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媒体时代,科普怎么做?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2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甘晓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走进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应当如何面向公众需求创作内容?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特点设计传播策略?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支持的“科学思想汇”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科普研究者和从业者、科研人员、媒体代表、科技企业代表等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科普、科学传播工作”的主题展开讨论。

直面新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也就是说,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与会代表认为,新媒体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新挑战。“首先,传播的最强动力是情绪,而科学传播则是在培养理性,因此从传播的动力学机制上看,科学内容有先天劣势。”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在会议发言时表示。

陈征认为,舆论场很容易被情绪裹挟,此时理性的信息传播困难重重。但科普工作者不能因此放弃,而应将其视为“背景条件”,在此基础上坚持传播理性的声音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如果没有宝贵的理性声音在一定程度上迟滞、消弭危害,情绪振荡中的舆论场会更加混乱、失控。”他说。

同时,人工智能算法编织出狭隘的“信息茧房”,公众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大V”、少数热点事件上,真正优质的科学内容往往因为过于“高冷”而被忽视。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显示,互联网科学传播存在价值导向多重、作品良莠不齐、破圈作品鲜见、原创作品较少、监管机制缺位等问题。

对此,陈征深有体会:“科学家做自媒体,不跟热点没有人看,跟热点又很容易因为获取信息不充分而‘踩坑’。这是一对矛盾,只能通过实践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应当直面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以优质的科学传播内容与其他类型内容进行竞争,占领互联网这个主阵地。

传统媒体不容忽视

当下,新媒体在科普领域势如破竹、迅速崛起,但与会代表提醒,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应当得到足够重视。

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制片人杨子云强调:“权威性、准确性是传统媒体科普的优势。”权威性表现在传统媒体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科学大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率先占据“头条”。而准确性是科学传播的生命,传统媒体成熟的审校工作机制能最大限度确保传播内容的正确。

同时,与会代表认为,传统媒体在主流舆论场还应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此外,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积累设有专门的科技记者岗位,为提高科普内容质量奠定了人才基础。科技记者善于帮助科学家梳理科学热点,将科学价值和传播价值融合起来。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庄红权表示,科普固然离不开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也需要向新媒体“靠拢”,适应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可以将传统图书中的内容数字化,开发成适于碎片化阅读的媒介产品。

完善制度与机制

优质科学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成熟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

陈征注意到,互联网上好的科学内容经常被断章取义和盗用,“流量为王”成为平台的首要规则。“我们需要完善与科普相关的法制体系。”他表示,除了正在修订的科普法之外,还应当有相应的专项法条、法规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全方位规范如何在互联网上做好科普。

“科普中国”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徐德芳建议,对于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益科普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目标,设立更灵活的评价方式,让真正优质的内容脱颖而出,让高水平的内容创作者有条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有机会成长为“大V”。

同时,在科研项目资助中增加对开展科普的要求,也成为与会代表高度关心的话题。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印发,提出针对重大项目等一些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类型,“应当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科普工作”。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看来,这一要求有望激发科学家投身前沿科技成果科普的热情,提升科普内容创作的质量。

此外,企业以产品为载体参与科普也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建议,在内容上,科技企业可以从产品到技术、再到科学问题进行层层设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同时兼顾企业的品牌推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举办论坛,探讨新时代科学文化传播之路
...技馆联盟主办的科学文化传播论坛在广州举办,五位来自科普研究、媒体传播和科普场馆的专家,通过网络连线方式作主旨报告,探讨新技术新媒体融合和跨界背景下,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发展的新
2023-01-06 21:46:00
...成淡水?”近日,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凭借自己的科普视频,吸引了120多万“云学生”,“84岁退休的院士88岁又有新工作”冲上热搜话题。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众多专家
2023-12-22 21:59: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协讲堂第四十九期——科普期刊如何吸引受众本报讯 (记者杜一娜)科普期刊如何在纸媒出版受到重大挑战的形势下逆势上扬?在多媒体时代纸刊如何吸引受众?
2024-05-13 10:01:00
...“为什么男性更容易被雷劈”,能搜出不少一本正经的“科普”:有说男性雄性激素比女性高,有说男性平均身高比女性高,更荒谬的,还说男性比女性更爱撒谎,所以更容易被雷劈。原来,这一数
2023-07-17 13:53:00
2022年广西科普“五优”选树宣传活动发布盛典在南宁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1月16日,2022年广西科普“五优”选树宣传活动发布盛典在南宁举行。现场发布了2022年广西科普“五优”选树宣传活动入选者名单,并向他们致礼赞词、颁授
2023-01-16 21:49:00
...度影响“促、防、诊、控、治、康”各环节,这也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
2024-05-18 03:20: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023年全国科普日乌鲁木齐市主场活动启动 全市将举办近80场科普活动
9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乌鲁木齐市主场活动在红山体育中心启动。(全媒体记者梁乐)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梁乐)9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乌鲁木齐市主场活动在红山体育中心
2023-09-21 10:06:00
...区科学文化传播论坛6日在广州举办。该论坛聚焦大湾区科普发展,邀请了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技术新媒体融合和跨界背景下,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发展趋势。据介绍,该论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
2023-01-06 18:23:00
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周忠和院士视觉中国供图【院士访谈】◎实习记者 孙 瑜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骨架,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我建议科
2023-03-17 03:2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