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精神科门诊中,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90%左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失眠患者焦虑障碍的诊断率可达33.1%。以“焦虑、紧张、担心甚至恐惧等焦虑症状”为主诉的患者,不低于80%存在失眠症状。失眠是广泛性焦虑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失眠常与焦虑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
张升(化名)因半年前工作调动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节奏,感觉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加点、熬夜,逐渐出现入睡困难的症状,常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两个小时后才能睡着,而且睡眠浅、容易惊醒,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睡眠质量不高。张先生在家自行间断睡前服用助眠药后,白天能坚持工作,但精力差,整天无精打采的。
一个月前,张先生体检时测得血压偏高,达130/100mmhg,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于是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并嘱咐他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保持足够的睡眠,服药一段时间后血压维持在120/90mmhg左右。
血压虽降低了,但患者还是烦躁不安,担心病情加重,睡眠明显减少。有时整晚不睡,第二天起床就测血压,发现血压稍高就开始紧张,严重时坐立不安,并出现头晕、耳鸣,自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患者平时性格外向,待人豪爽,但就诊时表现焦虑,烦躁,坐立不安的状态。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经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给出了原发性失眠、焦虑状态,以及高血压的诊断。综合患者发病与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应激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医生给予患者个性化综合治疗,向其科普相关疾病的知识,矫正认知,给予镇静催眠药物、抗焦虑药物改善失眠、焦虑症状,增加有效睡眠时间,降低失眠和焦虑对躯体健康的影响。经过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辅以睡眠健康教育,患者睡眠状况逐步改善,工作效率提升、不用经常加班熬夜,下班后有意识地进行适量运动,血压恢复正常后渐渐停用了降压药物。
对此,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建议,出现睡眠问题应引起重视,不主张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尽快去专业机构诊治,防止出现不良应对模式而导致失眠慢性化,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共病风险。(刘翠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