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时下,来到华亭市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机来回穿梭,翻地、覆膜、播种。春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勾勒出一幅农事催人忙的美丽景象。
□本报记者 张小兵
“春雨过后,就得抢抓时机整地、起垄覆膜。这时候覆膜效果最好,能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减少蒸发,还可以提升地温,为下一步点种积蓄水分和热量。”4月16日,在蒋庄村玉米种植基地,春耕生产志愿服务队队长、“土专家”白儒握着铁锹,一边翻地整田,一边进行技术指导,“最好用厚度0.008至0.01毫米、宽120厘米的地膜,沿垄边线开出深5厘米左右的浅沟,把地膜拉展铺平,从垄面取土后立马整平。”
“铺上地膜后,还要再盖上一些土,不仅能防止杂草生长,也能起到抗风保湿的作用。”覆膜机轰响而过,白儒又抓紧给农户讲解压土和管理技术,“田间覆膜完成后,切记要抓好防护管理,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造成揭膜。要经常沿着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眼下,马峡镇各村都组建起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春耕生产志愿服务队伍,指导农户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土专家”去田间“把脉”、“田秀才”来地头“送宝”,通过“实地讲解+现场操作”,传授关键技术,演示种植技巧,当场让群众实践操作,不仅要听得清楚、记得明白,还要全面掌握技术要领,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独活不耐重茬,栽植地块宜选择向阳或半阴半阳的坡地,提前深翻30厘米以上。栽植前亩施3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千克‘金正大’长效缓控释肥。”同样,在蒋庄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田秀才”白喜存手拿药苗,耐心细致地给药农讲解独活栽植技术,“把地翻耕整平,选择健壮无病药苗移栽,一般栽植行距是40厘米,株距20至25厘米,一亩栽苗7000至8000株。如果药苗比较大、土壤肥沃、施肥充足、管理水平高,也可以将亩栽植株数降至3500至4000株,依靠单株产量取胜。”
“我种药材已经有30多年了,乡亲们都说我是个‘药把式’。其实,这些经验都是我慢慢摸索总结出来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种好地是我们的本分。”白喜存说,“我自己看书学,还跟镇上的农技培训班学习,慢慢也总结了很多好经验。今年,我加入村上的志愿服务队,和其他‘土专家’一起给大家进行现场培训,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乡亲们,为提高村里的药材产量和品质贡献一点力量。”
据悉,马峡镇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动员“土专家”“田秀才”组成春耕生产志愿服务队,通过搭建乡村讲堂和田间课堂、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方式,送科学技术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更多农户由“会种地”变“慧种地”,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