀钱币)

有人说,生而为人,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来书写的,你的结局,你的价值,你认为值得的事情,你认为舒服的生活状态,只要你愿意,哪怕你五十年如一日的躺在草地上发呆,只要你觉得是有意义的,那就是有意义的。

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不适用于古代皇帝。

成皇不自在,自在不成皇。

在你成为了帝王的那一刻,你的意义就已经和他人截然不同,你承担压力,你背负使命,你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重担,错走任何一步,就将万劫不复。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而谋一时,有时候就是为了谋万世。

蜀地依然生机勃勃,子民们照旧生活,而王氏的传奇,余有阵阵空响,便不存在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禅的亡国之痛与生存之道
...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谷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郤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
2023-10-08 15:49:00
千古奇冤:“乐不思蜀”的刘禅不是没有心肝的蠢货,而是厚黑高手
...很快乐,不想念蜀地”。蜀汉遗臣郤正觉得刘禅的回答太不像话,于是私下里对他讲:“如果司马昭下次再问主公相同的问题,您就哭着说‘先人的坟墓在蜀地,没有一天不想念’。这样,我们也许
2023-01-01 19:03:00
田令孜怎么敢直接就奔着陈敬瑄去呢
...诏,反而伙同他大哥陈敬瑄,和长安中央政权闹起矛盾,蜀地把对长安的朝贡都给停了,基本上大唐朝廷和蜀中就处于是半敌对的状态,剑拔弩张,关系一度恶化。 花开两朵,咱们各表一枝。(
2024-04-18 09:30:00
刘备在四川称帝六百多年后,谁复制了他的成功
...改元天祐。对于中央政府的这一变化,王建是不承认的,蜀地依然用昭宗天复年号,并在成都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天复六年(906年),王建取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占有三峡之地。及梁
2024-05-14 21:51:00
前蜀王建刚刚开国登基的时候,蜀地发生了一件怪事儿
前蜀王建刚刚开国登基的时候,蜀地发生了一件怪事儿。什么怪事儿呢,民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一个行为诡秘的和尚。这和尚吧,不打坐不念经,也不化缘,每天就是拿着个大扫帚扫来扫去。他
2024-06-24 12:49:00
哪位皇帝哭得敌军拱手让了江山
...门。三万人马登时大怒:总共20个人也敢抄后路,真是太不像话了!于是隋军掉头向城门方向杀去。不想李渊也趁这机会尾随其后追杀而来。隋军乱了,李渊以3000人成功地将对方三万人马团
2023-07-21 20:56:00
...你要想干大事,那是绝对不够的;其次,当时刘备才占据蜀地没有多久,他的嫡系在蜀地都属于外来者,当地的世家大族和基层百姓,还没有这真正的把他当作核心;因此在刘备挂出蜀汉的招牌之前
2023-01-12 13:39:00
跨越阶级,逆天改命
...晖却仍旧会照耀到他的蜀中。他在长安混不下去了,他在蜀地却可以建立他的功业,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那些我们感叹的遗憾的悲伤的失去的,在你不知不觉中,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前蜀高
2024-06-10 15:33:00
亡国之君中的福主:揭秘曹魏元帝曹奂的传奇人生
...有什么好的结局,像夏桀商纣、秦二世胡亥、三世子婴、隋炀帝杨广、唐哀帝李柷、南唐后主李煜、金哀宗完颜守绪等等,竟无一人得以善终。当中大多数都是被乱世所倾覆,或者被敌国所殄灭,最
2024-03-14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