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滕老师给家长上了这节课
每日商报讯 “你说要向我发起挑战。妈妈深思熟虑后想要和你讲:妈妈希望这个挑战并不只是存在于开放日这一天,而应该是生活、学习的每一处、每一天。你说要我做你的榜样。在语文课上,妈妈鼓起勇气举手发言,坐下后心脏跳动有些快。没错,妈妈是紧张了,但相比想得到你的肯定,这紧张也就没什么了。”
这是一封长江实验小学205班学生张若汐的妈妈写给孩子的信。这封信的起因来自该校205班语文老师滕敏荷。
给家长的一封邀请信
滕老师告诉记者,在长江实验小学,家长开放日是每一年都会有的,而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学堂其实是四年级的主题。但是滕老师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体会彼此的感受,并以此为契机,以写信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增进亲子交流,在2年级开学不久就开展了这个活动。
“我认为这件事的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家长在参与中深入了解老师平时课堂上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二是加入亲子写信的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三是亲子互相学习,争做彼此榜样,让家长感受科学育人的方法,提高育人效果。”滕老师说道。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滕老师在课前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这个课该怎么设计,家长能否理解,会不会遭到家长的反感?这些都是我要考虑在内的。因为我不想把家长单纯当作小学生,但我怎么样又能够让家长既像学生又不是学生,让他们能够积极认真地参与这个课堂,同时还要感受到老师的一些理念?我到底该做些什么?这时,我想到了书信。”
在此过程中,滕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了书信的格式,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如何向家长发出邀请信。“有的学生写了希望家长进课堂后关注自己的哪些方面,还有的学生写了希望家长在课堂上有哪些积极表现。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是‘我手写我心’,以及用文字表达的乐趣。”
这不是第一封信,也不会是最后一封
在滕老师的课上,写信是一项传统。
“我教的上一届学生,在以某个事件为切入点鼓励他们写信后,他们越来越喜欢写信,可以说写信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告诉我,喜欢写信是因为书信的‘自由’。首先内容可以很自由,人事、景物、活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信中。其次是写信的对象很自由,可以是爸爸妈妈、同学、远方好久不见甚至没有见过的朋友等等。”
在滕敏荷看来,书信是打开写作大门的一把钥匙。“要让孩子保持写作的热情,老师其实需要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能够持续保持热情的情境,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这次的开放日,孩子给家长写邀请信,家长回信,课后孩子再给家长写反馈信或表扬信。家长知道我是为了调动孩子的写话积极性,也非常配合。一来一回中,就持续燃起了学生的写话热情。”
滕老师表示,这样的书信写作,会在她的课堂上一直持续下去。
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当然,在滕老师这里,书信并不是激发学生写话热情并让其保持热情的唯一方式。除了写信之外,滕老师还曾带领孩子们一起种葱,以小葱观察周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一直都注重读写以及读写实践的结合。以《黄山奇石》这节课为例,我会把这一段进行一个写作特点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仿写,比如写西湖,写钱塘江,写我们看到过的这些景物。在教的过程中,我还会让家长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打消家长对于怎样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焦虑感。”
作为老师,滕敏荷一直认为,任何教材只是参考,要想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教学效果,必须融入自己的课程设计。“写话也好,写作也罢,老师要做的其实是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学生有了积极性,再引导其结合生活,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怎样调动并保持这种积极性?在滕老师这里,从鼓励低段学生写信,到带领中高段学生玩转鸡蛋和种葱,都只是诸多情境中的个别例子。在她的教学设计中,还有许许多多创设的情境,但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