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1 09: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永乐十八年九月,朱棣颁发诏书,宣布将应天府改名为南京,把顺天府定为京师。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大明王朝的国都正式迁往北京。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到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为止,南京做了53年的明朝国都,而北京从此开始了它223年明朝国都的历史。

那么,朱棣为什么非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呢?首先就是为了完成父皇朱元璋的遗愿,朱元璋发迹于南方,完成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的大一统,不过朱元璋非常清楚,南京并非是国都的最佳选择,因为随着全国的统一,朱元璋已经感受到了南京对北边之地的鞭长莫及。

所以朱元璋一直都有着迁都的想法,甚至曾经亲自到宋朝旧都汴梁勘察过。洪武二十四年,御史胡子祺给朱元璋分析了明朝的地形以后,提出西安自古就是汉唐故都,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是都城的最佳选择。朱元璋对此心动不已,于当年八月就派太子朱标去陕西考察。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不过可惜的是朱标在考察完回到南京以后没多久就生了大病,第二年,刚满37岁的朱标就因病去世了。作为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和寄予厚望的储君,朱标的英年早逝让朱元璋悲痛不已,迁都一事也就此随着朱标的去世而搁浅。朱元璋在《祀灶文》中解释了终止迁都的原因,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

所以朱棣登上皇位以后的迁都,也算是完成了朱元璋的遗愿,只不过朱棣并没有选择西安,而是将国都定在了北京。而之所以选择北京作为都城,一是因为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从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到建文四年靖难成功,朱棣在北京经营了整整22年。而且朱棣是靠着造反靖难登上皇位的,南京城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所以从不论是从个人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从皇位的巩固上来看,迁都北京都是朱棣最佳的选择。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其次,朱棣知道蒙古各部始终是明朝最大的威胁,但他已经将镇守边塞的宁王,谷王等藩王内迁,并将处于北京东北的大宁都指挥使司南迁至保定,山西行都司的一些卫所也迁到北京以南,因而北部边防面临着空缺,所以朱棣迁都北京,由天子守国门,一方面能够防卫边疆抵御蒙古人南下,另一方面也方便出兵讨伐蒙古各部。

再就是综合比较南京和北京的地理优势,山川作为屏障的优势要远大于河流,如果仔细看一下南京的地势,就会发现太过依靠长江的南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一旦长江沦陷,南京则无险可守。所以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定都在此的东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南唐、南宋等等,普遍都国祚不长。

而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同时从大局来看,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这不仅符合古代上佳的风水概念,而且在军事上易守难攻。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朱棣刚一登基就于永乐元年下诏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随后在北京设置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并将改北平府改名为顺天府。

永乐四年,朱棣以原燕王府已不能供皇帝居住为名下诏营建北京宫殿,并派工部尚书宋礼到四川督办采木,侍郎古朴到江西,师逵、金纯到湖广,副都御史刘砚到浙江,佥都御史史仲成到山西督办工程用料。

随着行宫的修缮,朱棣在永乐七年以后多次北巡,长期在北京居住,只留下太子朱高炽在南京处理政务,而所有奏章都要送到北京来审阅,可以说,此时的北京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实际的政治中心。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只不过,朱棣丝毫不提迁都一事,因为他知道明朝的大部分官吏都来自于江南的地主,如果让他们离开故土,远赴塞下,阻力会非常大。但是朱棣将长陵修建在了北京万寿山,已经反映出了朱棣迁都的决心。

永乐八年,朱棣下诏疏通大运河,打通南北漕运,到永乐十三年大运河疏浚工程完工,从此供应北京的物资可以十分经济便捷的由南方北运。

永乐十四年,朱棣终于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而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朱棣将他们全部革职或者严惩,从而彻底敲定了迁都北京一事。永乐十五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北京皇宫终于建设完工,它比南京皇宫的规模稍大,呈规则的方形,十分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形制。

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大明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全过程

当年九月,朱棣下诏将应天府改名为南京,把顺天府定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并以南京为留都。

诏书一下,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以及参议陈祚等人,立刻上书反对,朱棣将这批反对迁都的官员通通贬到均州太和山,此后,朝中就没有人公开反对迁都了。

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朱棣下诏大赦天下,把宫廷和百官全部正式迁到了北京。四月初八,北京皇宫的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座大殿,被天雷击中燃起大火,顷刻间烧成了残垣断壁。

三大殿被烧毁一事,立刻让反对迁都的官员们有了充足的理由,他们纷纷上书,声称上天不允许迁都,从而降灾于皇帝,朱棣一怒之下,处死了上书言辞激烈的主事萧仪,然而反对者却并没有因为萧仪的死而退却,他们改变手法,对参与密议迁都的大臣进行攻击。最后,户部尚书夏原吉见到事情难以收场,便将责任全部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这才逐渐平息了关于迁都的争议。

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以后,下诏还都南京,并将北京六部的印信收回,重新加上了行在二字,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不过,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朱高炽便因病去世,尽管朱高炽在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但继位的朱瞻基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以后,他再次下旨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从此终明一朝,北京作为大明国都再也没有改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定都之谜:从南京到凤阳,再到北京的曲折之路
...下诸将奉为吴国公,40岁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堪称一代雄主,但在位30年始终有一件事萦绕心头,起起伏伏,左右思量,直到死也没有解决,这件事就是大明王朝应
2023-11-10 08:34:00
...能完成呢?朱棣长子朱高炽草根出生的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稳固和长治久安,在培养其后代以及接班人这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朱元璋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未完
2023-03-15 21:32:00
大明两京制:朱元璋的深思熟虑与政治智慧
前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大明王朝首任皇太子朱标巡视陕西。皇太子的这次出巡,一向被认为是对西安是否适合建都进行考察。那么朱元璋父子之间到底对迁都一事早已达成一致,还是
2024-01-26 20:38:00
大明建国之初,为何朱元璋要定都南京?
...就藩之地——北京;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北京,那么大明王朝维持近300年的国祚或许将难以实现。定都南京是因为当时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才不得不将都城定在了南京。
2024-11-23 10:32:00
朱元璋迁都之谜,为何最终选择北京
...言,经济基础要比北方好很多,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就将大明的国都定为了南京。在建造南京城的时候,为了开凿人工湖,致使皇宫地表下沉,因此南边高北边低,风水上这是不详之地。再就是元朝
2023-09-28 06:09:00
朱棣给子孙留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明江山无忧,为何崇祯最后没走呢
...迁到北京。不过呢,朱棣迁都以后,给子孙留了条能保住大明的路,那为啥明朝最后那个皇帝崇祯帝没走这条路呢?今儿个,咱就把这个话题说道说道。【帝国的黎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
2024-09-04 11:29:00
明成祖朱棣为何定都北京紫禁城呢
...,最终在公元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从而登基为帝,乃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登基之后不久,就下旨昭告天下,把北平改名为北京,成为大明朝第二个京都,但是朱棣为什么把新的都城
2023-06-25 21:08:00
明朝迁都其实在朱允炆即位时就开始准备了,并不是朱棣的主意
...靖难之役”之后永乐皇帝提出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后,便开始考虑都城的问题。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明太祖洪武
2023-01-05 20:31:00
朱棣登基之后选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甘心只当一位守成的君主,也想要在朱元璋的基础上再为大明开疆拓土,从其不遗余力的五征蒙古就可以轻易地看出来。而将都城直接放在北京,更是展现出了天子守国门的气魄,也方便他去调集军
2024-06-24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