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姐妹柔肩挑重担 孝老爱亲传佳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6 03: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在长丰县庄墓镇刘浅社区有一对姐妹花,姐姐金华银精心照料瘫痪丈夫,36年不离不弃;妹妹金华英照顾脑中风公公,十六年如一日。2019年,两姐妹双双荣登“中国好人”榜。

姐姐金华银20岁那年,经人介绍嫁给了庄墓镇刘浅村的葛宗龙。婚后,夫妻恩爱,过着幸福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葛宗龙在宿州一间民房上拆木头,不慎摔下,造成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金华银的肩上,犁田耙地,种麦插秧,十多亩农田全部由她打理。

“当时日子过得很艰难。”回想当时,金华银眼眶湿润。照顾瘫痪的爱人,教育幼小的子女,赡养生病的老人,几年下来,金华银比同龄人老了许多,根根白发悄然爬上了鬓角。但她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陪着家人渡过难关。

离金华银家不远处,是妹妹金华英的家。2007年夏天,金华英的公公突患脑中风,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没法照顾父亲,家里的一切只能依靠金华英。

金华英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为他擦身、洗衣、喂饭、整理床铺,经常还背他出门晒太阳等。她的孝心和美德感动了乡邻,大家纷纷称赞她是好媳妇,是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整整16年,金华英承担着照顾公公的重担,其中的辛酸、委屈,难以言说。然而,面对这一切,金华英总是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多年来,姐妹俩勤勤恳恳照顾着亲人,为他们遮风挡雨,谱写出一首可歌可颂的爱的赞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老爱亲姐妹花 不离不弃照料病亲
...华银36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丈夫,妹妹金华英16年照顾脑中风的公公。姐妹二人也获评“中国好人”。姐姐照顾瘫痪丈夫撑起全家老小生活重担姐姐金华银今年已经68岁,家住长丰县庄墓镇
2023-06-28 00:28:00
杨艳梅:扛起生活重担 悉心照料卧床婆婆和小叔子八年
...张美莲满心感激。杨艳梅悉心照顾家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为了帮助杨艳梅及这个困境家庭,目前,当地已经从多方面对这个家庭进行帮助。已经对他们家进行低保以及残疾救助申请。杨艳梅用
2023-06-07 17:37:00
农家媳郑秀娟演绎孝老爱亲佳话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史卫平 夏兴俭 侍梨梨“农村人讲究‘过九不过十’,老人今年99岁了,作为子女,我们特意为老人安排了百岁诞辰。”日前,灌云县图河镇安福村一户农家院落里,郑秀
2023-12-12 10:44:00
“鹤壁好人”赵书华:孝心演绎真善美,孝亲敬老传佳话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张晚璐 通讯员马玉雪)百善孝为先,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七里铺村,好儿媳赵书华待公婆如亲生父母,始终不离不弃,孝敬公婆
2024-01-18 09:53:00
浙江姐妹合伙“拼”一头年猪,花2600元获肉140斤,热闹喜庆!
城里人过年,去农贸市场挑猪肉。前几天一对亲姐妹,花2600元合伙去农村买了一头年猪。这头年猪毛重220斤,整猪价2300元
2024-02-03 08:44:00
牡丹江孝顺儿媳带公公再嫁
...想过不管公公。2017年再嫁后,她和爱人精心照顾公公的佳话被口口相传。2018年,曹文娟获得“美丽宁安人” “十佳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20年,曹文娟又获得全省农村思想道德
2023-10-25 07:26:00
带着叔公公改嫁,彭文翠30年的孝心坚守
...去世后坚持带着叔公公改嫁的感人故事,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叔公公撑起了一片天,她孝老爱亲的精神也感动了所有人。2023年6月彭文翠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最美照
2023-08-04 10:50:00
五月:孝顺儿媳呵护公婆幸福晚年
...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事迹被单位的同事和邻里传为佳话,也因此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颁发的“敬老孝星”、通辽市“文明家庭”、扎鲁特旗“道德模范”等荣誉。2006年7月20日,
2023-12-28 07:26:00
爱军人就要爱他的事业
...情纽带。每周一封的频率,演绎出一段现代版的飞鸿传书佳话。至今,老家的书橱里仍然保留着一摞摞二人当年来往的信件。“我喜欢不穿军装神气的你,我更喜欢穿上军装帅气的你。你是我心中的
2023-12-07 08: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