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1 03: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合兴:“稻蛙共生”赋能乡村振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如今这样的美丽画卷正在德江县合兴镇东元村变为现实,“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为当地农民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春暖花开,笔者在德江县东元村“稻蛙共生”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田间有序作业:有的在翻犁土地,有的在平整蛙池,有的浇洒石灰消毒……好一派繁忙景象。“在家门口打工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瘫痪卧床的丈夫……”谈到在基地务工收入情况时,村民李永秀面带笑容,为投资发展“稻蛙共生”生态种养产业的蔡念竖起了大拇手。

蔡念,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022年,当选为人大代表的他,决定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绿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积极探索出种养结合新模式,让农民手中的“一亩三分地”实现多倍收益。

在外打拼,闯出“诚信团队”致富路

1984年,蔡念出生在德江县合兴镇青龙岗村。2015年夏,他高考落榜后考虑减轻家庭的负担,放弃补习的机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卷入了外出务工的潮流。

当年,蔡念在贵阳市一建筑工地干活。他与工友们一起早出晚归,整天忙碌于工地与工棚之间,拿到的都是辛苦钱,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后来,他逐渐发现工友们每月领到的工资抵不过劳务公司的上下差价。通过反复的分析,他决定与工友们联手成立“蔡家班建筑工程队”。

蔡念成了“蔡家班建筑工程队”里的领头人。

“当初,由于刚刚起步,社会公信力不够,同时信息资源不对称,工程队只能承接一些单价极低的劳务合同……”。谈到在外打拼的日子,蔡念有倒不完的心酸。2016年底,承建的“思南新华乌江文化综合体”项目时,工友蔡忠秀在参加一次地下施工作业时,不慎受伤,需要堑付大笔医疗费,同时还要支付工人工资。此时,他变卖掉自己跑工地的越野车,付清了工人工资,确保了工程队的正常运转。

“我也是一个农村娃,深感挣钱的不易,得想方设法付清工友们的工资……”谈到这一点,蔡念的泪水在眼角打转。也是他一次又一次向工友们兑现承诺,“蔡家班建筑工程队”给业主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本人在工友中也树立了“排除万难敢做敢为”的好形象。

蔡念凭借为人的诚信度,带领“蔡家班建筑工程队”辗转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最终,把家乡的100余人招募到自己身边,与大家携手打拼,共同挣钱。其中,有不少是贫困户跟着“蔡家班建筑工程队”脱了贫、致了富。聋哑人徐天申是合兴镇鸟坪村村民,跟着蔡念在他的项目上负责搅拌作业,月工资在5500元以上,几年下来回家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些跟着“蔡家班建筑工程队”与蔡念打拼的老乡挣到了钱,过上了好日子。

腰包有了积蓄,蔡念也从未忘记反哺家乡。2020年,他向村里170名老人捐赠了棉被、棉鞋、棉袜等取暖物资,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矿泉水、方便面、压木炭等抗疫物资。去年10月,得知村民杨飞在帮助邻居清理房屋周边泥土时,由于铲车突然刹车失灵侧翻,造成其后尿道断裂、膀胱破裂和骨盆多处骨折急需手术,家中父亲下肢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两个小孩还在读书。他积极倡议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蔡杰、李勇等积极捐资3.5万元,让杨飞做了手术,解决杨家的燃眉之急。

谈到蔡念的事迹,杨飞总会感激不尽:“如果没有蔡念等好心人的关心,我的老命可能都难保啊……”

蔡念凭借他的真诚和善良,赢得群众的好评和信任。

回乡创业,蹚出“稻蛙共养”新模式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既然大家给了我这个光环,我就有责任为大家带好信、服好务……”谈到回乡创业的缘由时,蔡念充满了信心,道出了他的理由。

2022年7月,蔡念在参加合兴镇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活动中,参观了合兴镇大兴社区的“稻+蛙”生态种养产业,对此有了兴趣。他先后组织同村的蔡华、蔡连初等村民外出重庆、四川成都、印江等地考察,分析市场和当地水源、土地情况,觉得“稻+蛙”生态种养产业前景好,市场潜力大,决定投资发展“稻蛙共养”生态种养产业,并投入资金285万元,成立了贵州聚创园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当年,蔡念在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以500元/亩的价格,流转邻村东元村的200亩稻田,发展“稻蛙共生”生态种养业。2022年9月,蔡念的养殖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稻蛙基地96亩,共投入黑斑蛙600余万尾。

“看似一个简单的养殖基地,其实要做到‘稻蛙共存’,学问还真不少……”谈到养殖技术时,蔡念体会很深。他说:“‘稻蛙共生’生态种植养殖就是贯彻生态绿色理念,利用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将水稻种植与蛙类养殖有机结合,以蛙除虫、以蛙肥田,使水稻种植更加生态绿色,达到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的目的。”

为了保障稻蛙种养技术问题,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蔡念与铜仁学院攀上了“亲戚”。由铜仁学院梁正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并派谭庆东等2位技术人员驻点指导,重点推广中草药与饲料混合喂养技术。

“推行中草药与饲料进行混喂养,主要是可增强黑斑蛙的体质,促进、保障黑斑蛙健康成长……”技术指导员谭庆东说。

村民李永秀的丈夫樊世权在八年前因身患脑溢血,抢救及时,捡回一条老命,从此瘫痪卧床,再没有站起过。瘫痪的丈夫成了家庭的负担,不仅每月要支付数百元的医药费,李永秀再不能外出务工挣钱。蔡念在村里投资发展“稻蛙共生”种养业后,李永秀把自家的1.5亩稻田流转给了基地,并成了基地里的产业工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像李永秀一样在基地务工的还有8人成了基地的产业工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同时,还吸引附近的村民到基地打临工,全年仅支付劳务费就达30余万元。

“把土地流转给基地养蛙有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挣钱,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比起自己耕种划算多了……“谈到在基地务工收入情况,村民樊永孝脸上堆满了笑容。

2023年,建成第一期稻蛙基地96亩,黑斑蛙产量达27万斤,产值达408万元;稻谷产量达2万多公斤,产值突破12万多元,所生产的大米市场价格14元/公斤,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如今,蔡念的”稻蛙“基地已成为铜仁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稻蛙生态综合种养教学实践基地、省级”家庭农场“、德江县”稻+蛙“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履职尽责,共绘生态种养新蓝图

今年,蔡念把干得风风火火的“蔡家班建筑工程队”托付给其他合伙人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家乡的“稻蛙”种养基地,在铜仁学院梁正其教授技术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打算带领更多群众走上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在德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蔡念在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发言时,提出了《关于推广“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的建议》引起了代表及列席会议人员的共鸣,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蔡念新投资扩建的60亩“稻蛙共生”种养基地已完成翻犁、平场、消毒,正在进行蛙苗孵化阶段。

近年来,因农业生产收入低、风险大,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多,如何盘活地方闲置资源,促进群众增收,走“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等模式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绿色生态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我要做大做强稻蛙产业,绘就健康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健康……”蔡念脸带笑容娓娓道来,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融大地  万象“耕”新
...地 万象“耕”新——德江县春耕生产一线剪影2月15日,合兴镇合朋村村民在地里施肥。2月15日,合兴镇合朋村村民在翻犁土地。2月18日,荆角乡角口村村民在大棚翻犁土地。 2月
2023-02-26 09:00:00
德江建强基层党组织助推产业振兴
...铭表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加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合兴镇鸟坪坝区一直是全县有名的蔬菜种植坝区,吸引了不少公司、合作社来此发展,让当地群众在家就能尝到甜头。“春上采茶,夏天摘菜
2023-08-27 10:58:00
德江:处处有新招  村村有新貌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近日,德江县合兴镇合朋社区千亩油菜花绽放,犹如一片金色海洋,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往游玩拍照。“卖牛肉汤锅,新鲜的黄牛肉,好吃得很嘞!”油菜花田旁,老板赵军卖力吆
2024-04-07 07:40:00
蛙肥稻金黄
...与工人早早起床,简单收拾后,来到公司在铜仁市德江县合兴镇东元村的“稻蛙”基地,迎接今年首次“稻蛙”测产验收。德江县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水源品质好,利用生态优势资源实现强村富民
2023-10-12 03:10:00
贵州烟草:推动“三个转型” 实现烟叶高质量发展
...,逐渐形成了山地“清甜香型”的风格特色……位于德江合兴镇合朋坝区的农机农业融合示范区。 周远钢 摄与此同时,贵州省局(公司)聚焦烟草农、工、复、商全产业链一体发力,与有影响力
2023-10-25 22:58:00
合兴坝区千余亩油菜丰收
... 3月“花海”千层浪,5月粮油好“丰景”。近日,德江县合兴镇合朋坝区的1300亩油菜陆续由“绿渐黄”,放眼望去,一片金灿灿的油菜田里沉甸甸的油菜籽挂满油菜秆,随着微风摇曳,在
2024-05-26 10:12:00
本报讯(记者 安通 通讯员 李嘉铭)德江县合兴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奋力在人才的汇聚、培育、使用等方面下猛力、出硬招、求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
2024-01-15 06:01:00
“黄金叶”圆了乡亲致富梦
...年以来,田萍先后到浙江安吉、遵义凤冈及本县的平原、合兴等地,学习茶叶管理、加工等技术。“田萍很热心,抓产业认真负责,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好经验,都让村民们跟着做,让大家都能学到管
2023-08-09 07:26:00
德余高速接湄石高速本庄落地互通全面开通
...步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据悉,德江(合兴)至余庆高速是已批复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新增高速之一,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
2023-01-18 11: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