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家能“住院”还可享医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31 04: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在家能“住院”还可享医保

高陵区首张家庭病床建成

■记者 王江黎

近日,高陵区首张家庭病床在崇皇中心卫生院建立,69岁的患者屈大娘成为高陵区首位家庭病床服务受益者。

家住崇皇街道新城悦隽公园里的屈大娘久患高血压病3级(高危)、糖尿病、多发性腔梗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为照顾好母亲,屈大娘的女儿白女士经常家里、医院两头跑。近日,屈大娘腰伤复发,右侧腰腿愈发抽痛,影响睡眠,卧床休息无法缓解。得知高陵区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后,白女士当即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建床。21日下午,崇皇中心卫生院便安排服务团队上门评估,最终认为屈大娘符合建床条件。签订协议后,屈大娘便获得医保通过的家庭病床。27日上午,崇皇中心卫生院家庭病床服务团队来到屈大娘家中,为其进行第一次上门“查床”。

“血压好着呢,饭前记得吃降糖药,降压药也要坚持吃。”推拿、理疗、针灸、量血压、测血糖……一番全面细致地检查治疗后,责任医师程军锋、护士王嘉根据屈大娘身体评估结果和日常饮食习惯给出了康复建议。“以前医院家里两头跑,路上折腾,医院排队,加上还要照顾上初中的孩子,经常忙得顾不过来。”白女士说,“现在在家就能‘住院’,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检查治疗,费用还能走医保,让我们轻松了不少!”

崇皇中心卫生院家庭病床工作相关负责人刘娇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共配备9个家庭病床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责任医师和2名护士组成。服务团队每周定期入户两次,为患者提供全科医疗、用药指导、康复理疗等服务,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还将增加访视频次。此外,卫生院还为建床患者建立了完善的病例档案,“住院”费用可享受相关医保报销,大大节约了患者及家属的时间和精力,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

据悉,高陵区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主要为高陵区常住人口,申请对象包括常年不能间断治疗的慢性重症患者;或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或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住院条件、经医疗机构评估后在适合的家庭条件下医护人员定期上门系统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患者。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后,目前高陵区确定10家街道卫生院作为定点服务机构,第一时间对所属辖区展开摸底调查,并积极组建服务团队、编制服务流程、制定服务制度等,为开展好“家庭病床”服务做足保障,力求以专业化、专科化水平,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米”。

需要注意的是,享受家庭病床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须为参加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离退休人员除外)。家庭病床患者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实行确定起付标准、超过起付标准以上费用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以及最高支付限额控制的办法。其中,城镇职工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为每一自然年度内第一次建床为200元,以后每次建床为100元;建床期间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95%,个人负担5%,每一自然年度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城乡居民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为每一自然年度内第一次建床为150元,以后每次建床为100元;建床期间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80%,个人负担20%,每一自然年度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局今年2月1日开始执行的“关于完善居家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精神。目前,南浔区第二医疗集团在区医保局指导下先行先试。凡参加我省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不用到医院、
2023-07-20 06:54:00
西安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在家“住院”可按比例享受医保报销西安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本报讯(记者 马相)1月29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西安市医保局联合召开了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启动
2024-01-30 04:26:00
病床设在家 医护上门来
...结合过程中,不少地方还存在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低、医保定点难打通、医养床位难统筹等难题。为此,漳州多地探索拓展基层卫生院服务,推出“家庭病床”的照料模式,通过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2023-06-08 06:58:00
让患者居家有“医”靠
...对谢女士这一家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家庭病床同样能享受医保报销。“以长泰第一例在家‘住院’病人为例,该病例是行动不便的高龄人员。今年6月,家庭病床住院治疗总费用1673.56元,
2023-07-29 05:26:00
医康养一体化为患者双重减负
...优质照护服务,父亲生病第一时间得到了治疗,费用还能医保报销,省力省钱又省心!”近日,孙先生向温州瑞安市高楼镇卫生院送去锦旗,为该院“医康养结合+医保支付”的全新模式点赞。近日
2024-04-24 05:38:00
...疗机构就医有困难的部分患者,在家就能“住院”,并由医保报销;6月,浙江省湖州市发布地方标准《城市医联体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用统一标准等方式提升家庭病床服务质量;8月底,河南省
2023-09-06 16:45:00
...医院下派至铁山卫生院的范祖滨医生为李大娘建立了家庭病床。据悉,针对辖区内因病卧床、身体衰弱、行动不便、失能的老人,2023年8月,政和县建立了南平市首张家庭病床,定期为上述人
2025-03-22 21:48:00
...每建床周期限收取1次,且与上门服务费不能同时收费,医保支付按甲类报销。医疗机构为家庭病床建床患者提供上门服务的,上门服务费为每人每次36元,医保支付按乙类报销,首付比例为20
2023-09-15 07:15:00
...格项目的通知》,明确了“家庭病床”服务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据介绍,作为全省“家庭病床”服务试点,郑州市成立市、区两级“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控制专家指导组;构建以基层医疗机
2023-12-06 08: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记者今天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10月2日,全国累计提交2881.4万条育儿补贴申报信息,其中已确认1555.3万条
2025-10-02 20:31:00
警方称对上海网球大师赛女球迷的行政处罚已生效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在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现场,一名女球迷因多次尖叫干扰比赛,被安保人员带离,引发关注。当晚
2025-10-02 21:27:00
聊城“好的哥”张运领拾金不昧,万余元现金归还八旬失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10月1日上午,聊城永昌出租公司上演了暖心一幕:八十多岁的王老先生从出租车司机张运领手中接回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提包时
2025-10-02 13:21:00
六安市蓝天救援队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编号20050801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在市民广场举办了一场国旗展示活动,所展示的国旗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编号20050801号
2025-10-02 10:59: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假期,有人去外地奔赴“诗和远方”,也有人留在市区体验同样精彩的“诗和烟火”。新亮相的景点、新推出的互动活动
2025-10-02 07:47: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国庆中秋假期,健康护航不停歇。记者从我市各大医疗机构获悉,各医院对节日门急诊均作出安排调整,除了急诊24小时开诊
2025-10-01 07:41:00
青春华章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诵读“烽火家书”,致敬英烈坚守和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9月30日
2025-10-01 07:42:00
“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 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南报网讯(通讯员杜巍记者朱旖旎)9月30日上午,“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栖霞古镇·栖霞民艺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栖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2025-10-01 07:42: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江景轩记者王茸唐婷婷)近日,江北新区一名金店店员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市民挽回18万元损失。昨天
2025-10-01 07:4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一张纸质火车票
文|欧阳凝芳Z32次列车开始检票的广播响起,我合上书,从背包里掏出身份证。正要起身,书中忽然滑落一张纸片,轻轻飘落在脚边
2025-10-01 08:01:00
华商网讯 9月29日,陕西省疾控局发布假期健康提示:假期出行时应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健康防护,阻断疾病传播,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01 08:10:00
声韵传情,共诵华章——振兴路小学成功举办经典诵读评比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高志斌 王笋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值东昌府区教体局纵深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破年”关键时期
2025-10-01 08:3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下午,加拿大籍钢琴大师马克-安德烈·哈默林与鼓浪屿管委会正式签约,成为第9位鼓浪屿驻岛艺术家
2025-10-01 08:44:00
大皖新闻记者深夜探访“鸡排哥”摊位:略显疲惫,忙中有序不忘分享消防安全
大皖新闻讯 随着江西景德镇“鸡排哥”的爆火,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往他的摊位旁消费“打卡”。9月30日,“鸡排哥”发视频祝大家假期快乐
2025-10-01 09:22:00
倒计时1天,免费入场!唐山南湖广场音乐会2日启幕
制作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师源
2025-10-01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