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毕竟小偷偷一次,损失也就那样了,事情也算到此为止。可一旦小偷惦记上了某家,三天两头来偷东西,那可就难办了,主人不止伤财,还得伤神。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倒不是被贼惦记上了,而是被清政府给惦记上了,于是变着法子管他“要钱”,他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伍秉鉴,又名伍敦元,1769年出生于广州,乃清朝时期广州的首富,甚至是当时的世界首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道光年间,清朝一年的税收在4000万银元左右,而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就已经高达2600万银元,超过了整个国家全年税收的一半。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做了一项调查,即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当选,而伍秉鉴就是其中一员。那么伍秉鉴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世界首富,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逼死的呢?
时间要回到康熙年间,当年清朝实行“海禁”,但清政府知道不能完全禁止海外贸易,于是广州成了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此时,伍秉鉴的先祖便从福建来到了广州,和英国人做起了茶叶生意,很快便累积了伍家的原始财产。
等到乾隆时期,伍家俨然成了“广州十三行”里的佼佼者,就连清政府都找到伍家合作,让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承充“行商”,设立怡和洋行,伍家的生意愈发兴隆,眼看着就要成为中国第一大商铺,然而此时伍国莹却暴病而死,并且原定的接班人伍秉钧也在短时间内去世。
时年32岁的伍秉鉴只好迎难而上,抗下了伍家所有的重担,幸好,伍秉鉴也是个商业奇才,他不但把伍家的商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拓展了新的行业,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头人。
某年,一位来自美国的商人从伍家借款承接了一批生丝,获利颇丰,商人拿着赚来的钱买了一批英国毛织品,想着再赚一笔,结果滞销了,赔得血本无归,根本还不起伍秉鉴钱,正在他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时,伍秉鉴大方地烧掉了借据,并且表示等他日后方便了再还。
这件事很快就在外国商人之间传开了,于是找伍秉鉴买东西的、借钱的人越来越多,而伍秉鉴也来者不拒,他大方、乐善好施且诚实守信,很快,英国东印度公司都来找他借钱,伍秉鉴同样大方借给他们,一时之间,伍秉鉴在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然而树大招风的道理大家都懂,这样一个国内国外都吃得开的人,自然引起了清朝廷的注意,当然了,伍秉鉴也不是傻子,他立刻向朝廷捐了一笔巨款,“买”了个三品顶戴,足足花了他110万银元,以为可以保住伍家,但事实证明,伍秉鉴想得太简单了。
后来列强逼着清政府签下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并且需要赔一大笔钱,清政府便要求“行商”偿还其中300万银元的赔款,而伍秉鉴一个人就需要还100万银元,虽然对于家大业大的伍家来说,几百万银元不算什么,但比起赔钱,伍秉鉴对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更是心痛,接下来的日子,伍家继续“帮助”清政府还钱。
1842年12月,也就是伍秉鉴去世前的几个月,他无比悲愤地给美国友人J·P·Cushing写了一封信,里面说道:“若不是我年纪太大,经不起出国的折腾,不然我一定来美国找你,哎!”次年9月,饱经折磨的世界首富伍秉鉴溘然长逝,享年74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2: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