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禅的亡国之痛与生存之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禅(shàn)(207年-271年),既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时期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受辱敌国,却怡然自得,乐不思归。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先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谷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

刘禅的亡国之痛与生存之道

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郤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想起郤正的话,就把郤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遭。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刘禅的亡国之痛与生存之道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谷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公元271年,刘禅在魏国过了将近十年寄人篱下、形同囚徒的屈辱生活之后,死于洛阳,终年66岁。

刘禅的亡国之痛与生存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
...魏,封安乐公,徙洛阳。晋王司马昭与禅宴饮,为他表演蜀地歌舞,随降的蜀汉官员都很感伤,而禅仍喜笑。司马昭对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
2023-07-05 20:52:00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都有哪些人跟随
...,去收拿郤俭治罪。结果还没等刘焉收拿郤俭,郤俭就被蜀地的黄巾军所杀。这时候正赶上天下大乱,郤正的父亲郤揖只能留在蜀地,郤正也留在了蜀汉。据《三国志·郤正传》记载:“自在内职,
2023-07-02 22:42:00
他在位40年,对他的评价两极化严重
...些有大功德于民的人,才能专立祠庙,可见在宋代以前,蜀地百姓将刘禅当作正面人物膜拜,这大抵是因为他亡国时避免蜀地生灵涂炭的“爱民”之举。蒋堂下令拆刘禅祠,引起了蜀人的强烈不满,
2023-06-05 19:26:00
三国时期各国皇帝大全
...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
2023-11-22 08:43:00
...果以后司马昭再问,你应当哭着说:祖先的坟墓,都远在蜀地,我心里常常向西望去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的,然后再闭上眼睛。刘禅乐不思蜀果然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就用郤正教他的话那样回
2024-07-15 20:20:00
郤正:刘禅背后的传奇功臣,一封亡国降表使敌国大将痛哭流涕
...下,郤正的老爸郤揖没法将父亲归葬老家,就只好留在了蜀地。郤揖做过蜀汉第一叛将孟达的营管都督,也就是后勤部长。当年,孟达苦劝刘备义子刘封不救关羽,导致关羽没法摆脱东吴兵马的追杀
2024-03-07 12:28:00
从默默无闻到高官厚禄,揭秘郤正如何逆境而上
... 有一次,刘禅不小心把他卖了。司马昭问他是不是思念蜀地?刘禅说自己乐不思蜀。司马昭觉得非常疑惑,觉得刘禅在欺骗自己。郤正也看出了司马昭的心思,所以提醒刘禅,下次如果司马昭再
2024-03-19 15:02:00
千古奇冤:“乐不思蜀”的刘禅不是没有心肝的蠢货,而是厚黑高手
...酒宴上,司马昭为了考察刘禅君臣的心迹,特意安排演奏蜀地的乐舞,蜀汉遗臣触景生情,无不唏嘘感怆,唯有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在私下里对心腹贾充说:“一个人没有心肝,竟能达到
2023-01-01 19:03:00
刘禅:信任贤臣维持蜀汉三十年稳定,为百姓不战而降
...魏军偷渡阴平、蜀汉没有足够强大的将领可以与之一战、蜀地的无险可守和谯周的主张投降直接导致了蜀汉灭亡,但实际上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蜀汉内部出现的激烈的不和导致了统治集团无法做出
2024-02-20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