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7 03: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周忠和院士

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视觉中国供图

【院士访谈】

◎实习记者 孙 瑜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骨架,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在科普活动中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宣传普及,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普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委员提出,要多用新方法、新技术,让科普工作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委员呼吁,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宣传;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代表建议,加大对博物馆科普教育支持力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委员建议,积极推动科技界和影视界建立直接联系,科技工作者可结合科学研究经历,为影视界提供创作选题思路和创作素材,为新的科幻IP打造提供参考……

近年来,科普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同。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如何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以科普现代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长期活跃在科普一线的周忠和院士进行了专访。

科普与多种人文艺术形式结合

记者:近年来,科普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根据您的观察和感受,这些年科普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周忠和:科普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科普品牌,如航天领域的“天宫课堂”;促进乡村振兴、专注农业科技推广的“科技小院”等,还有不少科普自媒体品牌,如“汪品先院士”科普抖音号等。

在上述科普品牌的成功实践中,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发微博、发微信公众号文章、做抖音直播等,都是科普的新业态,这些平台也是科普工作者需要适应的新阵地。科普工作者需要跟上传播潮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科普,在科普过程中多用短视频、图片、音乐,多和科普受众互动。

记者:今年初,《流浪地球2》《三体》等科幻影视剧大热,科幻和人文艺术的交融越来越深入。在您看来,在这样的交融背景下,未来科普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周忠和:不少科学顾问参与了《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剧的创作,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随着影视界和科技界的深入交流沟通,科学顾问参与科幻影视剧创作的行业规范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学顾问也将为科幻影视创作提供更多科学支撑,未来科幻影视剧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加强。

我近期参与录制了北京卫视热播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这个节目很有“综艺感”,采用了全程实景走访的制作模式,通过设置悬念、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随着大科普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界正在被打破,科学正与文学、艺术联姻,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寓教于乐,同综艺、脱口秀等各种人文艺术形式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发展的趋势,科普也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让更多科研人员做高质量科普

记者: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少“伪科普”。您认为,好的科普要满足什么标准?

周忠和:在进行科普的时候,科普工作者要尊重基本的科学事实,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解释问题,“一是一、二是二”,对于不清楚的内容要直言“不清楚”,不能含糊不清、随意拼贴科学知识。当涉及科学预判时,希望大众对科学家有一定包容度,很多时候预判作为参考并不一定绝对准确。

好的科普和电影一样,要“票房口碑双丰收”。具体而言,科普既要严谨又要新潮,还要通俗、有人文精神,优秀经典的科普都是满足这些要求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票房很高,又激发了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热爱。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 Gould)撰写的专栏文章后来集结成书出版,很受读者欢迎,使很多人对古生物学及进化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骨架,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现在我国科普大部分能做到新潮、通俗,但在人文内涵、人文素养方面还比较欠缺。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在科普活动中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宣传普及,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

记者:您对于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有何建议?

周忠和:其实,科普是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科研和科普工作都需要花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我自己在科普工作上投入了较多时间,有时也会纠结“要不要花费那么多时间”这个问题。因此,这需要做好平衡。同时,科普工作也需要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出台激励政策,改变很多教育理念,鼓励科研人员拿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支持科普工作,让科普成为“分内事”。未来我会一直坚持科普,也会更加灵活高效地从事科普工作。

在形成大科普格局的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无疑具有显著的导向和牵引作用。俗话说,干部带好头,群众有劲头。科研机构的领导,特别是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院士们,可以带头做一些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以此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

同时,我认为社会舆论环境,尤其是科学共同体内部,需要认可科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能随意乱扣“做科普不务正业”的帽子。舆论环境的认可和重视,能够减轻一些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科普这一社会责任。

准确理解和把握“同等重要”

记者:您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周忠和:首先,“同等重要”不能狭隘地理解成需要给“一样的经费投入”。它是一种定性的价值比喻,即将科普看得同科技创新一样重要。科普与全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科普工作质效提升,有利于国家创新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也将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我认为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科普经费支持,并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全社会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目前,科普法正在修订,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望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保驾护航。

记者: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城乡之间还呈现明显的不均衡问题。如何推动乡村科普事业发展?

周忠和:科学教师是乡村青少年科学梦想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也是乡村科普的重要力量。乡村学校对专业科学教师的需求很迫切,我希望有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等政策,加强乡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科普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来丰富科学教育内容,如慕课、各媒体上的公开科普讲座等。同时,挖掘当地与附近区域的科普资源,例如,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科普场馆,和当地科技特派员等科技工作者合作开展特色主题科普活动。

社会力量在促进科普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机构、民营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科学家去乡村地区进行科普活动。出版机构可以向乡村中小学、图书馆赠送一些科普图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主题的活动。据介绍,本届活动周同步开展五大系列科普活动,目标是通过群众性科普活动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工作者使命感,再次印证了科普工作对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科普作为国家创
2025-05-25 21:35:00
“青”听心声,共话未来!“青言青语·文化与科技同行”青年交流活动举行
...破“卡脖子”技术的?现场,刘燕芳以案例入手,讲述了科普图书如何打破科技与大众之间的壁垒,让晦涩的技术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卡脖子’技术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是
2025-04-30 10:17:00
播撒科学之美 ——科普工作者用“微光”推动科普事业向阳发展
海报新闻记者 李超 通讯员 杨媛媛 济南报道他们是科普春天里的“播种人”,在“双减”政策里为科教“加法”赋新能;他们是活跃在舞台后的“剧教授”,为孩子们带来科学艺术盛宴,赋予了青
2024-06-03 10:15:00
科创名城的“有趣灵魂”
...要两翼齐飞、协同发展。合肥这座科创名城,已成为全国科普展览展品创新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全国科普场馆类业务的一半以上都被合肥企业收入囊中。科创优势推动了科普产业领跑,科普氛围又
2024-05-31 03:36:00
机器人当“灵魂鼓手”、古画“活”起来……一起来开启科学奇妙之旅
...趣探科技馆 智汇欢乐夜”为主题的“科技馆之夜”特色科普活动,市民带着孩子来到现场,感受科学的魅力。 “我动,这个画里的人也会动。”8岁的李旭晟还现场与古画的“人物”互动,通
2024-05-31 23:16:00
...日前,国博讲堂推出的“科技的力量”系列讲座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奖项。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展览、科研、科普有机结合,促进优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配合全国科普日,国博讲堂围
2024-04-11 02:39:00
...文转自:上观新闻1月1日新年第一天,全国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新发现·科普书单”在上海发布。该书单以引领读者关注科学阅读为宗旨,秉承“科学照进未来”的价值主张,以“
2023-01-02 10:00:00
讲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跳出以传播知识为主的科普框架——讲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韩启德《给孩子的科学课》 吴军 著 中信出版集团4年前,我读到吴军先生写的《文明之光》四卷本,当
2024-01-12 03:08:00
相约五月,202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启科普盛宴
...,202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科普周旨在向公众普及社科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育人文关怀,提升公众人文素养。目前,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建设走在前列,现已
2023-05-14 14: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