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36年前的西湖边,他被一群杭州人救过 20年了,他坚持用这种方式报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3 07:35:00 来源:杭州网

1月18日早上8点,一夜降温过后,寒潮再次袭来。三塘人家小区里,来往的居民裹着羽绒服,只有周昌旺例外,61岁的他薄外套外面只套了件马甲,却还热得满头大汗。老周不停地招呼队友,一起把缝纫机、补鞋机、磨刀架等物件搬出来,放在空地上。

志愿者服务摊子刚摆好,不少居民立马聚了过来,还有人很快认出了老周,“周师傅,你来这里做公益了啊!”

过去20年间,周昌旺每月都会在绍兴路香积寺路路口的小广场上摆摊做公益,今年开始他又把“大本营”搬到了三塘人家小区。1月18日,是“老店新开”的第一天。

36年前, “小周”被一群杭州人救出

如今在杭州志愿者服务的这个圈子里,周昌旺的名气是相当响亮的。老周是衢州江山人,2004年到杭州工作,次年成为一名辅警。从那时起,老周就开始做志愿者服务了。最早是在火车站做志愿者,后来他成立了“周昌旺志愿服务队”,在绍兴路香积寺路路口小广场上为大家修车、补鞋、磨刀。如今,他组建的志愿者微信群里已有了上百号人。

为什么能坚持20年之久?得从36年前的那个台风天发生的事讲起。

1988年8月8日,一场超强台风正面袭击杭州,25岁的周昌旺正好在西湖边,那也是他第一次来杭州。在六公园,周昌旺被一棵树压得动弹不得。就在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七八个杭州人从不同方向跑过来,一起使劲把树推开,救出了周昌旺。当年被救的场景,周昌旺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当时就觉得,杭州人真好啊!”

周昌旺一直是个热心肠,这件事让他做公益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人家把我救出来,我肯定要报答的。”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老周”自带吸引力

老周刚开始做辅警时,在香积寺路上执勤,经常看到有人推着自行车、电动车找修车摊补胎。当时,香积寺路一带的修车摊不多,于是,老周趁着工作间隙,向路边的修车师傅讨教技术,摸清门道后,他自己买来打气筒、扳手、螺丝,找了个纸箱子,将这些工具装上,开始在绍兴路香积寺路路口的小广场上摆摊了。有空时,他会守在那里给大家修,他去上班时,就把箱子放在小广场上,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取用。

温暖的人,总是自带吸引力。老周从一个人干起,很快就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进来。绍兴路香积寺路路口的小广场,也渐渐成了他们固定的志愿者服务点。每月逢“8”的日子,大家都会准时相约于此,一起摆摊为大家服务。随着队伍壮大,服务内容也从一开始的修车,拓展到理发、量血压、缝衣服、磨剪刀等。

年过七十的应师傅,和老周是相交三十多年的好兄弟,也是老周志愿者服务队里的“元老”。补鞋、修车,他样样在行。四五年前,他的妻子方阿姨也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踩着缝纫机为大家缝补衣服,现在他俩是“夫妻档”上阵。

同样年过七十的葛师傅,也是老周的好拍档。他在队伍里负责磨刀。葛师傅手艺娴熟,操作严谨,一把“包浆”剪刀在他手里很快变得锃亮。“如果我随便磨一下,别人拿回去也能用,但很快又钝了。得好好用心磨,人家才用得舒服。”

除了老师傅,队伍里也有不少中青年志愿者,43岁的理发师芮师傅就是“造型担当”。他在附近经营一家理发店,老周做志愿者时,他就会过来帮忙。“别看我年纪不大,跟着周师傅做公益也快20年啦。”芮师傅动作熟练,理出的发型也让大家很满意。

公益这条路,走一阵容易,难的是坚持。

坚持做了20年志愿者 “老周”还在精益求精

2022年,老周被评为全省“三能榜样·最美辅警”,也是全市交警队伍中的独一份。老周说,自己做的事情很普通,但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需要的。

老周的付出,没有物质方面的回报,但精神上他一直觉得很满足。这次搬到新地方,不少老客知道后,纷纷表示要来看看。关于这点他一直很自豪,虽然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点在城北,但经常有四面八方的“老面孔”赶来这里。他们并不需要理发、修鞋,单纯只是过来看看,给老朋友们捧捧场。“有南星桥的,也有滨江、萧山的,我看到他们过来真的很高兴。”老周咧嘴一笑,显得很开心。

去年,老周光荣退休了,18年辅警生涯,身边人都知道他做的事,无论领导还是同事一直都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其间,也有不少同事追随他的脚步,一起参与志愿者服务。

周围人的认可,是支撑老周坚持走公益之路的最大动力。即便自己的队伍已经广受赞誉,老周还在精益求精,努力追求“用户体验”。每次服务完,他都会询问对方意见,“如果觉得我们哪里没弄好,直接跟我们说就行了。”

6年前,记者就曾采访过老周。当时他说,自己退休后,一定会继续坚持做志愿者。如今,他还保留着当年的那份报纸,继续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老周说,志愿者服务是让他最骄傲的事情,“肯定会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湖大爷真的去了周杰伦演唱会!
...一如既往在西湖边唱歌。”据了解,邵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年轻时候玩过乐队,甚至像越剧、京剧、评弹都能信手拈来。大概十年前,他开始接触到周杰伦的歌曲,然后通过听歌自学,大概能
2024-04-22 19:08:00
为什么人人都爱杭州?
...了大排档。杭帮菜博物馆。(图/图虫创意)不仅如此,杭州人开始把食物雅化,让饮食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意趣的生活方式。菱角、芡实、鲈鱼、莲子、梅子、藕等,纷纷被写进文人的诗词中。南宋
2023-10-08 14:45:00
...个名,她想了想,写下这么一句话“一起荡荡儿”。这是杭州人看见会莞尔的独特约定。如果你是一个老杭州,你可以从《青山荡漾》领略到不一样的晨昏,打开一个全新的杭州城; 如果你是带着
2023-08-26 19:31:00
西湖边“许愿墙”上线,来一场特别的双向奔赴
...“多巴胺”元素。有市民笑称,“微笑大瓶”的出现“为杭州人的生活增加了仪式感”。项目创作人、发起人之一陈骁是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的老师。陈骁介绍,“微笑大瓶”活动从构思到落
2023-08-25 06:06:00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湖站都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湘湖整治也已经有二十年了,杭州人现在去湘湖半日或一日游,或跑个步骑个车吃个农家菜,这也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且去湘湖吃个饭,也远远不是农家菜的水平了,你
2023-07-03 15:11:00
诗词里的杭州,杭州中的诗词
...情邀约。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我们总说“一叶知秋”,但杭州人辨别秋天是从满城桂花香开始的。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宋·杨万里杭州亚残运
2023-09-23 16:14:00
新一线顶流,中国最诗意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了灵魂,进入中国文化地理史的叙述范畴。杭州人是懂得珍视这片山水的。2022年,杭州有关部门在断桥边移走了7棵柳树,改种月季花,引发市民热议。他们反对移走柳树的理由
2023-09-23 13:05:00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家俞为洁认为,区域饮食习惯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杭州人对于糯米的喜好则是根植于稻作农业的发展。杭州的稻米食用史悠久,可上溯至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时期。在良渚文明遗址
2024-02-13 04:41:00
...时候大家都响应国家倡议,纷纷捐款。”卢宝泉笑着说,杭州人热爱亚运的心在30多年前就萌芽了。火炬从武林广场向延安路传递,沿途居民在家中探出脑袋围观,“解百”天桥作为最佳观赏位,
2023-09-06 13: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