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广东商人伍秉鉴到世界首富的崛起与没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22:26:00 来源:戏说三国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一个政策,竟然促使一个中国人成为了当时的世界首富。这个人就是伍秉鉴,他入选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的“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榜单,并且他以私人资产2600万银元位居榜首。

从广东商人伍秉鉴到世界首富的崛起与没落

伍秉鉴的上一辈就开始参与对外贸易了。1783年,伍秉鉴的父亲成立了怡和行,并为自己取了一个商名叫“浩官”,这一称呼被子孙后代一直沿用。1801年,伍秉鉴正式接手整个家族事业,也正是这个时候,伍家的事业开始快速崛起。

从广东商人伍秉鉴到世界首富的崛起与没落

伍秉鉴积极地与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靠超前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他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等,而且还对美国的铁路、证券交易、保险行业都有所涉及。

从广东商人伍秉鉴到世界首富的崛起与没落

他是洋人心目中的世界首富,曾经还一度被西方学者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东印度公司有时候没钱周转的时候,都向他借过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政府因为资金贫乏,不得不以三品官位作为借伍秉鉴钱财的条件。

从广东商人伍秉鉴到世界首富的崛起与没落

1843年,伍秉鉴在中国的动乱中不幸病逝。他留下的财产保守估计都已经有2600万银元。此时,千疮百孔的清政府开始不断地向伍家要钱。久而久之,伍家的钱被清政府压榨一空。伍秉鉴的后人们,只好拿着剩下的一点点钱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系,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还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
2023-10-21 17:11:00
清朝最后一位首富,连外国人都来借钱,最终结局令人叹息
...神。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倒不是被贼惦记上了,而是被清政府给惦记上了,于是变着法子管他“要钱”,他是谁?最后结局如何?伍秉鉴,又名伍敦元,1769年出生于广州,乃清朝时期广州的
2023-02-21 21:06:00
清朝最后的首富:个人财富超大清全年税收一半
...千六百万银元了。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时的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在四千万银元左右,伍秉鉴的资产已经超过了政府税收的一半了。伍秉鉴不仅生财有道,眼光还非常深远。据说,当
2022-12-31 16:28:00
昔日印尼首富是广东人,娶欧洲美女为妻,后代如今已无华人长相
...侨。1897年,张弼士决定回国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得到了清政府的邀请。他知道张煜南兄弟俩很会筹算,所以在回国前,特意跑到棉兰去找他们,把他在东南亚的产业都交给他们管理。张弼士回
2024-12-20 07:00:00
聊聊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人,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这样首富迅速没落了。 第七位,世界首富——伍秉鉴,广东广州人。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
2023-06-27 14:37:00
清朝政府灭亡后,它欠的那些赔款怎么办
...可以找一个理由赖掉那些欠款。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当时清政府究竟欠了多少钱,清朝的赔款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道光时期《南京条约》的赔款。一共是2100万银元,这部分赔款在第二次鸦片
2024-06-12 21:18:00
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在1899年,清政府想收回北洋造币厂的铸币权,后经荣禄等大臣保奏,方使北洋铸币厂保留了下来。几经周折,北洋铸币厂所铸造的光绪元宝为
2023-09-27 17:24:00
清朝的洋商,是如何在广州“十三行”做买卖的?
...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为了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清政府以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为中心,对外贸法制进行了变革,以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为基点,形成了相对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广州十
2022-12-20 13:10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说出了实情
...很大数量还埋藏在地下。 晚清赔偿流失清朝中末期,因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割地赔款造成大量白银流落到海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割地赔款这一项上,清政府就损失白银超过13亿两。民国流
2023-09-03 1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