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平凡中演绎精彩 点滴中浸润师爱
——记郏县一高教师王耀培
9月20日,是郏县一高例行学情调研的日子。下午4点考试结束,王耀培即马不停蹄地来到高三301班和307班,为学生次日的物理考试进行点拨和提示,并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场进行讲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不能让学生把疑问带进考场。”经过近1个小时的等待,记者终于有机会和王耀培聊上几句,谈及自己的工作,他谦虚地说道。
王耀培今年40岁,老家在宝丰县商酒务镇。2007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王耀培一直拼搏在教育教学第一线。16年来,他一直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从教格言,始终秉承“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迸发,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的理念,把教育当作事业,把学生当成孩子,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以真挚感情赢得学生的尊敬,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丰硕成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耀培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关心、呵护孩子。2018年,他发现有一个女生连着几天不吃晚饭,学习成绩逐渐下滑,于是想方设法了解情况。原来,该生不仅家庭困难,兄弟姐妹多,而且父母重男轻女,平时给的生活费不多。了解情况后,王耀培当即从自己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这名学生。该生此后发愤图强,最终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并于第二年考上了本科院校。“祝王老师教师节快乐,阖家安康,感谢您的大爱付出,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高中都毕不了业。请您相信,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企盼。”9月9日,远在山东的学生给他发来短信。
情真如烛,无所不照。该校副校长王兴举对王耀培熟稔。据王兴举介绍,在工作中,王耀培爱生如子,对每个学生都关爱有加。2020年1月,他所教学生付川恒不小心崴了脚,由于教室在五楼,无论吃饭、就寝还是去厕所都不方便。王耀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方设法在教学楼五楼找到一间房子,借来桌椅床具等,解决了付川恒来回奔波之苦,同时还为他找来一位同学陪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21年付川恒考上武汉大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当即给王耀培发来感谢短信。“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生活。”王耀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王耀培的辛勤付出,他所带班级成绩突出、学风优良,同时他也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市名班主任、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郏县“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称号。
从教十几年来,王耀培从没因个人问题请过一次假、耽误过一节课。他的妻子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由于王耀培工作忙,早出晚归,以校为家,家里家外都是妻子一手操持。有一年高考前一周,王耀培的父亲在老家遭遇交通事故,王耀培安排好工作后才赶回宝丰,本应在床前尽孝的他,却时刻记挂着学生,深明大义的母亲督促他返回郏县:“有我在,你好好工作就是孝,走吧。”在老母亲一再“驱赶”下,他忍着悲痛回到了学校。“父亲的伤痛是一时的,孩子们的未来是一世的,为了孩子我不后悔。”当年高考中,他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王老师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是许多老师的榜样。下一步,我们将在全校广泛宣传他的事迹,为郏县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郏县一高党委书记牛建林说。
(本报记者 张鸿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