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华亭:中药材“链”出致富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9 00: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胥富春

在位于华亭市马峡镇的“中国大黄城”中医药展览馆内,一个个药材实物模型与图片影像结合,全方位展示着华亭市丰富的药材资源、产业发展状况和传统中医文化,吸引众多游人驻足。“大黄是植物大黄的根及根茎。嚼之黏牙,有沙粒感,味苦、微涩,入胃、大肠、肝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华亭市自古就有药材种植的传统,境内有野生中药材263种,规模种植道地中药材50余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明显。“华亭大黄”“华亭独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是全省16个药材大县之一。

年逾七旬的龚耕禄老人是马峡镇苍沟村人,已种植中药材40多年。“独活不仅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药理作用,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好东西。这种药材适合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华亭关山林缘片区是长独活的最好地方。”龚耕禄说,“我们这里种出的独活品质好、价格高、不愁卖。”40多年来,他试种过多种药材,效益时高时低,价格也有波动,但总体来说,还是种植独活的收入好,目前亩均6000多元,已成为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华亭的独活有效成分蛇床子素含量是规定标准的1.8倍,因其品质优、产量稳备受客商青睐,已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销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为了优化品质,提高产量,华亭市以关山林缘区6个乡镇为重点,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每年投入资金,通过采购发放复合微生物肥等方式,扶持药农种植。组织专家团队,抓实良种繁育,积极普及应用仿生态种植、拟境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落实中药材标准化育苗每亩400元扶持政策,抓建百亩标准化育苗、良种选育和野生驯化基地9个,辐射带动2000多户药农繁育优质种苗2500亩,示范带动75%以上的中药材实现绿色标准化种植。

在大黄城院内,从关山周边地区挑选的50多种中药材正在做集中移植栽培试验。据工作人员介绍,培育成功后将扩大试种,建成产业园、药谱园和实验园,使大黄城成为药材发展的试验田和孵化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实现中药材产业由摇篮到基地、由作坊到工厂、由商品到精品,由做大到做强的全链条发展。

“中药材种植、管护、采挖、加工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增加种植户收入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群众增加务工收入。”平凉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理张凤琴说。

青松公司于2004年注册成立,坐落于马峡镇。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蒋庄村建成年产3000多吨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基地按照国家GMP认证标准设计并施工,厂区总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公司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华亭市境内推广药材标准化种植、产地化加工、产业链延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五十多岁的张某某是附近村民,在青松公司已干了七八年,平常工资四五千元,今年因工作繁忙经常加班,4月份工资领了8000多元。据介绍,青松公司有长期务工人员80多人,多数人员每月工资在3000至5000元之间,公司每年还有季节性务工人员100人左右,每人每天获得劳动报酬100元,从事种植、除草等作物管理工作,一年能干四五个月。

为推动中药材走出去,切实提高种植效益,华亭市大力推介“华亭大黄”“华亭独活”两大地理标志品牌,多次组团参加中药博览会、药品展销会、药博会等活动,不断提高华亭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大黄城”链主企业作用,积极对接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畅通销售途径,减少贩运中间环节,建立了稳定的直销、直供渠道,把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药农,农户药材产业收入占到了家庭经营性收入的70%以上。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传统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药食两用产业也取得了新突破。覆盆子也称树莓,属野生水果,口感好,果实、茎、根皆可入药,营养价值高,2015年被写入《中华药典》,属药食两用植物。覆盆子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管理简便,结果早,果实口感好、质量高,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都较高的树种。

华亭市招商引进的覆盆子项目正在大力推进。据投资商北京覆盆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生介绍,今年计划在华亭种植覆盆子5000亩,目前已实际完成近半。覆盆子种苗种植后第三年即可挂果,为实现产业接续,公司在华亭市中医药产业园又投资了二期项目,从事覆盆子果实及茎、根加工,预计总投资1.7亿。项目建成后,全产业链可为当地群众提供约2000个务工岗位。

“自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启动以来,我们以‘建设陇东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坚持把中医中药产业链作为富民强市的重点产业来培育,深入推进种质提质、扩量增效、加工攻坚、外销拓展、技术推广、人才培育等‘十大行动’,推动中药产业在全链条开发、全要素支撑、全领域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华亭市中医中药链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曲文丽介绍说。

华亭市坚持把中医中药产业链建设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战略举措,通过多年发展,先后建成“中国大黄城”、青松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成功引种金银花、覆盆子、羊肚菌等多种药材和药食两用作物,打造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3处,全市药材总面积达6万亩、产量2.3万吨以上,实现年产值3.3亿元,已成为当地群众依托农业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中心、甘肃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甘肃省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的4位专家教授立足多年研究与实践,围绕科技特派职能发挥、中药材种子种苗技术
2024-05-08 01:14: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华亭:犁波耕浪春潮涌
...业”与“甜蜜事业”长足发展。将平凉红牛、设施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做为群众增收致富重要支撑,持续加快平凉红牛产业园、中医中药产业园、千头林麝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接续落实“三
2024-04-07 16:06: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华亭:高质量发展奏响“春之曲”
...,实现着“老树发新芽”。暮春时节,万物葱郁。马峡镇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里,中药材品种扩繁研究如火如荼。近年来,华亭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协调,先后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科学
2023-05-05 13:32:00
...温体系存在的耐久性不足、施工困难等问题。“新建成的中药材饮片加工生产线,设有净选、切制、炒制等8种生产工序,包含药食同源、毒性检测、普通饮片等3条标准化生产线,预计年产各类中
2024-05-08 10:00:00
华亭:产业发展兴起来 群众生活旺起来
...子。”宋周鹏说,“在去年种植产业的基础上,新增种植中药材独活50亩,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2024-06-03 00:10:00
山乡小村的“蝶变”
...杨庄-山寨北阳洼4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农旅融合示范区、中药材精深加工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构建“点上出彩、片上出景、带上出新、全面铺开”的乡村建设新格局
2023-06-01 01:17:00
...肥、50千克‘金正大’长效缓控释肥。”同样,在蒋庄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田秀才”白喜存手拿药苗,耐心细致地给药农讲解独活栽植技术,“把地翻耕整平,选择健壮无病药苗移栽,一般栽植
2023-04-24 02:17: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华亭: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创新型城市创建扎实有效,平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华亭中药材示范区)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CIM平台被评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2户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制
2024-01-11 13:55:00
中药材种植铺就农民致富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围场新拨镇——中药材种植铺就农民致富路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暖阳下的小山村里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氛围,乡亲们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2024-02-12 12: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