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3 15:11:00 来源:杭州网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有人形象地形容,如果把奔腾的钱塘江比作一条龙,西湖和湘湖就像两只眼睛。擦亮“双目”,杭州要干一件大事。

6月28日,一场以唱好“西湘记”、缔结“姊妹湖”为主题的战略合作仪式在杭州举行。隔钱塘江相望的西湖与湘湖跨江认亲,续写“姊妹湖”的新故事。根据协议,西湖与湘湖将通过建立品牌共建、智库共享、文化共兴、旅游共荣、赛事共办、文创共拓、商业共育和资源共融八大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进行合作交流。

两湖相遇,新时代“西湘记”序幕徐徐拉开,“美美与共”的“西湘盛景”在期待中逐笔呈现。为此,我们推出系列文章“品读西湘记”,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畅谈“西湘记”的新意义。

西湖湘湖风光(张力摄影 转载已获授权)

当年提出唱好“西湘记”的那个人,今天想来还是颇有超前眼光的,哪怕仅仅是一个语词上的梗,这也是一个丰富可发展的梗。

当年提出唱好“西湘记”,是想让湘湖先借一点西湖的光。古人对这两个湖,或者说历来的说法都是这样的,西湖如大家闺秀,湘湖如小家碧玉,各有各的味道和韵味。但是这只是一种静止的眼光,西湖西进,不能只是引几句古诗在自我欣赏和安慰。

应该承认,现在的西湖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再提唱好“西湘记”之梗,我想应该从拥江发展到跨江发展的层面上讲了,跨进了还要不要湖呢,还是要的吧,所以西湖还是西湖,而湘湖就迎来了一次机会,或者说这是从湖到江,再是从江到湖的一个缓冲和过渡。因为早有人说过,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是相通的,运河和钱塘江是相通的,钱塘江和西湖也是相通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西湖和湘湖也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想一想,杭州地铁一号线开到湘湖站都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湘湖整治也已经有二十年了,杭州人现在去湘湖半日或一日游,或跑个步骑个车吃个农家菜,这也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且去湘湖吃个饭,也远远不是农家菜的水平了,你给湘湖一个机会,她也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然而我以为这还仅仅是“西湘记”的序幕部分,剧情还没有完全展开,故事还是可以继续讲下去的。

前面讲过,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是唯一一个湖泊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西湖这个湖泊特别奇特吗,非也,西湖就是一个普通的潟湖,它的厉害,还在于文化的加持,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和治理者管理者的功劳,这里就包括了经典的西湖十景。然而抛开这一切想一想,这个三四十年,杭州做西湖这篇文章,实在是有很多可值得称道的地方,除了西湖西进、开放景区不收门票等等举措之外,仅从形象宣传上来说,有两件事情还是值得一说的,第一件是在杭州范围,第二件是在中国范围。

第一件事是二评和三评西湖十景,分别是在1984年和2007年。你想想看,西湖十景已经是多么经典的美学实景和案例,可是杭州人还敢二评三评西湖十景,这不仅是胆识和眼光的问题,而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今天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已经成为共识,而传统的西湖十景中并没有跟吃茶相关的,而二评西湖十景中,经过市民和专家的评定,最后亮相的十景中就有龙井问茶和满陇桂雨这两景,且都与吃茶有关,也已经家喻户晓了。而在三评西湖十景中,又有了梅坞春早一景,这又是跟吃茶有关的。

另一件事情是全国性的,即天下西湖聚杭州、聚西博会的活动。因为在全中国,有西湖的城市多着呢,不只是你杭州一个,如扬州的西湖、福州的西湖等也都是颇有名气的,那我们杭州的西湖不仅走出去,还请全中国的西湖聚到杭州来,这一招还是很厉害的,天下西湖,皆来杭州,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

西湖打响品牌的举措有很多,我以为只是举了两例而已。现在来说湘湖,我们就讲时间上近一点的湘湖,讲三四十年前的湘湖,讲一百年内的湘湘。

这得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因为他把西湖和湘湖牵起了手。

那是在1934年,差不多是在九十年前。这一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来到杭州西湖乡的翁家山小学,通过他的学生白动生,来推行他的“小先生”教育法。

何为“小先生”教育法呢?即要通过小学生来教他们的父母识字扫盲,当时村民白天多在山上劳作管理茶园,没有精力学习,许多人目不识丁。陶行知认为,在校学生应当成为“小先生”,放学回家后,有义务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家人和邻居。白动生就是这种“小先生”教育法的实施者、推广者,而它的直接成果便是一部由八位小学生写的《西湖八小孩日记》。

这书名中的西湖八小孩就是翁家山的八位小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是小学生,回到家就是“小先生”,他们每天教家人、邻居识字,并在日记上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成果”,这个成果由白动生编录成书,在1935年7月,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发行,并由陶先生亲笔题写书名,并写下“这是一部有意义的孩子们的书”的推荐语,由此“西湖八小孩”和翁家山小学名噪全国。

据孩子们的日记所写,他们教大人的课本都是陶行知先生亲自编的叫《老少通》,有一阵子新的教材没到,白校长只好亲自编了两课,其中一课包括了童谣《翁家山,好地方》,这童谣在今天看起来还是不过时的,且抓住了翁家山的风貌特征, 这首童谣是这样写的——

翁家山,

好地方,

春天茶叶好,

秋天桂花香。

人人都姓翁,

人人都务农,

没有一个懒惰汉。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湘湖风光(萧山发布)

后来这八个小孩还到上海去演讲等,成为轰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情,而这桩大事情的推手,就是陶行知先生。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因为湘湖师范就是陶行知创办的,这所学校的名气,湘湖师范的名气不用我再多说的,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西湘记”早就在唱了,多少个陶行知的学生从湘师毕业,不仅从湘湖走向西湖,还走向了运河、钱塘江,因为湘师毕业的学生,后来不只是教了“西湖八小孩”,八百,八千,八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不仅是“西湘记”了,湘湖还走向了大海。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湘湖风光(萧山发布)

现在的湘湖,有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的博物馆,有湘湖研究院,有美轮美奂之建筑,有令人回味之美食,湘师也被赋予新生。承载着“湘师火种文化”的湘湖定山岛被赋予“播种”的使命——2018年7月,萧山启动保护性开发建设,按照民国风的格局,修旧如旧,改造成了一座面向美好未来的“院士岛”。湘湖院士岛是全省首批“浙江院士之家”,形成了产才融合的湘湖样板,见证着湘湖的成长和崛起。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时代,“西湘记”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今,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签订战略合作,这是一次“借高攀亲”,也是一次“进阶跃升”。我们期待着,两湖写下更多的“姊妹故事”,擦亮“人间天堂·最忆杭州”金字招牌。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本文作者孙昌建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文学和文史作品三十余种。)

孙昌建:唱好“西湘记”之我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常熟县令,著有《南峰诗集》。1934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推广乡村小先生制教育,选点翁家山不是没有缘由的。现今,翁家山村民将一千多年前福建上杭的“喊山茶祭”仪式,“
2024-03-01 07:23:00
有风来丨学生春假到底该不该放?我看还是听陶行知的吧
... 莫放春秋佳日去,莺飞草长宜踏青。这点跟知名教育家陶行知英雄所见略同了。陶行知在1931年就写过一首《春天不是读书天》的诗歌: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源。掀开门帘,投
2023-04-19 22:21:00
行知小学致力实践陶行知教育学遗产的再生性创造
...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至深,学校纷纷将这些理论主张应用于教学改革。杭州市行知小学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作为校训
2023-09-07 06:29:00
从厨房到课堂:老板电器以AI赋能青少年食育教育
2025年5月29日——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陶行知教育研讨会上,老板电器与杭州市行知小学共同发布了食育创新成果《浙味童年》,并向陶行知教育联盟37所成员学校捐赠首批图书。据了解,这一
2025-05-30 12:07:00
杭州西湖的景美,背后的故事更引人入胜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
2023-03-08 17:28:00
...浙江秋涛与凤林松涛、梅林归鹤与空谷传声……这是杭州西湖以“听”为主的风景,有心人把它们归纳成了这样的“五对十景”,其中有的消失,有的依然留存。相比走马观花式快节奏“打卡西湖”
2025-04-18 12:24:00
徐骏:西湖“十听”
时值春日,西湖边的游客那叫一个闹猛,西湖的美景让人陶醉:如画如诗。我们也可以从眼前景到历史人文中去解读西湖,去欣赏西湖,但徐骏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西湖:从眼前景转为耳中“
2025-05-15 13:03:00
青陶联盟首期学员,300名青年教师渐成“小陶子”
...如何让青年教师成长?宝山的实践是扎根区域特色,探索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为教师培养提供本土化理论支撑和路径指引。7月4日,“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长三角青年
2023-07-05 22: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2月18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和长江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华中师范大
2023-02-21 09: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